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
“電視一開機,廣告就推送。”目前市面上的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短則15秒,長則1分鐘,已然成為視頻服務商和內容服務商的重要收入來源。而作為消費者,不僅花錢買電視,還得花時間看開機廣告,頗為郁悶。
互聯網電視的開機廣告與電影院的映前廣告有相似之處,都在內容播放前強制放送。不同的是,電影映前廣告過多過長等問題已經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關于加強影片貼片廣告管理的通知》《電影貼片廣告、映前廣告自律規則》等規章制度的出臺,正在促使電影映前廣告的播放管理走向規范化,而針對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相關法律法規卻留有空白。
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可不可以有?這一問題可以說各有看法,見仁見智。一方認為,消費者已經花錢購買了電視,就應當享受到舒暢的觀看體驗,開機廣告未經消費者許可便強制播放,屬于侵權行為。另一方則認為,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屬于互聯網電視的附屬產品與收入來源,是新型電視觀看模式下的必然產物,應當被允許并接受。不得不說,兩種看法都有其道理,但至少目前看來,互聯網電視仍處于發展探索階段,觀看習慣以及盈利模式等并不穩定,需要經歷一定的磨合期和成長期,現在就下狠手徹底清除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并不妥當。
既然當前狀態下消費者不太可能完全屏蔽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他們的權益與訴求又該如何得到保障和重視呢?對此,顯然需要有關部門依法建立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播放標準,規范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播放管理,尋找到消費者觀看體驗與互聯網電視商家利益的平衡點,在盡可能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情況下,使商家獲得應有的收益。例如,相關規定可以限定開機廣告的時長、內容等,避免因開機廣告過長過密而引起消費者的不適與不滿,或者可以規定商家改善用戶體驗功能,在開機廣告播放過程中,給予用戶更多的自由度和選擇權,允許其自主關閉或選擇廣告。在互聯網電視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的當下,針對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建立播放標準和管理制度,使開機廣告走入依法依規播放管理的正確軌道,已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