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影華
摘 要:學生寫字能力弱化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重視。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最大的困惑就是學生筆下的“錯別字”。老師應對學生錯別字的方法有三種:創設“情境故事”,為學生識字導航;結合語境識字,再現漢字畫面;擬化漢字寶寶,引導規范書寫。
關鍵詞:弱化;混別字;情境故事;語境;畫面;擬化;規范
考試大綱(語文)在寫作的“基礎等級”中加了一個注解,即“每一個錯別字扣一分,重復不計”。這一規定顯示,學生寫字能力弱化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重視。各地高考對作文中錯別字的扣分規定,對語文基礎教學也是一種極大的警示和鞭策!文字是需要積累和記憶的。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漢字有6000多個,其中人們書寫閱讀常用的漢字只需要其中的3500個左右,可見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有多么重要!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從教多年的我,感覺最頭疼的就是學生筆下的“錯別字”。這些“錯別字”,更確切地說是“混別字”。由于中國漢字形似、同音的“孿生兄妹”太多,對那些易混的“錯別字”,盡管老師“數次”糾正,學生還是記不住。因此,我常常在教學中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一糾永記”,牢記心中呢?
首先,我對學生的“錯別字”進行了大致歸類:一是形近字混淆,如“己”和“已”。二是同音字混淆,如“州”和“洲”。三是多筆少劃,如“紙”“晚”。四是書寫不規范,如“貝”和“見”。五是部首混淆,如“蓮”“漣”。針對這五種類型的錯別字,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創設“情境故事”,為學生識字導航
針對“易混淆”的形近字和“多筆少劃”的錯別字,我依據漢字本身的部件和意義,自創了一系列的“情境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識記生字,效果非常好!
比如“己”和“已”,是學生最易混淆的兩個字。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故事:小朋友,今天我們做一個“吃餅干”的游戲。我拿出準備好的幾塊餅干,讓一名學生上講臺聽我的口令表演吃餅干。我說:“自己張大嘴,準備吃”,孩子配合張開大嘴。我隨即在黑板上寫了“己”,告訴學生“自己”的“己”是張開大嘴的。接著我發出口令:“開始吃餅干。”孩子把餅干放在嘴里吃了起來。我隨即說:“這位小朋友已經在吃餅干了,嘴變成半張開的。”我在黑板上又寫了“已”,告訴學生“已經吃餅干的小朋友是半張著嘴的”,“已經”的“已”是半張嘴的。最后我又歸納出一句順口溜:“自己張大嘴,已經半張嘴”讓學生背誦。通過我創設的“吃餅干”游戲,學生輕松地就記住了這兩個字。
區別“辛”和“幸”,我創設了“雜技演員表演”和“小羊在地上吃草”的故事,歸納出兩句話:“雜技演員在十字架上立著真辛苦!小羊在土地上吃草,多幸福啊!”小羊為什么少了一橫呢?被草兒遮住了呀!區別“拔”和“撥”,我創設了“小朋友拔河”的故事和“打電話”的故事,歸納出兩句話:“拔河時每人出一點力,‘拔的右邊是‘友加一點。撥打電話你要用心發現,號碼千萬不能撥錯了呀!”
對待多筆少劃的錯別字,我同樣創設情境故事,幫助學生識字。比如:“澆、紙、晚”三個字,學生寫時好多加一點。我創設了“小朋友澆花”“印刷廠工人造紙”“膽小的兔子”三個情境故事,歸納出幾句話:“澆花時不能澆水太多,左邊的三點水足夠了,右邊不能再加一點。工人叔叔印出的紙多干凈呀,沒有一點污漬,不要在‘紙下多加一點喲!小兔子太膽小了,晚上不敢出門,‘晚的右邊不要寫成‘兔呀!”
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情境故事”,把易錯字的特點融入故事中,比單純地強調這一點那一筆,學生更容易記住。
二、結合語境識字,再現漢字畫面
針對“同音字混淆”和“部首混淆”這兩類錯別字,我采取了“結合語境識字,再現漢字畫面”的方法幫助學生糾錯。
比如“州”和“洲”,“州”多用于城市的名稱,如“廣州”“蘭州”。“洲”通常指地球上的七大洲,如“亞洲”和“非洲”。我隨即出示了廣州、蘭州的城市風光片和世界地圖,讓學生結合畫面感受“此州非彼洲也”!區別“蓮”和“漣”,我出示“蓮”圖和“水波紋”圖,告訴學生“蓮”指一種草本植物,所以偏旁是草字頭,“漣”指“水面被風吹起的波紋”,也指“淚流不止”,兩種意思都和水有關,所以偏旁是三點水。像這樣結合語境和畫面識字,還何愁學生記不住呢?
三、擬化漢字寶寶,引導規范書寫
針對學生“書寫不規范”造成的錯字,我向來扣分毫不客氣,老師的態度決定著學生書寫的態度。從一年級學習寫第一個生字,我就告訴學生每一個漢字都是一個可愛的寶寶,它是有生命力的。你把它寫端正了,它就愿意和你交朋友,你把它寫“丑化”了,它就不愿意和你交朋友。我把每一個漢字擬人化,稱它們為“漢字寶寶”,學生對待漢字就像自己的好朋友一樣,書寫的態度一下子就端正了,字也就寫得規范了!比如“貝”字,我告訴學生這個漢字寶寶多可愛呀!大大的腦袋,下面兩只小胳膊可一定要伸直喲!學生就不會把“貝”寫成“見”了。
總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開始學習寫字時,不能囫圇吞棗,一味講究速度和數量,而忽視了對字形的講解,忽略了漢字背后所蘊含的意義和典故!“千里之學,始于漢字”,幫助學生消滅錯別字,是小學語文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