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文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06-000-01
摘 要 對于煤礦來說,安全生產是天字號的大事,抓安全管理需要嚴格的管理制度,而保障礦井的長治久安,需要有安全文化的支撐。區隊作為煤礦安全生產一個基層單位,安全文化建設至關重要,怎樣做好區隊安全文化的建設。首先要認清煤礦基層區隊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還要從各個方面做好煤礦安全文化的建設,切實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同時做好跟蹤反饋,夯實安全基礎。
關鍵詞 煤礦企業 基層建設 安全文化
一、煤礦區隊安全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促進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實。落實制度說到底就是一種責任感,而責任感來源于觀念。安全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解決觀念問題。觀念變了,制度建設也就會得到更好的完善和落實。安全文化建設有利于消除安全隱患。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常常發現一些習慣性違章屢禁不止,多數違章者也知道違章作業是不對的,但往往因為貪圖省力、心存僥幸。產生這種現象,究其原因,就是人員安全意識淡薄,不良行為已成為一種思維定勢。一個好的安全文化建設,可以使安全的思維方式銘刻在腦海,安全的意識深入骨髓,人們就自然會按照安全操作規程辦事。人人都是安全員,人人都會從保護自己、保護他人,隱患與違章必然會得到遏制。
二、煤礦區隊安全文化建設內容
建設安全文化就其本質來說,就是把安全理念變成安全實踐的過程,變成安全和諧區隊的過程。如何讓安全理念從無形到有形,使之變成思想、滲進制度、融入環境、變成行為,進而落地生根。
第一要提煉安全理念。提煉安全理念要著眼強化共同的價值取向,理念要職工化,變灌輸為互動。安全理念認同的過程,就是堅持從職工中來,再到職工中去的過程。理念只有自下而上提煉,才能更好被職工接受。
第二要做好員工培訓,培訓的目的與要求就是幫助員工彌補不足,從而達到崗位的要求。針對崗位要求結合現有人員的素質狀況,為員工量身定做培訓計劃,幫助員工彌補自身“短木板”的不足,有的放矢突出培訓的重點,還可以根據員工特點,進行訂單式培訓,切實提高員工的業務素質。
第三要優化安全制度。文化理念是魂,規章制度是形,只有形神兼備,才能使安全保障到位。沒有安全理念滲透的制度是沒有靈魂的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制度,等于沒有制度。安全制度有法律、法規、標準規章三個層面。要以法律為依據,以標準為準繩,把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貫穿制度制定、執行、完善等全過程。
第四要規范安全管理。理念是一切行為的先導,行為是理念的最好詮釋。要規范安全行為,向陋習告別。好習慣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長期不懈倡導規范,強化標準,告別陋習的結果。告別違章陋習,必須嚴字當頭,強化作業標準的執行力,才能形成與安全理念要求的行為。
第五要進行激勵,變被動為主動。要通過強化正面激勵,變罰為獎,形成安全管理人人有責、安全理念人人共享的積極心態,由被動避免事故改為主動爭取安全,獲得獎勵,才能使安全真正成為每個職工的自覺行為。
三、煤礦區隊安全文化建設要點
長遠意識: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長期的建設過程中,對相關工作的常抓不懈,使得區隊得以認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并制訂出長遠的安全管理規劃。
全局意識:安全文化建設直接關系到社會、國家、企業與員工的切身利益。隨著安全文化建設進度的推進,能夠使員工逐步樹立全局觀,在生產、工作中能從整體利益出發,對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發生的矛盾,自覺以個體服從集體、局部服從全局的原則來處理與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
創新意識:安全文化的建設與實施,能夠促進廣大員工積極參與安全生產技術與管理改革與創新。安全目標、安全計劃的制訂與實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與區隊協同一致創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
人本意識:人是企業管理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安全文化建設是借文化之力促進安全生產,樹立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使得管理制度的制訂具備更強的可操作性,并且更加人性化。
效率意識:從源頭抓起完善安全文化建設,加大安全生產的科技投入,可以避免隨意減少安全生產投入,削減安全成本的短期行為,同時預防安全隱患的產生,提高安全生產管理的效率。
四、做好跟蹤反饋
本階段主要是對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進行跟蹤反饋,并持續改進。
1.適時調整煤礦區隊安全文化理念,使之適應環境的變化;
2.根據煤礦區隊安全文化理念要求,改進區隊環境設施、管理制度、行為規范,提出修訂管理制度的內容要求,修訂和完善企業管理制度。
區隊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長期的堅持,才能達到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和增創經濟效益的目的。在現代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發展過程中,借文化之力實現安全管理由管到防的轉變,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預防各種安全問題的發生,實現企業生產的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