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志
摘 要:在小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提高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安全防范能力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體育安全事故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并結合學生的情況不斷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
關鍵詞: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
在小學生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導致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發生意外,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小學生的體育鍛煉安全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學校來說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能在體育教學中將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所以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不斷提升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安全防范能力。
一、正視體育安全事故給教學帶來的負面影響
目前在校的小學生主要以獨生子女為主,每個孩子都處于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孩子的安全問題更是家長關注的焦點。任何一個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受到傷害都可能影響整個家庭,使體育教學處于極其不利的狀況。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很多小學拆除了校園內的體育設施,不再保留單杠、雙杠等危險性活動項目。甚至有些教師在體育課堂中為了保證每個學生的安全,只讓他們進行一些跳繩、體操類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小學生的體質只會越來越差,怕苦怕累,怕高強度訓練,甚至顯得“弱不禁風”,并且也因為這種情況,逐漸在體育教學中產生了惡性循環。因此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來說,教師必須要正視體育安全事故的影響,在保證學生體育鍛煉強度的同時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二、提升體育鍛煉中的安全防范意識
體育的安全問題隱藏在體育鍛煉的各個細節中,教師要提升學生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就必須讓他們樹立安全防范意識。教師在體育鍛煉中的行為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安全防范習慣,是培養他們在體育鍛煉中安全防范意識的基礎。首先,在進行體育鍛煉過程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維護課堂秩序。其次,要提升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紀律性,服從教師的指揮,不能從事與課堂內容無關的活動。
而對于學生自身體育鍛煉安全防范意識的提升來說,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讓他們明確體育鍛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安全問題,及自己不正確行為可能會對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如要求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不攜帶危險物品和尖銳物品,如小刀、鑰匙等,讓學生能從細節處進行安全問題的防范,并以此樹立他們的安全意識,在體育鍛煉中保證自己的安全,達到利用體育提升身體素質的目的。
三、提升學生體育鍛煉中的自我保護能力
自我保護能力是提升學生體育鍛煉中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在遇到體育傷害后的自救技巧。從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來看,小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普遍較高,但同時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遇到問題經常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延誤了最佳處理時間。所以,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該讓學生了解遇到體育傷害后的自救方法,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這些自救技能,并且做到對運動創傷的基本處理。一旦學生在未來的運動過程中出現運動傷害的情況,他們就可以運用自己所掌握的方法正確處理自己的受傷部位,達到自救的目的。
四、結合學生實際強化“安全第一”觀念
學生的心理和課堂中的表現是教師防止安全問題發生的關鍵。提高學生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首先要結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有些學生會因為心情的影響在體育鍛煉過程中情緒極其不穩定,甚至會產生一些激進的行為。遇到這種情況體育教師必須要對其進行引導,了解學生內心的想法,消除他們心中的不良情緒。還有一部分學生的心理不成熟,他們因為懼怕教師批評,即使身體不舒服也不愿意告訴教師,因此很容易造成各種意外。所以教師在體育鍛煉中要認真觀察他們的情況,對于身體不適的學生,要讓他們立即停止體育鍛煉,避免事故的發生。
其次,提高學生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還需要不斷地堅持,具體來說就是不斷強化他們“安全第一”的觀念。讓學生能夠時刻記住體育鍛煉中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事情,并且能夠服從教師課堂中的命令,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體育鍛煉。
總之,提高小學生體育鍛煉安全防范能力要從日常體育鍛煉中入手,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使他們擁有自我保護能力。對于教師來說,也要時刻注重學生體育鍛煉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大膽創新,盡最大努力避免意外傷害的發生,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宋杰,景鳳東.加強體育教師的安全防范意識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09(2).
[2]蔣敬.體育課學生傷害事故的預防[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8(10).
[3]楊松.中學體育課意外傷害事故中體育教師的責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