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雪蘭
摘 要: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主要地位,考驗學生語文知識的綜合能力,對小學生來說既是難點,又是重點。在小學語文測評中,作文占據了重要百分比,因此,廣大語文教師需要提升語文作文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結合教學經驗及我國目前語文作文教學發展狀況來探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創新;發展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寫作課堂中學生不知自己如何開始落筆寫;作文內容單調,沒有積累生活中的時事素材,大多數作文內容是學生虛構的;小學生對寫作缺乏興趣,甚至出現了反感心理。以上都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探討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改善寫作課的消極氛圍。
一、小學語文寫作課堂的教學狀況
1.內容單調
小學生處于想象力發展、活潑可愛、具有強烈好奇心的關鍵時期。語文寫作內容應該是豐富多彩、五顏六色、充滿新鮮活力的,但實際情況卻是內容空洞、單調、枯燥,充滿虛情假意,現在小學生由于社會的發展,學會將自己偽裝起來,不會吐露自己的真實情感,小學生語文寫作教學處于癱瘓、停滯的局面。
2.形式單一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技已經走進了每家每戶的生活中,互聯網走進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由于互聯網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等特點,大部分小學生已經學會利用互聯網來便捷自己的學習,互聯網上搜索就可以出現許多寫作模板和素材,互聯網就是一把雙刃劍,好處是小學生通過網上的模板、素材可以進行模仿寫作,快速完成學習任務;壞處是學生的想象力沒有得到發展,小學生語文作文形式單一。例如:讓學生以幫父母做家務為主題來寫一篇記敘文,全班80%的學生寫的都是為爸媽掃地,通過此事例看出,小學生在寫作課上越來越不動腦筋,缺乏創新精神,作文內容過時、枯燥。這種寫作觀念很容易養成學生抄襲的習慣。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與發展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小學階段的哪門課程,興趣都是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因素,另外小學生的性格特征、思想發展已具有差異性,教師在寫作教學中需要多與學生交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及生活環境等因素因材施教,創建愉悅、活躍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興趣,當學生對一件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到這個過程中去,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才能取得最佳效率,感受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活躍課堂氛圍及提升教學效率的有利條件。此外,語文教師需多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伴隨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走進了語文課堂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境,以音樂、視頻和畫面等動態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這樣不僅能豐富教學情境,而且視覺、聽覺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進入情境之中,通過視覺與聽覺的刺激,學生能更好地描述對事物的感受。
2.寫作素材來源于生活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語文的身影。語文教師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進行寫作教學對小學生是非常有幫助的。當學生學會將寫作內容與生活中接觸的事物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在寫作中表達真摯的生活情感。例如:教師讓學生描寫植物時,可以讓學生親自種植一顆種子,然后要求學生寫日記,把種子從破土、發芽到成熟的過程用語言記錄下來,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3.重視課外閱讀
語文教師需多多鼓勵學生重視閱讀,豐富文學、科學知識。在閱讀的過程中養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此方法能有效改善學生無從下筆的現狀,課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文筆,讓作文內容天馬行空,寫作角度形式多樣。此外,在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讀書會,每周定期組織學生互相交流讀書體會,對堅持閱讀的學生進行獎勵,同時需要鼓勵其他學生再接再厲,通過課內外的閱讀學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會逐漸得到提升。
4.加強寫作訓練
只有不斷加強學生寫作方面的訓練才能讓學生形成寫作思維,才能下筆如有神。教師可以起到帶頭作用,培養學生寫日記的習慣,觀察生活中的趣事并互相分享,日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作為重難點,受到廣大語文教師的關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出發點,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聯系日常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學會表達真摯的思想情感,提升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夏蕾.論當今國學教育的系統化及其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應用,2014(8):97-99.
[2]王超杰.試論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D].西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