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浩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摘 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企業是重要戰場,而企業文化既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 和諧社會 企業文化 建設
《左傳》有云:“為樂之和、無所不諧”,和諧是一種哲學理念,“和諧”的本意是平衡與滿意,引申為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在企業中,“和諧文化”就是要滿足所有企業員工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企業和諧文化不但包含思想觀念方面的內容,而且包含制度規范方面的內容,體現了企業所有員工在和諧思想的引導下建立起的一個統一規范的和諧系統。
一、企業文化內涵與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泛指統一企業員工思想、意識、行為的企業意識、經營目標、經營理念、企業精神、職業道德、行為規范及其價值觀的總和。在經濟社會中,企業文化起著以下作用。
(一)對企業的經營發展起主導和支撐作用
企業文化決定經營理念、經營決策和經營行為。科學的企業文化必將產生科學的經營行為,適應員工、適應客戶、適應市場。
(二)對員工起凝聚思想、激勵斗志、約束行為的作用
企業精神和經營者人格魅力將有效凝聚廣大員工的思想,將經營者的理念和決策潛移默化到員工的具體工作中去,形成統一的群體意志,激勵員工與企業同榮辱、共命運。
(三)對企業形象起塑造和宣傳作用
優秀的企業文化塑造并向社會展示著優秀的經營風格、管理作風、員工的精神風貌和企業的社會公民形象,是企業的巨大精神財富。
(四)對和諧社會建設起重要促進作用
具有優秀文化的企業,兼顧國家、企業、員工、消費者多方利益關系,自覺調整,更趨合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社會、經營者與員工、經營者與消費者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充分體現。
二、企業的現實與企業文化建設
1.企業在經濟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大,但是,許多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企業發展的內外問題和矛盾不少,迫切需要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為切入點,提升企業的整體素質。
2.隨著與國際經濟的接軌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客觀上要求企業必須有鮮明的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必須提升企業的文化含量,必須掌握國際經濟的秩序與行為規范。
3.近幾年隨著大批企業改制,在此過程中出現的諸如下崗、待業、拖欠工資、勞保、醫保等諸多涉及社會不穩定不和諧因素。相當一部分企業改制后弱化了自我約束機制,片面追求企業利益和經營者利益,企業間惡性競爭加劇,違法現象時有發生,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正常的、良性的競爭規則,強化政府的監督職能和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及行為規范。
4.企業是社會財富的直接創造者和利益的分配者,擔負著一定的社會管理職能,其效率不高和分配不公,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和和諧穩定。因此,以人為本,以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為指導,推進企業文化建設已成當務之急。
三、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
1.企業外部環境指在一定時期內國家為企業提供的法律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及各級政府部門提供的指導能力、協調能力,監督能力和服務能力。要進一步健全法制,制定明確的產業發展規劃,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和投資,稅收、產權、市場、資源、土地等管理體制。
2.對員工引入人性化管理,切實關心他們的就業、工資、福利、保險、深造、晉職等切身利益,不斷改善工作環境,杜絕安全事故,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其創造性。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活勞動消耗和物化勞動消耗,提升品質,開發新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始終堅持客戶利益和企業信譽至高無上,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四要樹立善于競爭的經營理念。良性、有序的競爭既出效益,又能推動品質的提升和行業的進步。其內容應包含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事爭一流的創新精神。
3.建立嚴格的企業行為準則。行為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秉持的原則,其中包括:經營者依法經營的原則,經營者要嚴格按照公司法、稅法、勞動法、質量法、合同法、環保法、安全法等依法經營。兼顧國家、企業、經營者、員工、消費者的利益,杜絕各種人身事故和污染事故;依章管理的原則,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做到產權清晰、責任明確。
4.努力提高企業的科技文化和員工素質文化,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應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夯實企業的物質文化基礎。加強營銷文化建設,明確市場、產品、質量、價格和服務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經營戰略和促銷策略;及時收集并處理市場信息,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經營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決策、協調、溝通能力,提高親和力和人格魅力。
四、企業提煉創新文化
1.中華文化崇尚“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近年來,企業不斷提出“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等創新理念,就是要突破傳統思維理念,勇于反思,敢于揚棄,從而實現創新文化建設。
2.企業創新文化是企業自身形成的適應市場競爭、順應時代潮流和企業改革發展形勢、具有自身個性特征的文化。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首先要適應市場競爭,就要通過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核心技術和產品市場。其次要把市場經濟“競爭、開放、自主、平等、分化”的基本特征融進企業創新文化建設中去,用市場化理念引導員工以創新的思維推進企業發展,將封閉思維轉變為開放思維,將保守思維轉變為競爭思維,使員工從內心深處認同企業創新文化。
3.企業要用科學的思想和先進的理念武裝員工隊伍,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激發員工的創造熱情,使員工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從而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員工隊伍。
4.企業要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理念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建立健全適應市場競爭的體制機制,培育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和高尚的企業道德,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從而使得企業擁有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