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鎮城
摘 要: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工作的重心無非是體育教學及課余訓練,而且現在評價一個體育教師的水平也無非從課堂教學及運動訓練成績方面來考慮。故此,通過對課余訓練的一點心得,從課余訓練的意義入手,深入研究現行農村學校體育課余訓練的現狀,并對此進行深入的思考,通過分析小學階段體育課余訓練具有的特點,提出實施課余體育訓練的建議,旨在明確農村小學體育課余訓練的深遠意義。
關鍵詞:農村學校;課余訓練;實施建議
一、現狀分析
1.學校、家庭對參與課余訓練意識不夠
盡管目前農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學校、家庭對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支持率不高,學生的課余訓練主要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這對于要求有一定時間保證的高水平訓練顯然是不夠的。
2.經費缺乏及場地不足
訓練經費是課余訓練能否正常開展的物質保證,指的是訓練工作所必需的設備維修、器材的添置、服裝等物質的費用。鄉鎮學校的辦學條件不同于市區小學,在一些體育場所、場地和器材的建設上沒有得到較好的改進,極大地限制了學校的課余體育訓練。
3.教師業務水平不高
農村學校本身專職的體育教師少,體育教師在學校中地位偏低,一些體育教師在擔任體育教學工作外,還負責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工作量尤其大,使得他們不愿進行體育課余訓練。此外,這些體育教師相互間缺乏一定的交流,一些先進的教學訓練方法和手段也是越來越缺乏。
二、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實施建議
1.激發興趣,形成動機
首先,體育教師或教練應以“樂教”的態度全身心地投入課余體育訓練,以關愛、激勵等方式去影響學生。其次,教師在指導訓練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及教材特點,科學設計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采用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訓練方法,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如提高學生耐力的練跑教學,可以通過音樂伴奏采取變速、定時、接力、追跑、游戲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去達到要求,從而建立起一定的成就感。此外,家長、老師們在學生參加完體育訓練后,可以及時地給予身心上的關懷,或集中運動員們開展文化課的補習,促使他們的訓練水平和文化成績同步提高,進而讓他們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課余體育訓練中去,產生更為積極的效果。
2.早發現,早起步
按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我校從學生入學后就進行了學生運動素質的入檔和測試,低年級的體育老師利用體育課會對新生進行跑、跳、投擲三項基本的運動素質測試,逐一記錄。通過這個運動素質發展檔案,一線的體育老師能盡早地發現一些有體育潛質的運動苗子,教學過程中,摸索出這些體育苗子的成長特點,科學地制訂出一些相應的體育活動方案。小學生正處于青春發育前階段,生理發育的長勢會帶來運動能力的“自然增長”,科學、合理、適時的訓練對他們的“誘導”作用也會更加明顯。因此,我覺得課余體育訓練“早發現,早起步”勢在必行。
3.科學訓練,發展技能
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他們的可塑造性強的優勢進行基礎訓練,采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使學生循序漸進地去掌握,并逐步提高,從而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方面需要注意:
(1)杜絕采取單一、高強度的專項訓練
鑒于農村小學生本身多數身體體質差于城區學生,在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時更應立足于打基礎。雖然短時間的訓練效果很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暫時的優勢會逐漸消失,甚至會對小學生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關節韌帶受傷、內臟器官發育的影響等。
(2)堅持長期訓練,深化訓練成績
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體育教師,我們不但要教給學生訓練方法,提高他們的運動水平,還要經常找他們談談心,交流情感,了解他們在訓練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內心的一些想法,讓他們在寬松的訓練環境中找到自信,克服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強勇氣。
其次,協調好學生訓練與學習的關系。我們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作為體育教師,要事先去爭取好校領導、班主任老師對課余體育訓練的配合和支持,與他們一同討論并制訂課余體育訓練計劃,并商討出應對訓練中學生學習下滑等情況的補救措施,如定期組織學生對他們進行學科輔導等。
總之,開展課余體育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不僅要遵循他們的生理、心理發展規律,多方面培養他們參與訓練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手段,還要從本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讓他們在良好的訓練氛圍中,完全有能力學習和掌握好運動技能,提高課余體育訓練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張荊甫.淺析中小學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主要影響因素及其對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陳雪紅,張紅.學校體育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3]金欽昌.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