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彬
【關鍵詞】 數學教學;綠色課堂;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特征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9—0065—01
綠色教育理念認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生命價值,改善學生成長的環境,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可持續性發展。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 是數學課堂教學改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構建,不但是改進數學課堂教學的需要,更是促進數學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那么,怎么的課堂才是綠色課堂呢?它的指導思想、評價標準又是如何呢?下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初中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指導思想
基于對國內外已有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和教師的專業素質研究的分析,結合對綠色教育和數學綠色課堂的理解,由此確定了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指導思想和四條基本原則。
1.指導思想。可以稱為“一個理念,兩個基本點”。“一個理念”是指“教育要尊重學生和教師的生命體驗,遵循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讓學生和教師在充滿生命力的和諧課堂中,實現生命價值的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兩個基本點”是指:一要基于《標準(2011年版)》。評價的理念、指標和內容要與《標準(2011年版) 》一致;二要基于教學實際。不但要符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實際,還要促進和引導學生發展。
2.基本原則。第一, 評價標準的制定要兼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科學性是指評價標準的描述要清楚、確切,涉及到的概念、術語和理論要科學,能反映數學課堂教學的本質與內在規律,同時要符合數學課堂教學的客觀實際。可操作性是指評價標準的操作程序和測量變量的可觀察、可判斷和可測量。第二,評價標準的內容要兼顧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主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第三,評價方法要兼顧定量和定性方法,要將兩者有機結合。第四,評價功能要重在診斷和改進。總體來說,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功能主要有:導向、激勵、預測、鑒定、診斷、改進、考核、反饋和管理等功能。
二、初中數學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特征分析
1.內化綠色課堂的基本理念, 構建和諧課堂文化。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要重點突出綠色課堂的科學、人文、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四大基本理念,凸顯現代教育應有的生命價值,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生命體驗。只有和諧的課堂文化,才能確保綠色課堂的科學、人文、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現。基于對課堂文化的理解,綠色課堂教學標準應從創新文化、合作文化和數學文化三個維度,來闡釋和諧課堂文化的內容。
2.符合初中生數學學習特點,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不但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態和可持續發展,還符合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特點。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雖然占優勢,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經驗型思維,他們的邏輯思維還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持。另外,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識的自覺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此他們喜歡懷疑和辯論,并經常要獨立、批判地獲得新知識,這就要求關注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自學能力的培養。
3.凸顯初中數學學科特點,注重數學本質的理解。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知識在廣度和深度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勢必增加了學生學好數學的難度。初中數學主要有三大特點:數學內容更加抽象、數學思想方法更加多樣、數學能力的要求更高。初中數學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初中數學教學要更加重視學生對數學知識本質的理解。首先,教師要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其次,教師要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讓學生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本質。最后,重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4.引領教師個人反思,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數學教師的個人收獲需要在專家引領下,基于個人反思和同伴互助才能實現。綠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在“尊重教師”的基礎上,通過讓數學教育專家、數學教研員與教師,成為同伴一起研討、評價,來促進他們的個人反思。數學教師結合別人的改進建議,通過個人反思,獲得教學活動經驗和改進方案,通過不斷的課堂改進和個人反思活動,數學教師就會具備較強的個人反思能力、自學能力和研究能力,必然會促進個人的專業發展,進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