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產生了環境污染、區域管理、公共安全等諸多復雜問題,給城市管理帶來嚴峻考驗。晉江市作為福建省縣域發展排頭兵,近幾年城市化進程加快,出現了城市規劃不完善、生態修復不到位、衛生整潔不達標等問題,城市管理面臨很多新挑戰。基于此,晉江提出建設數字城管,引入網格化管理模式,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并順應發展趨勢,著力建設“智慧城管”,打造智慧城市,積極探索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晉江市作為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城市,其城市管理經驗對全國中小城市進行城市管理創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城市管理;管理模式;晉江市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5-0103-03
[作者簡介]石作洲(1981-),男,福建泉州人,講師,研究方向:社會學、區域經濟。
一、晉江城市管理實踐探索
2009年,晉江市按照住建部提出的“數字城管”建設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提出建設數字城管,開展城市網格化管理工作,并順應發展趨勢,致力于建設“智慧城管”,打造智慧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一)建立“大城管”體制,形成工作合力
晉江市成立以市長任主任,相關市領導任副主任,各鎮(街道)、行政執法、園林、規劃、教育等城市管理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負責城市管理的發展規劃、統籌協調、重大決策和機制建設等。同時,在鎮街一級適時成立“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轄區內各條塊執法管理和社會力量,屬地做好城市管理相關工作,逐步建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管理協調體系,形成資源的大整合,建立統一的城市管理指揮體系,提升工作合力。
(二)開展網格化管理,推行精細化管理
2009年,晉江被定為福建省網格化城市管理試點城市,明確提出建設數字城管,開展城市網格化管理工作,成立晉江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對城市部件進行細分類,實施受理、立案、派遣、處置、反饋、核查、結案等七大流程,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搭建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平臺,初步實現城市管理從從“粗放”向“精準”、從“開環”向“閉環”、從“被動”向“主動”、從“分散”向“統一”的轉變。在這基礎上,晉江又探索推行城市精細化管理機制,實施規劃建設提升、城鄉環衛提升、市政設施整修、公共交通服務提升、占道經營整治、“兩違”治理等15個專項行動,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水平。
(三)強化隊伍建設,倡導公眾參與
通過強化行政執法專業隊伍主體建設,充實城市管理志愿者隊伍,保障公安司法隊伍建設,組建城市管理綜合隊伍,為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的人力支持。采取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的教育管理、素質訓練、心理輔導、崗位輪換鍛煉等措施,提升行政執法隊伍綜合素質;通過城管進小區、報紙媒介宣傳、開通網上報名等方式,吸納公眾參與到城市管理中,組建城市管理志愿者隊伍,開展“一日城管”志愿服務、“城市管理金點子”征集、“城市啄木鳥”行動、“城管體驗”等活動,有效拓寬群眾參與城市管理的渠道,激發志愿者隊伍活力;探索城管與公安、法院協作,推動城市管理的司法化、規范化,建立常態聯動協同機制,加大城市管理領域聯合執法力度。
(四)實施“智慧城管”,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
依托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利用城管熱線12319、信息采集員、微信公眾號、視頻資源等手段,對接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國土地理信息中心、渣土車輛管控平臺、防洪排澇、路燈照明、公共交通等平臺,建成“多個平臺、互聯互通、無縫對接”的智能城管系統,形成城市綜合管理數字化“一張圖”,全力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地上地下一體化、主動自動一體化、監督指揮一體化、管理服務一體化”的“智慧城管”工作格局,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二、晉江城市管理的短板分析
近幾年,晉江城市管理在機制建設、科技應用、隊伍建設、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立法滯后、部門協同聯動機制不健全、專業隊伍建設與管理體系不完備、公眾參與模式不完善等短板。
(一)法律法規滯后
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出臺一部專門的城市管理法律,只能依據《行政處罰法》《行政強制法》等其他法律條文相適用,國家層面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立法滯后,而晉江作為縣級市,沒有地方立法權,地級市泉州于2015年7月才獲得地方立法權,還沒出臺關于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地方法規,導致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先天不足,“借法執法”成為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現實尷尬。
(二)部門協同聯動機制不健全
目前,晉江大城管體制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城市管理部門盡好職責及部門間協同工作,但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交叉性、專業性很強的工程,對城市管理活動進行部門間的簡單分割或簡單協同配合必然會導致工作上的脫節、拖延、推諉扯皮現象。晉江市行政執法局作為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其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權大都是從其他行政機關分離出來的,與城鄉規劃、市政園林、公安等業務主管部門緊密關聯,但是由于體制機制、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原因,綜合執法部門與業務主管部門之間的協調銜接還不夠,阻礙了城市管理工作的發展。
(三)專業隊伍建設與管理體系不完備
目前,市行政執法局已向所有鎮街派駐執法中隊,但是有些鎮組建執法聯合中隊,導致職責不統一,有的派駐行政執法中隊為主負責制止“兩違”,有的派駐中隊負責“兩違”治理、環境衛生、市容檢查,造成市鎮(街道)兩級工作聯動不順暢,業務指導易錯位;行政執法干部身份為事業管理類,不能與專業技術類一樣進行職稱晉升,干部隊伍又很龐大,再加上社會輿論環境不佳、職業榮譽感缺乏等原因,隊伍士氣和工作熱情未能得到充分激發。晉江在城市管理過程中,投入了大量財政用于硬件建設,但軟件上尤其是隊伍的管理水平還較為滯后,隊伍的制度建設、技術裝備、教育管理等尚未形成比較完備的體系。
(四)公眾參與模式不完善
目前,公眾參與城市管理一般是在衛生整治、違章建筑治理、亂擺攤設點、占道經營等具體工作過程中,多停留在城市管理表面上的參與,不能介入到城市管理制度規章制定、組織架構、隊伍建設規劃等核心環節。因此,公眾參與過程有時往往流于表面甚至流于形式,難以真正發揮公眾參與的應有效果。同時,晉江還沒形成一套關于公眾參與行為、形式、渠道、保證參與實施的制度,有關公眾參與的規定一般都是個別行文通知、報紙公告等,致使許多公眾參與只能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現,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影響公眾參與城市管理的主動性、積極性,公眾參與效果不佳。
三、晉江完善城市管理模式的幾點思考
城市間競爭越來越激烈,城市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競爭力,因此,晉江要提升城市競爭力,就要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模式,更新理念,建立機制,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平臺建設、體系建設、隊伍建設、完善公眾參與模式、建立督查落實機制等舉措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加強制度建設
城市管理涉及市政、規劃、“兩違”、治安等方方面面,應該是系統整體性地實施推進、發展完善。目前,晉江著力推行的精細化管理、全力打造的“智慧城管”正發力推動城市管理向前向好發展。因此,為保證契合城市發展需求的城市管理模式得以長期有效地運行,必須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晉江應密切關注國家、福建省、泉州市關于城市建設管理的法律規定,運用好上級提供的法制保障、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技術人員配備等有利條件,結合自身實際,及時出臺相應的實施意見,為創新完善城市管理模式提供法制保障。同時,進一步完善自身隊伍建設,明確部門職責分工,保障工作人員權利,創新工作方式,為推進城市管理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撐。
(二)加強平臺建設
一方面,目前晉江除了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還有市長專線、社會管理治理應急指揮中心、12345便民服務熱線、晉江交警等市級、部門平臺,各平臺之間的工作范圍有交叉,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由于早期晉江城市管理的理念較為傳統,以市政管理為主,對社區服務、生活服務、信息咨詢等涉及群眾生產、生活方面的服務偏少,因此,下一階段晉江要改變城市管理理念,不斷延伸戶籍管理、創新創業基地孵化、衛生教育、居家養老等城市管理服務,整合各方資源和平臺,建立順應新形勢下城市發展的城市管理服務綜合平臺。
(三)加強體系建設
晉江實施的大城管體制,逐步加大城市管理部門間的協同力度,但由于傳統管理體制的束縛,部門間的協同往往流程過于繁瑣、職責不夠明晰,導致部門間的協同運作體系不夠流暢。目前,晉江建立了城市衛生管理考評中心,強化了市容市貌的監督考評,但對城市管理的綜合考評體系尚未建立,因此,下一步晉江應著力加強部門協同、監督考評兩個方面的體系建設,夯實“智慧城管”基礎。要以扁平化管理為主思路,強化統一調度、統籌指揮,減少調度指揮的環節和程序,通過高位指揮和調度,調動城市管理各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促進部門間協同的有效運轉,建立部門協同高效運行體系;探索設立城市管理服務監督考評中心,對市城管辦、城市管理各部門的工作情況進行監督督查、考核考評,納入政府績效考核范疇,倒逼各部門單位主動司責。
(四)加強隊伍建設
一方面,要建立一支適應精細化管理、“智慧城管”的城市管理服務隊伍,不斷提高管理執法隊伍、公安司法隊伍、志愿者隊伍的管理服務能力。要通過強化服務型政府創建需求、加大培訓、建立適崗履職機制、引入專業人才、派員到發達城市學習跟班等方式,切實促使管理執法隊伍、公安司法隊伍加深對精細化管理服務、“智慧城管”理念的了解,提升服務意識,運用信息化手段—微信、公眾號等形式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公眾參與模式。通過建立城管體驗日、發布溫馨的城市標語、城管微視頻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同時,通過建立公眾訴求建議動態回應機制、干部個體責任制、開展社會調查等舉措加大政府與公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力度,不斷提升公眾參與意識。除倡導普通民眾參與城市管理之外,要有意識地吸納一些具備城市管理和社區服務等業務知識的社會精英志愿者,逐步優化志愿者隊伍人員結構。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社會組織的力量,加強政府與群眾的溝通,發揮第三方社會組織在行業性城市管理服務方面的自律作用、區域性群眾的疏解宣傳引導作用、決策的參與作用等,擴大公眾參與陣營。注重志愿者隊伍培訓、引導公眾參與向縱橫推進,提高公眾參與城市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形成一股自覺的、有益的、重要的城市管理力量。
[參考文獻]
[1]李曉紅.快速城市化進程晉江網格化管理研究[D].泉州:華僑大學,2012.
[2]閩南網.晉江“智慧城管”網上巡查 給力城市精細化管理[EB/OL]. http:// www.mnw. cn/jinjiang/news/925909.html,2015-06-15.
(責任編輯:喬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