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乃松
(黑龍江財經學院會計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5)
【摘 要】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進程向縱深發展,信息化與工業化交融互動的關系,給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進程中應加強風險管理,通過對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過程中的實施風險分析,系統地提出了會計信息、會計信息系、內部控制等風險管理策略。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流程再造;會計信息系統
前言:
目前信息技術己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信息化,網絡化和全球化己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21世紀以來,許多國家開始制定自己的信息化發展規劃和戰略。企業信息化是國民經濟信息化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企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推進國民經濟信息化,一個重要的戰略措施就是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
一、會計信息化現狀分析
(一)會計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中小企業普遍對自身管理上存在的問題,自身信息化的基礎缺乏正確的評價如沒有判斷企業的類型,是創業型企業還是依托型企業,是流程類企業還是離散型企業,事實上,不同類型的企業會計信息化矛盾點完全不同。自身問題的發現決定著會計信息化目標的確定(是管理改進還是由系統解決),進而決定會計信息化實施是否成功,由于會計信息化評估體系的缺乏,導致企業信息化目標不明確,甚至對是否搞信息化持觀望態度,不了解管理上的問題正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不了解信息化能夠解決的正是管理上的問題,不了解過去的優勢正在消失,如規模,品牌,成本,技術,市場等,不了解競爭的焦點是什么,從而容易導致企業陷入“IT黑洞”。網絡化是會計信息化的前提,有關資料表明,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系統的系統性和網絡化程度不高,不能使會計信息系統內部各子系統充分共享數據,造成了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會計信息系統的系統性有待提高。在會計核算與分析過程中,會出現部門之間數據的相互交流,或向上級部門報送有關資料,在傳統的會計電算化系統下,只能通過打印的報表數據或通過軟盤報送的方式,這樣無疑增加了數據傳輸的周期,同時更會因為打印報表數據的錯誤,軟盤損壞和病毒感染等因素,造成會計數據的不準確,導致錯誤的發生。
(二)會計業務流程存在缺陷
所謂會計信息孤島就是會計信息系統依據會計科目體系,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數據進行分類采集、匯總、加工、儲存和報告的會計信息不能滿足使用者決策需求的狀態,在傳統的管理系統結構中,中小企業會計信息系統通常簡單使用會計科目表把組織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財務度量結果分類匯總,使用財務報表將組織匯總的數據交給用戶。資金流是隨著物流流動的,傳統會計信息系統的一個缺陷是它所反映的資金流信息往往滯后于物流信息,財務與實物賬各自獨立財務賬財務報告從來不是當前時點的余額,以致企業無法從效益的角度對經營生產活動進行實時控制。這是因為,會計數據通常是在業務發生后采集,而不是在業務發生時實時采集的;會計數據加工是將滯后采集的數據進行排序、過賬、匯總、對賬等。財務報告不能直接利用,必須經過若干后臺加工后才能提交到使用者手里,在經濟環境瞬息萬變的今天,信息的實時性決定了它的有用性和控制力度,當一筆非法業務發生時,實時信息能夠幫助管理者有效和實時控制其發生。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現狀
會計信息化的主要內容是建立會計信息系統,而會計信息系統是企業信息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其發展規律基本與企業信息系統一致。第一階段是初始階段,在初始階段,計算機剛剛引進企業,認為計算機就像彩電、錄音機一樣,買來設備就會解決問題,因而應用不廣泛也不深入。第二階段是擴展階段,在擴展階段,企業相關人員對計算機有所了解,希望使用計算機來解決自己應用中的問題。第三階段是控制階段。在控制階段,高層管理人員用投入產出的法則審視計算機的應用,發現現實并不如開發前設想的那樣美好,甚至是花錢多,效益少。第四階段是統一階段。在統一階段,系統設計人員努力把一個機構內部不同的計算中心和信息系統統一在一個系統當中。第五階段是數據管理階段。在數據管理階段,不僅有了數據庫,而且要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體系和數據庫管理方法,真正做到對整個機構的數據進行統一的規劃和應用。
二、企業會計信息化實施策略
(一)建立會計信息化實施的可行性分析體系
企業的管理基礎和技術基礎決定了企業能夠建立和應用怎樣的信息系統,信息系統應該與企業的管理基礎與技術基礎相適應,這就是企業信息系統的發展規律。企業應該對自身的管理現狀進行相對客觀的評價,以選擇與自身相匹配會計信息化實施模式,但是,中小企業之間存在著較大差別,對企業管理現狀進行統一客觀評價比較困難。通常中小企業資金缺乏,在信息化項目建設時,這些企業更加考慮成本收益分析,即通過會計信息化企業能夠得到什么,是不是合算。中小企業非常關心企業戰略與信息化戰略是否一致的問題,一旦信息化的戰略目標與企業發展戰略不想一致時,企業將付出沉重的代價。通常中小企業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管理問題,管理存在的問題哪些可以通過實施會計信息化解決,哪些可以實施以后進行戰略調整管理解決。對于中小企業,信息技術的利用可能帶來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但也不是只要進行了信息化,就可能帶來競爭優勢。
(二)會計網絡化策略
現代企業的管理,各部門之間!各種業務之間在分工上進一步細化的同時,相互之間的關聯卻是越來越緊密,運作也是更加精密,企業管理系統正向著對企業、人、財、物、產、供、銷、時間、空間各個方面綜合的方向發展。會計系統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會計信息的披露內容和發布方式上,網絡系統可以及時披露國內或國外有關企業的會計信息,企業外部的管理部門,投資者、債權人等信息使用者,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有效地獲取自己關心的綜合會計信息了解能反映具體經濟業務的明細信息,使用系統提供的應用程序對所獲得的明細信息進一步的加工,生成自己所需的財務會計綜合信息。制約會計網絡化程度的關鍵因素是數據安全會計網絡化只有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前提下進行,首先是安全管理制度方面,要制定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規范會計網絡化工作,中小企業在盡量節省資金的前提下,在企業內部制定系列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盡快提高會計人員操作水平,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以有效減輕由于內部人員道德風險,系統資源風險和計算機病毒所造成的危害。
(三)流程再造策略
企業的流程,就是企業完成其業務獲得利潤的過程;企業流程的再造,就是對這一流程進行重新設計塑造,企業再造的動機有兩條。一是克服企業面臨的現實的和潛在的危機;二是抓住未來的機遇。所以,企業再造的就是讓企業人員意識到危機感、緊迫感,再造領導人有兩個任務,組建企業再造團隊(小組)。再造領導人進一步營建再造氣氛,再造小組根據制定的再造遠景規劃對企業現有的流程做分析,尋找流程的主要缺陷,重新設計流程,并經過反復的,修改一實驗一修改的過程,新的流程最終會達到比較令人滿意的程度。這時可以進入企業再造流程的下一步驟一一新流程的實際實施步驟。
三、結語
隨著經濟運行速度越來越快,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企業本身對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科學、合理、高效進行會計信息化建設,確保會計信息系統安全、實時、高效地運行的同時得到持續的發展。應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加以再造,雖然流程再造理論不能提供流程的基本模式,但流程再造須遵守一定的原則。
【參考文獻】
[1]雷玲.中小企業信息化現狀及發展模式[J].統計與決策,2005(9):147-148.
[2]羅永龍,奕慶偉.基于電子商務的網絡會計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