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皓月 楊婉婷 田鑫 陳文利
[摘要]基于養老產業上市公司財務角度分析我國養老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索影響養老產業發展的要素,具體從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展開分析。研究過程中,分析各個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比重,其中發展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最大,營運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最小,償債能力因子較之盈利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更大。
[關鍵詞]養老產業;因子分析;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5-0071-04
[作者簡介]譚皓月(1996-),女,漢族,江蘇徐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楊婉婷(1996-),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田鑫(1996-),女,漢族,江蘇鹽城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陳文利(1995-),男,漢族,江西上饒人,本科生,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基金項目]東南大學成賢學院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ycx1642)研究成果。
一、引言
目前,我國正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我國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且高齡化趨勢明顯,但由于我國養老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基本機構建設不到位,廣大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文化娛樂等高層次需求目前難以得到滿足。
隨著觀念的轉變,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不再被認為是子女不孝、生活所迫。在養老需求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提供高質量養老服務及產品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結合我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對養老產業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并對影響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為發展我國養老產業提出對策建議。
二、文獻綜述
基于多方視角對我國養老服務體系進行分析后,高林(2012)[1]認為,首先,我國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結構單一,不適應目前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需要其他養老模式加以補充;其次,我國以企業資金彌補政府資金的養老模式效果不盡人意,較之發達國家的養老機構數量及質量存在較大差距。楊镕嘉(2015)[2][3]提出,一方面,老年人的心理狀況對產業發展有一定影響。心理狀態良好的老人更積極接受養老機構提供的服務,并對自己的生活現狀較為滿意。另一方面,多數情況下,政府政策是否能夠落實對養老機構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
通過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路徑進行研究,成建蘭(2014)[4]認為,首先,從機構本身的運營與管理來看,資金短缺與機構人員素質不高是主要問題。其次,從養老機構供需狀況與資源利用的角度來看,養老機構數量尚不能滿足我國養老需求,且資源利用率與可獲取程度存在較大差距。第三,從政府支持與政策制定的角度來看,政府政策制定與養老產業發展現狀不相吻合,且缺乏有效監管保障政策貫徹落實。王旭晨(2014)[5]提出,一方面,養老機構的建設存在顯著的地區差異,另一方面,養老機構建設融資困難。
雖然國內學者對養老方面的問題有較為深入的研究,但大多集中于某一種養老服務或產品,視角相對狹窄,本文將從企業財務的角度入手,結合我國養老產業上市公司特點,設計經濟指標,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影響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的因素進行研究。
三、國內外養老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養老產業現狀
我國養老產業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養老服務業發展較快,尤其是老年用品業產品如營養品、藥品、旅游等發展較快。金融理念引入養老產業推動了老年金融業的發展,其中養老保險業發展良好,其他老年金融如老年融資貸款、老年房地產等發展相對滯后。
目前,我國養老產業發展程度與養老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主要問題如下:第一,我國養老產業市場相對集中,可選擇性非常小,消費熱情不高。第二,養老產業市場供需不平衡,雖然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較為嚴峻,但廣大老年人的深層需求尚難得到滿足。第三,養老產業產品及服務質量有待提升,養老產業存在潛在發展空間,但由于企業缺乏經驗導致各類養老服務及產品存在諸多問題。
(二)國外養老產業現狀
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實力較為雄厚,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較早且很健全。在人口老齡化的大環境下,發達國家注重對養老服務機構的人性化管理,實現養老產業的規范化、專業化和體系化,如美國的以房抵押貸款養老模式、英國的政府福利養老模式、瑞典的稅收福利養老模式、日本的多元化養老模式等。綜合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一方面,發展多元化養老對打開產業市場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能夠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另一方面,開發新型養老模式需要融入人性化設計理念,針對不同地區的老年人提供相適應的產品及服務,以品質保障推動產業的發展。
縱觀西方發達國家的養老產業發展歷程,系統、多元化的養老模式往往立足于全新的資本運作理念,其養老產業融資模式可歸納為以下四種:1以美國為代表的“反向住房抵押貸款”模式;2以英國為代表的 “企業、政府和個人共擔的養老模式”和“以房養老”模式;3以瑞典為代表的“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模式;4以日本為代表的醫療、護理、康復相結合的多元化養老模式。新型養老模式一方面可以盤活資產,保障老年人消費;另一方面,推動了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業務的多元化發展。
基于財務角度對國外養老企業進行分析,不難發現企業運營是成功的關鍵。優秀的企業運營能使企業脫穎而出,以其出眾的競爭力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而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競爭力是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綜合體現。由于我國養老產業尚處于初步階段,基本機構建設較為薄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如何提升企業綜合能力進而推動養老產業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基于財務角度的養老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實證研究設計
1指標構建
對已經發展成熟的傳統行業進行財務分析時往往對其盈利能力、獲利能力更加側重,相對于不成熟的養老行業來說其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發展能力更加值得被關注。同時,養老行業上市公司大都還處于發展階段,公司的運營能力、抗風險能力也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和數據并結合我國國情和養老行業的特點,得出以下對養老產業產生影響的因素指標: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詳見表1)。
2 樣本選取及數據來源
(1)樣本選取
本文以2013-2015 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為樣本。在選取樣本過程中,考慮以下因素: ①主板因為能夠較大程度地呈現經濟發展狀況,被視作資本市場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樣本不包含中小板及創業板的上市公司。②郭正模、魏宇菲(2013)[6]認為,養老產業是以老年人為對象,以滿足高層次生活、文化需求為目標,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務的民間盈利事業活動的總稱。由于我國養老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房地產業、金融業、日常生活用品業、住宿餐飲業雖有一部分業務涉及養老服務,但財務報表仍是基于各行業主營業務,不能明確其養老業務的財務發展趨勢,而從老年人養老需求角度考慮,醫療保健是關系身心健康的根本保障,所以本文選取醫藥業、保健品業為代表,剔除了因信息披露不全而導致指標無法計算的公司。經過篩選,最終得到31家樣本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數據處理采用SPSS進行分析。
(2)數據來源
指標變量的數據主要來自于2013-2015年巨潮資訊上市公司年報,根據計算公式及上述數據獲取結果計算得到指標值。
(二)實證研究
1實證研究結果
由表2可知,KMO統計量為0513,一般KMO 統計量大于05時可以做因子分析,05以下不宜做因子分析,本文0513在可接受范圍內。
為了對公共因子進行清晰的解釋,對相關系數矩陣進行了方差最大化旋轉,之后可以根據旋轉所得的因子載荷矩陣中各指標變量在因子變量上的載荷,即各指標變量與因子變量的相關系數,對因子變量進行命名,并將F1、F2、F3、F4分別命名為發展能力因子、償債能力因子、營運能力因子和盈利能力因子。
(1)發展能力因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V12、V13、V14、V15、V3在因子F1上具有較大的載荷,綜合銷售增長率、資產增長率、股權資本增長率、利潤增長率、資產凈利率這五個財務指標所涵蓋的內容,其主要反映企業對其發展所做的努力,因此,把公共因子F1命名為企業發展能力因子,F1對企業的方差貢獻率達到24208%。
(2)償債能力因子。V5、V6、V7在因子F2上具有較大的載荷,這些變量分別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這三個指標主要反映的是企業短期償債能力,這也就表明F2因子主要反映企業到期還本付息能力的主要信息,體現的是企業對債權人資產的保護能力。可以把F2因子稱為償債能力因子,其對企業的方差貢獻率為18225%。
(3)盈利能力因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中,變量F3上載荷最高的兩個變量是V1每股收益和V4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兩個指標都是反映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因此,公共因子F3主要反映了企業的盈利情況,將之稱為盈利能力因子,其對企業的方差貢獻率為14764%。
(4)營運能力因子。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表明,指標V9應收賬款周轉率、X10存貨周轉率、V11總資產周轉率在公共因子F4上具有較大的載荷,這些變量反映了企業資金的周轉狀況,因此可以把F4公共因子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其對企業的方差貢獻率為12406%。
由此可得企業發展計算公式為: Y=24208%*發展能力因子+18225%*償債能力因子+14764%*盈利能力因子+12406%*營運能力因子
2 實證研究結論
通過上述因子分析,將企業的指標歸結為四個因子變量,即發展能力因子、債償債能力因子、營運能力因子和盈利能力因子,這四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總方差的69603%。
根據對樣本中上市公司進行的財務因素分析,不難發現:發展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最大,營運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最小,償債能力因子較之盈利能力因子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更大。樣本中養老上市公司的財務因素能夠很好地反映出我國現階段養老產業的發展現狀。從總體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養老產業一直保持增長趨勢,但行業的總體質量卻趨于一般化。
五、結論
從中西方養老產業發展歷程來看,經濟基礎對產業發展具有較大影響。本文基于財務角度進行樣本分析后發現,發展能力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而營運能力對企業發展能力的影響最小,企業在營運過程中也受到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影響。同時不能忽視的是,消費心理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對養老產業的發展都有一定影響。
目前,我國養老產業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基本機構建設不到位,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同時,養老服務模式過于單一,市場中存在供需不平衡、產品質量不高,參與養老產業的企業相對較少,且綜合實力不高等問題。應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經驗,政府加強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做好宏觀調控,將老年群體最為迫切的生活需求和醫療需求等基本需求作為養老產業發展的基礎,同時加強金融融資來支持養老產業的發展。企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參與養老產業的積極性。由于我國養老產業剛剛起步,養老企業的盈利能力較為有限,擴大規模困難較多,所以需要吸引民間投資,降低行業投資風險。同時,可以發揮政府統籌規劃作用進行政策支持,催熱養老產業的投資;一方面,推行中國特色的“以房養老”,另一方面,鼓勵社會投資,探索中國特色的養老商務模式。在進行養老產業推廣擴大規模的同時,也要對養老產業實行規范化的管理和監督。相對于城市老年人來講,農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更低,完善養老保障體系、提供政府補助對解決城鄉結構差異導致的相關問題具有深遠意義。同時,擴大對護理專業等相關專業人才的招收規模,提高養老產業人才的教育水平,使養老服務質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楊镕嘉.民辦養老機構現狀及其困境研究[J].知識經濟,2015(9):108-109.
[2]楊镕嘉.基于多方視角下的民辦養老機構服務供給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5.
[3]成建蘭.公辦民營護理型養老機構發展困境與展望[D].南京理工大學,2014.
[4]王旭晨.我國養老機構多元化問題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4.
[5]郭正模,魏宇菲.我國老年產業的特點分析與統計途徑探討[J].決策咨詢,2013(3):18-21;41.
(責任編輯:郭麗春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