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英
摘 要:課堂是體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依據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通過有境——培養體育興趣;有法——增強體育興趣;有評——鞏固體育興趣,讓體育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樂園。
關鍵詞:體育興趣;有境;有法;有評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地嘗試讓自己的課堂生動有趣,通過有效的策略來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天地。我主要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有境——培養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最重要、最現實的手段就是激發興趣。調動各種資源,建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各種環境,使學生置身于豐富多彩的情境中,培養體育興趣,讓他們產生學習的動力。
1.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我們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處在不同的情境中鍛煉身體,學習動作,體驗學習的快樂。如在進行《助跑幾步,一腳踏跳,雙腳落地》教學時,創設了“過小溝”活動情境,啟發學生嘗試各種“過小溝”的方法,學生進行自我嘗試體驗各種練習方法,有“雙腳蹦過去”;有“單腳跨過去”;有“跑幾步再跳過去”等,在練習中相互討論交流,而后教師請學生展示自己的最佳方法,巧妙地引出了本課的學習內容,激發了學生內在的學習情感。如《持輕物投準》創設了《保衛釣魚島》主題情境,由“閱兵儀式”→“士兵操”→“偵察戰”→“學本領”→“炸碉堡”→“投彈打巡邏兵”→“攻打”→“歡慶勝利”。每個教學環節的情境都是連續的,學生在興趣盎然的氛圍中學練,其樂無窮。
2.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在體育教學中,民主、親和、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好感和對體育課產生興趣,從而樂于接受教師的指導。二年級孩子活潑可愛,每當我還沒到教室門口,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曹老師,曹老師……”孩子們跑過來圍到我身邊,有時幫你捶捶背、拉拉家常,真是一群可愛的小精靈。教師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尊重、理解他們,只有懂得尊重他們,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才能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除此之外,教師和孩子一起參加活動、游戲,一起討論,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孩子的中間等,師生在活動中共同分享歡樂,分解困難,使他們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
二、有法——增強體育興趣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二年級的學生上課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我們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靈活安排、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學。
如在進行輕物擲遠時,傳統的教學模式:講解—示范—練習,學生練習時主動性不強,我以游戲化的形式貫穿于課的始終,起到了意想不到教學效果。由“折紙飛機”游戲開始,比一比,“誰的動手能力強”;玩一玩,“誰的紙飛機飛得遠”;議一議,“為什么飛得遠”;學一學、練一練,“誰掌握的本領大”,找出問題,適當引導學練;最后,比一比、賽一賽,“我是小小飛行員”的游戲活動中完成本課教學。學生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在玩中學,學中練,自然而然就學會了投擲輕物的動作要領,身心愉悅。
又如在教學《兩人合作跳繩》時,我采用啟發引導,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創新,小組合作、競賽、討論交流、展示互動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動作技能并加以運用。教學環節從“兩人合作練習?兩人合作有節奏地跳?兩人合作加墊跳繩?兩人合作跳繩?”創編多種兩人合作跳繩等等,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技能,接受挑戰,體驗成功。
三、有評——鞏固體育興趣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評價具有鮮明的導向、激勵的功能,它不但能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而且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分享合作的愉快,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能更進一步地鞏固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二年級的學生逐步有自我滿足和自我提高的需求,有爭強好勝的特點。表揚與獎勵是一種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方式,因為它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與信任,獎勵與表揚。
1.榜樣引領,激勵表揚
在練習的過程中對做得好的學生可作為榜樣,對他們的行為進行及時表揚,如:在班里讓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經常讓他們來做領操人,以資鼓勵。如果在練習中有某一位同學在原有基礎上有進步的,教師馬上給予肯定和表揚,并號召激勵其他學生向他學習。如二(8)班的朱××同學,在1分鐘跳繩測試中,他一次性完成了123個/分。我抓住這一契機,好好地表揚了他一番,一張可愛的小臉樂開了花。因為在剛開始時,他只能完成60個/分,還是磕磕絆絆的。課后,我找他談心,告訴他跳繩的方法,并要求他堅持鍛煉。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最后達到了滿意的結果。
2.積極評價,滿足需求
注重評價內容、評價方法、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教師對每一個學生抱以積極、熱切的期望,從多個角度來評價、觀察和接納學生,重在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并發展學生的潛能。對于動作掌握快的學生可進一步提高練習要求,并給予高度的評價;對于動作學得慢的學生,教師可適當地降低練習難度,給予足夠的耐心,加以指導幫助,讓每一個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興趣是他們進行活動的最大動力,學生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產生、發展起來的。因此,體育教師應貫徹新課標的精神,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方法,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愉悅身心。這樣既培養了學生體育興趣,又為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鍛煉意識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軒,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建華.有效教學敘事研究[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3]董明華.尋找詩意的品德課堂[J].無錫教育,2013(9).
[4]陳雁飛.小學體育教學設計100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