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玲
摘 要:在國有企業管理水平不斷進步的今天,如何有效挖掘國企員工的潛力,已成為現階段國有企業最重要的課題。在國有企業的人事管理中運用“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人性的關懷放在首位,以人為核心,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讓企業發展與個人前途的目標相一致,才能使得國有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以人為本;管理;國有企業
一、引言
由于現代國有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國有企業的管理重點也從物轉向人,在企業管理中“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得到重視,用來讓國有企業在發展中不斷進步。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管理的各項工作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已經逐漸滲透。國有企業發展的各階段中,都需要配合相關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對員工的潛力進行有效地調動,為員工的自我提升創造空間,使企業的發展和員工個人的提升相同步。
二、當前國有企業“以人為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忽略對企業員工的思想引導工作
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理念中“以人文本”理念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與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之間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改革過程中,由于國有企業的思想教育工作沒能及時有效地同步開展,使得企業員工的思想認識水平與市場發展的客觀需求和變化未能相適應,對企業推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起到了不小的負面效果。為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基本要求相適應,國有企業在改革過程中會實施一些涉及企業員工根本利益的措施。應該說,某些舉措與“以人為本”管理工作的實質并不相違背。然而,由于宣傳和教育工作做的不夠,使得企業員工對這些措施造成誤解,嚴重的產生了抵觸情緒并有的引發了過激的行為。同時,“以人為本”管理要求將提高員工的凝聚力,企業的總體經營目標的實現要靠大家一起努力,但由于企業職工對此認識不到位,使得企業的凝聚力匱乏,職工未能積極參與企業整體建設,對“以人為本”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障礙。
2.企業管理制度不完善
“以人為本”管理工作在企業的日常運營中處于核心地位,因此企業務必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來確?!耙匀藶楸尽惫芾眢w系的順利推行。尤其是對于處在改革關鍵時期的國有企業來說,“以人為本”管理制度的有效推行可以促進改革措施的順利推進,使國有企業能夠迅速適應現行市場經濟發展環境。然而調查現狀來看,現階段中國很多國有企業在“以人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方面還不完善,這對企業的整體管理質量和運行效率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首先是對于各項新措施、新政策沒有充分的研究和深刻的理解;其次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監管機制,在國有企業推進各項改革措施的過程中,出現一些侵害員工個人利益的行為,給員工帶來損失的同時,也使企業管理處于較為被動的局面。
3.沒有科學全面的認識“人”
對于國有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來說,“人”是管理行為的直接作用者和受用者。然而由于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于“人”缺乏全面的認識,使得“以人為本”管理在企業的運行過程中找不到下手點,最終的管理目標也就無法實現。總結看來,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國有企業管理者和企業員工對于“人”的認識有著較大的差異。管理者往往將“人”看成是所有員工的整體,認為只要單純的將企業的效益提高,企業員工的根本訴求就能得以實現,“以人為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能夠實現;企業員工則普遍認為“人”指的就是自身,將個人價值放在首要位置,希望企業管理者能夠考慮到員工的各種需求。另一方面是國有企業管理者沒有真正實現企業整體發展和員工個人利益的有效統一,在市場競爭中,企業管理者往往只能在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中將企業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定為最終追求目標,而員工的根本目的在于自身發展需求能否得到滿足,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矛盾,致使“以人為本”管理的推進和落實效果大打折扣。
三、企業“以人為本”管理工作的創新點
1.“人本”管理工作機制的創新
管理工作機制的創新,不僅可以將企業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企業管理工作水平也得以進步,增強管理工作的活力,賦予管理工作新的生機。企業從領導層出發,推行領導負責制,企業管理模式變得有制約性、規范化,使得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得到提高。在企業管理工作的執行過程中,科學運作機制必須得以建立,教育內容務必得到完善,結合當下政治導向、道德示范、思想教育、法紀約束等方面,將管理工作全面鋪開,構建企業職工的管理工作網絡,提倡企業職工自主教育和自我教育,在企業職工的生活與工作中滲透管理教育。建立評估機制,從管理教育的近期與遠期收益兩方面來對管理工作進行評價,構建全方位的評估體系,包括個體與群體的效益;靜態與動態的效益;定性與定量分析等。注重管理工作的長效性與持久性。
2.“人本”管理工作價值觀的創新
工作不單單是職工謀生的必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實現,職工在企業中謀求的不單單是物質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成熟與能力上的歷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人們的思想的逐利性也慢慢暴露。這就體現出企業開展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通過企業的管理工作可以讓企業職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使得自身利益和人生價值得到有效結合,正確的看待職工個人的思想問題。第一,企業需要開展樹立正確利益觀思政教育指導職工如何對待利益,對企業職工進行正確的思想指引。第二,將企業的思政工作與解決職工的根本需求有機結合,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前提下,使得職工的個人發展需要與實際生活需要得到根本的重視,從而促進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共同發展。
四、二公司船舶分公司“以人為本”理念的運用
這里我以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船舶分公司為例,簡單介紹這個擁有60多年歷史的國企基層單位的“以人為本”管理情況,給更多的公司借鑒和參考,當然我們也在更深入的探索,也期望取得更好的管理成果。
(1)以人為本,讓職工感受家的溫暖
船舶分公司保有43艘船舶,每一艘船舶都是一個“小家”,船員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團結凝聚成分公司這個“大家庭”。分公司經常性對400多名職工親情檔案進行刷新統計和完善,對所有困難職工進行登記和隨訪;堅持實施送溫暖工程,逢年過節走訪慰問每一個“小家”以及退休老職工、傷病殘困難職工,不定時看望病號,關心幫助職工;去年,全體干部職工自發為一名病危職工捐款7萬多元,全體女職工自覺為該職工疊千紙鶴祈平安,溫暖職工及家屬;堅持對一線職工冬送溫暖、夏送清涼、四季送關懷慰問制度;密切關注國外工作的船員,幫助解決其工作和生活上的問題,在穩定這個“大家庭”上起到了良好作用。針對船員工作的特殊性,分公司每年都為全體職工購買團體意外險,從各個角度推進幫扶解困送溫暖工程。
同時,分公司還適時推出特色“家文化”主題活動。例如,每年春節前夕開展“寫春聯?送祝?!被顒樱严矐c送到職工家門口,受到廣大職工的熱烈歡迎;在后海基地組織開展攝影展活動,設立“珍藏后?;貞?,起航再創佳績”攝影主題,為后海搬遷再添美好回憶和寶貴財富;六一節在“起重15”船上舉行“大手牽小手”親子活動,為職工和家屬積極搭建起溝通的橋梁;炎炎夏季,分公司組織開展了“家文化”主題征文活動,并收集了許多優秀的稿件,予以評選表彰,讓更多的職工關注、熱愛“家文化”。
(2)制度嚴肅而溫情,確保職工隊伍穩定
船員是個特殊行業,他們長期隨船漂浮于海上,生活在密封和狹小的鐵殼空間中,船員的身心健康首先需要合理的休假制度來保障,因此,分公司特別注重落實職工休假制度,讓大家能夠及時“接地氣”,保證其身心健康,促進職工家庭和諧。
分公司注重用“人性化”取代“人情化”,充分理解船員的職業,努力做到尊重人、凝聚人、引領人,公平透明地管理船舶和聘任員工,得到了員工的廣泛認可,形成了風清氣正的良好工作氛圍。許多船員一輩子奉獻于分公司,退休以后的相關事項也愿意尋求分公司的幫助,從心里認可這個“大家庭”。
(3)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分公司向來堅持以人為本,從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上關心、愛護、幫助職工。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創造廣大職工相互溝通、交流的機會,以地域、片區為單位,開展職工技能、文體活動,經常發放中央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精神、局和公司的管理制度匯編及發展理念等學習資料,結合各船的實際工作情況,采取靈活的形式,組織一線船員敘談個人心得體會,對船員群體或個人存在的思想困惑及時記錄并答疑,同時持續關注廣大船員身心發展狀況,基本能夠實現“四處流動、心系組織”的良好效果。
(4)重視培育,讓職工不斷成長成才
努力對廣大職工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提高職工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船員作為特殊群體,需要考取各類適任證書,分公司特別注重對船員的職業規劃,為船員安排盡可能多的脫產培訓機會,有時跟培訓機構協商,采取集中統一培訓方式,這樣既能節約成本,又能滿足船員的考證需求,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從而提高船員的工作熱情和能力。
這兩年,分公司開展了國際航行船舶船員專業英語培訓,為公司做強海外事業提供專業人才保證;組織高級船員綜合管理培訓以及安全、環保培訓;組織新招收船員入職培訓;組織船員練兵比武活動,通過切磋讓大家學技術、鉆業務、提素質。同時,根據生產情況,多次在工地現場組織培訓,參加培訓人數200余人。利用冬訓時機,面向全體管理人員舉辦Office辦公軟件培訓班,提高計算機常用辦公軟件水平。
做好新入職員工的職業規劃,引領他們盡快融入工作崗位。每年召開師徒結對大會,通過較隆重的儀式,增強師徒間的責任意識和行動力。
(5)安全至上,確保職工的身心健康
安全是船舶施工生產的頭等大事,分公司大力推行“大安全”文化。以創建“平安船舶”為抓手,開展系列活動,營造出良好的以職工為核心的勞動保護氛圍。隨著社會發展,船員的特殊性備受關注,分公司結合實際提出“平安船員”的概念,密切關注船員的身心健康,照顧好船員及家庭的心理訴求,疏通和滿足他們的合理需求,確保船員的心理和職業安全。
(6)成立職工心理咨詢室,探討EAP管理
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強船員的人本管理,改善船員的心理健康已經成為船員管理工作的重點。分公司依托工會建立心理咨詢室,并經常上船對船員進行心理培訓和疏導,增強企業人文關懷,使“家文化”落地生根,達到提振員工士氣、提升員工幸福感、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目的。
五、結語
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管理處處透露著人文主義關懷的本質,“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不僅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宗旨,同時也是日常管理工作開展的根本。以上文中提到的船舶分公司為代表的許多企業,已經開始重視且推行“以人為本”理念,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行為上,都體現出對員工的人格尊重、能力尊重和個體職業發展的尊重。思想是施工生產的原動力,施工生產需要思想的引領,“人”在企業自身發展的道路上不容忽視,也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根本保障。
參考文獻:
[1]葉祥惠.基于以人為本理念探析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0).
[2]王建萍.以人為本的管理與企業價值觀[J].中外企業文化,2005(08).
[3]宋麗娟.探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本思想[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