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波+秦成剛
(1.黑龍江省木蘭縣初級中學,黑龍江 木蘭 151900;2.黑龍江省木蘭縣高級中學,黑龍江 木蘭 151900)
摘 要: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文章從努力構建班級德育工作的新框架,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幾方面,探析中學生德育工作,從而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關鍵詞:德育;班級;學生;以身作則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8-0006-01
幾年來,通過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班級德育工作的新問題、新情況、新特點,積極探索當代青少年思想品德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努力按素質教育的要求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本文作者積累了一些經驗。為此,本文就對中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論述。
一、努力構建班級德育工作的新框架
21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世紀,是人才激烈競爭的世紀。21 世紀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社會法制化、發展全球化的趨勢,不僅對人才的知識和技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對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中學德育工作面臨種種窘境,與改革開放和建設小康社會的大環境形成了一定的反差。主要表現為:一是初中生處在交流日益廣泛、日趨多樣化、網絡化的社會環境中,接受的社會信息多而雜;二是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盲目追求高分,忽視了孩子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的發展;三是部分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思想、陳舊的德育評價觀念依然根深蒂固。這些現象的存在,既限制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又阻礙了搶占21 世紀人才制高點的科教興國戰略的實現,不能不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德育特別是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成敗,關系到民族的興亡。所以,教師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在對待德育工作的態度上,要克服消極畏難情緒或急于求成、追求速效的傾向;二是在處理智力與德育的關系上,要緊抓學生的德育和其他功課的學習:三是在師生關系上,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要忽視學生集體意識和良好品質的養成;四是在衡量工作成敗的標準上,要克服片面要求學生聽話服從、忽視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壓抑學生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傾向。
二、多渠道、多形式開展班級德育工作,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向學生進行德育的最經常、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各科任教師要結合時代特征,挖掘教材內涵,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親情教育等。班主任要協助其他任課教師在文科教學中進行“兩史一情”教育和情感教育,在理科教學中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在音樂、美術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和道德修養教育,在體育教學中進行集體主義、組織紀律、意志毅力教育。教師要通過這些教育,使學生具有“興華之心、成才之志、創業之行”,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其次,教師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教師要按照內容系統化、形式多樣化、組織嚴密化的原則,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例如,開展升國旗、唱國歌活動,教育學生們懂得尊重國旗、熱愛國旗是愛國的具體表現,從而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開展學名人活動,使學生們沿著英雄人物的足跡,不斷進步;開展深入工廠、農村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們切身感受到時代前進的步伐,養成熱愛勞動、熱愛人民的美好品質;開展評選“班級之最”活動,培養學生們不斷進取的精神。在開展系列教育活動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點子由學生自己出,主意由學生自己拿,活動由學生自己組織。同時,教師在活動中通過適當點撥,使學生們在活動中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氛圍,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
第三,創建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營造有利的德育氛圍。在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上,應重點抓兩項建設:一是環境建設。優美、整潔、高雅,富有文化氣息的環境,能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的學習。二是班風建設。文明、勤奮、求實、進取的班風,勤學、扎實、多思、求精的學風和嚴肅活潑的十分溫馨的班集體,會使學生美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升華。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新時期師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二是教師要熱愛每個學生,誨人不倦;三是教師要教好功課,一絲不茍;四是教師要以自身的魅力去影響學生;五是教師要團結同事,培育新人;六是教師要勇于探索,開拓創新。為達到上述目標,教師必須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第一,要努力樹立教師形象,忠于職守,堅持黨的教育方針。第二,要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為不斷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教師不但要明方向、學業務、增本領,而且要重視教育方法的學習,以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駕馭課堂的能力。第三,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在教育方式上,教師要以表揚、鼓勵、關心、關懷為主,經常找學生談心,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
四、結束語
總之,堅持改革開放和建設小康社會,不僅為我國的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而且對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與時俱進,進一步更新觀念,以愛生為準則,腳踏實地做好本職工作,從而把學生德育工作做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鐘穎.增強中學生德育實效性探賾[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1).
[2]由秀文.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