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軍 張兆龍 王斌
摘要: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逐漸發展成為了休閑時代。豐富多彩的休閑方式和休閑內容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情調,民族體育旅游在極大意義上體現了休閑旅游的概念,促使其在休閑時代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民族體育旅游多以其民族特性作為旅游核心,但是其存在著受眾面小、表演性高參與性低、開發力度有限等諸多問題,本文就此類問題展開一系列探討,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休閑時代;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策略
一、休閑時代下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
(一)建立多種多樣的休閑方式和休閑內容
中國的休閑文化從古延續至今,不同的時代流行著不同的休閑方式。例如:清代末期以泡茶、品茶作為休閑文化。民國時期就發生了轉變,戲曲藝術走進人們生活,所以人們將聽戲、唱小曲作為休閑文化。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日新月異。在21世紀的今天,休閑活動也變得種類繁多:唱歌、看電影、探險、游樂園、各種長途、短途的旅游等等,這些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生活。
但是在眾多的休閑種類中,也不乏一些對身體有害的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正確的休閑活動是人們應注意的問題。不要一味的追求享樂而忽視自身的健康。
(二)抓住發展機遇,充分利用時代發展優勢
體育旅游是指將體育資源作為介質,依托旅游產品,讓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將鍛煉、休閑、娛樂一氣呵成。體育旅游不但為人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在人們享受旅游帶來樂趣。同時,還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有效推廣體育事業前進的步伐。
民族體育旅游作為體育旅游的重要一部分,它包括了少數民族的生活特征、生活習性和各種觀賞類節目。比如大家經常有所耳聞的體育項目:摔跤、賽馬、斗雞、跳竹竿、賽龍舟等。隨著人們對新事物要求越來越多,這些體育旅游產業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因其具有觀賞性、參與性、鍛煉性和休閑娛樂性,這些特性俘獲了不少人心。并且這些體育項目體現出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對發揚當地旅游文化知識起到一定效果。
在2014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旅游產業應結合國情,國民對度假旅游需求量較大,所以應將度假旅游進行重點開發,加快建設度假旅游設施,促進旅游業有效發展。這也為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將民族體育旅游和健康的休閑方式相結合
健康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體育旅游產業中,以健康養生為核心,娛樂休閑作為輔助,打造完美的民族體育旅游策略。將健康休閑的理念深入貫徹到民族體育旅游當中,促進其穩步發展。
有學者研究當人在全神貫注參加一項游戲時,通過游戲產生感官刺激,形成暢爽體驗,很多人對這種感覺非常享受。在民族體育旅游中恰恰融合了休閑競技的體驗,極大地讓人們感受到了游戲的樂趣。游戲、健身、休閑、娛樂是體育旅游的特質,發展到今天,已經將這些特質結合到一起,形成了將健康休閑和民族文化融為一體的表現形式[1]。
(四)休閑的民族傳統體育
根據人們生產生活經驗,誕生了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這些體育項目涵蓋了古老的哲學觀念,對實現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奠定了基礎。
有的人對休閑的定義是:把人從外界物質或者內在精神壓力中解放出來的一種自由生活;有的人則認為:休閑是一個個體對人或社會發展存在重要意義,是一個人一生都在進行的活動。但是無論哪種理解方式,只有從民族體育的意義出發,才能使其長期穩定發展。
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具有參與性、觀賞性,以及其具有供參觀者消遣的特點,是參觀者消磨時間、擺脫單調生活的最佳選擇。在這種契合點上,人們對民族體育旅游的熱愛只增不減。
二、民族體育旅游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旅游產業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發展的重要一項產業。國家對旅游產業的大力扶持,各個省市也分別出臺了相關文件,確定旅游產業的主導地位,對促進調整經濟構造、擴大就業范圍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推進了經濟循環利用、低碳化的生活方式[2]。
從群眾需求方面分析,人們越來越追求驚險刺激的旅游活動。例如:登山、蹦極、攀巖、遠足、森林探險等,這些項目極大的滿足了旅游者的冒險欲望。民族旅游是當今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的重要一部分,市場供不應求。所以相關部門還應多開發旅游項目,滿足市場的大量需求。
民族體育項目是最具表現民族特色的部分,將民族文化旅游產品在民族旅游中進行重點開發,可以有效吸引游客參觀,讓游客切身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比如在2015年8月9日在鄂爾多斯市舉行的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對鄂爾多斯市來說實現了雙贏,通過這次運動會不僅擴大了知名度,提升了形象地位,還有效促進了其招商引資,推動旅游行業發展[3]。
三、如何讓民族旅游更加長久發展的對策
(一)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讓旅游和民族體育充分結合
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休閑娛樂的需求日益增加,導致旅游產業的界限不清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應結合到民族體育旅游中,除此之外,還應該注重與其他產業的銜接。為提高經濟效益就應該將民族體育和旅游產業有效結合,引領旅游業快速發展,創造豐富的旅游項目,滿足大眾的旅游需要,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4]。
(二)促進民族文化和旅游產業共同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由來主要是根據人們世代生活的方式總結經驗而來。其中也包括了宗教祭祀或者對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的紀念方式等。將這些形式運用到某個文化項目上,便形成了民族文化信息,成為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旅游文化的傳承主要依靠民族文化進行傳播,很多民族結合自身的特色體育項目將其融合到節日中。長此以往,體育項目便成為民族節日的必備。例如: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布魯”,其蒙語意思是投擲,比賽分投遠和投準兩種,一般在喜慶的節日中舉辦。將旅游項目作為載體,有效挖掘開發民族體育項目,為弘揚民族文化、旅游業持續發展奠定基礎[5]。
(三)提高民族體育文化經濟效益
民族體育旅游業高效發展,可以有效推進民族區域經濟發展,歸根結底,區域或社區居民的經濟提高是體育旅游發展的動力。
旅游是提高文化經濟的重要選擇之一,因此在挖掘文化和保存文化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對旅游項目進行加工包裝,使產業鏈有更深層的拓展,充分結合它們兩者之間的關系,使民族體育文化轉向經濟化。
四、結束語
從多方面提升民族產業競爭力,促進提高民族各項發展。實踐證明,民族體育旅游業的發展不僅為旅游的提供了多種資源和極大的動力,更對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區域遼闊,地理環境、生態環境多種多樣,這也為其發展體育旅游奠定了基礎。隨著我國旅游產業不斷興起,只有從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旅游規模、增加旅游產品等多面進行改進,才能滿足我國日益增長的旅游需要[6]。
參考文獻:
[1]陳子超.休閑時代視角下民族體育旅游的發展[J].貴州民族研究, 2015(4):136-139.
[2]陳倩.休閑視角下陜西秦嶺山地體育旅游發展現狀與策略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 2015.
[3]陳棟, 蔣秋平.休閑體育時代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3, 33(3):151-152.
[4]甘啟足.體驗經濟視角下濱海休閑體育旅游需求開發與設計思路 ——以廣西北部灣為例[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5(47).
[5]劉偉杰, 李艷翎.休閑時代下我國體育旅游業發展趨勢探尋[J].文體用品與科技, 2015(8):20-20.
[6]劉健權.休閑體育視角下的大連體育旅游開發研究[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 2013, 32(9):96-99.
(作者單位: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