嚴佳
[摘 要]本文從分析普通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負面因素出發,探討普通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采取的策略。通過幫助高中生樹立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高中學生持久學習英語的動力,教師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素質,積極開展學法指導,最終實現學習效率的提升的和英語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生; 英語學習;負面因素;解決策略
初升高后,學生們由于受到原學校環境、教師和學生自各種學習習慣的影響,導致高中學生英語的學習能力差異很大。英語老師投入的精力非常多,但是取得的效果卻非常差。這種狀況給我們一線的英語造成了很大的困惑和壓力,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作為教師,我們應及時發現影響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負面因素,采取適宜的措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的困境,讓他們重新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
一、影響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負面因素
1.學習英語的起點薄弱。升入高中后好多學生的英語水平在初中時基礎就比較差,詞匯積累少得可憐,英語的一些最基本的語法都不懂,聽說能力更加談不上,并且有好大一部分學生不懂音標,還有一些看著音標不會念單詞,書面表達的情況也非常糟糕,學習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這就導致了在高中的英語學習中,學生不適應知識的廣度和深度的變化,遇到困難時,他們不去想更加多的辦法,進而造成了英語水平的越來越差。上英語課他們會覺得緊張和煩躁,如果長期下去,教師不及時采取措施,學生就會害怕上英語課,甚至發展到怨恨老師。
2.學習英語的自信缺失。在英語課堂上,好多學生表現的不夠自信,在交流展示或是回答老師提問時,老是擔心自己回答錯誤,擔心自己的語調不對,擔心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因此他們會在回答問題時聲音很小或者直接沉默根本不想去回答,也有部分學生有積極回答鍛煉自己的想法,但是關鍵時候又缺乏自信放棄了。還有部分學生學習也比較努力,但因為在學期中的幾次考試失利,不能正確的面對,導致這部分學生自信缺失,那些不利于學習的負面因素越來越多,最終影響到個人和整個集體的英語學習。
3.學習英語的興趣不足。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高中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足直接導致英語學習缺乏持久動力,嚴重影響了學生在英語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積極性,影響了課堂效率的提高和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長此以往,學生的英語水平越來越差,他們會更加討厭上英語課,上課也是睡覺或者走神,這種惡性循環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和整個班級的英語學習氛圍。
4.學習英語的方法不夠。掌握了好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習變得事半功倍,對于英語的學習學習方法同樣很關鍵。實踐證明大部分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基本都是:課前不預習,或者是完成老師的任務式的敷衍;課堂聽課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筆記不分重點,滿足于完成就好;課后鞏固復習不及時,知識銜接差。
5.課堂教學理念不新。新課改以來一再要求教師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但由于學生基礎薄弱和課時安排的限制,導致好多教師在課堂上放手不夠,只是注重理論的教學,教學任務的完成,忽視了學生英其它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聽力訓練和英語活動更加少的可憐,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能及時反饋課堂狀況,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復習,這樣必然帶來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缺失和課堂教學的無趣,提高課堂效率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克服影響高中學生學習英語負面因素的策略
為了幫助學生有效克服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負面因素,教師應及時掌握情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解決策略。
1.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老師,首先要做到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馬斯洛認為,愛是來自人們內心的一種需要,每個人都有熱愛他人的傾向,也都有希望被別人喜愛的傾向。如果學生能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和愛,那么學生就會在班級找到存在感,就能激發學生熱愛該學科的情緒。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如果教師能通過愛和信任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與動力,那么學生學習的自信與英語學習與運用的能力必然會逐步提升。好多專家學者的研究都說明了:學生喜歡面帶微笑、有感染力的老師,喜歡尊重學生和有愛心的老師,這樣的老師上課明顯比其他老師的教學成績要好很多,良好的師生關系的互動也可以反過來促進教師水平的提升。所以愛學生、理解和尊重學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基本保證,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才能達到預想的目的。
2.努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教師在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點,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將學生的興趣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這樣在課堂上才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運用各種媒體設備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教室的投影、多媒體、展臺、黑板報、教室墻壁等營造學習的語言氛圍和直觀的視覺體驗。還可以通過班級小組開展各類英語活動,比如唱英語歌、演講、朗誦、出好黑板報、開展話劇等英語表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動機,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更加自信、快樂的學好英語。
3.要加強英語的學法指導。升入高中后,英語學習的各種變化都帶來了學生的不適應,初高中銜接不當會導致高中的起始階段就發生大面積的分化,所以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好初高中的銜接,端正學習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促進英語學習的效果。
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明確學習目標。要指導他們課前預習找出難點,課上認真聽講提高效率,課后及時復習鞏固所學。要重視閱讀和誦讀能力的培養:堅持長期、有計劃、有步驟的朗讀和閱讀,形成流利的語感,也培養了理解能力,為說、讀及英語寫作打好基礎,這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根本方法。
其次,要用好錯題本。要在練習、考試之后把做錯的有代表性的題收集匯編,把錯誤的答案保留,并用紅筆寫上正確的答案,可以再臨考前再次翻看復習,可以有效降低考試的失分率。第三,要完善評價標準教師應該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不能簡單的通過某幾次考試成績的優劣來評價一個學生,分數并不能代表學生真正的水平與取得進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教師應該采取更加科學合理多元的評價標準,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肯定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從而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會更加肯定自己,會充滿信心的去面對困難和挫折。
最后,學好英語還要養成良好的書寫和使用英漢雙解詞典的習慣。無論平時的作業,還是考試,書寫都要規范、工整、卷面整潔美觀。每個學生都應有英漢詞典,可以在學習中隨時查閱,不斷的重復查閱,可以讓學生的詞匯量也隨之增加。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必須以生為本, 教師要尊重教育的規律,從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 更新課堂評價標準,樹立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克服困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享受學習英語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徐永紅 中學英語教學的負面因素及對策 校園英語 2012 .
[2]斌明 厭學的原因及解決對策 科教創新導刊 2008.
[3]劉艷琴 基于新課環境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