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運榮
摘 要:文學作為人類審美情感和生命感受的表達形態,對人性的健全、社會的發展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高職院校中,文學教育卻是工具化,重技能、輕人文的現象普遍,嚴重制約了學生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本文試從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建設出發,從整體上探討如何激發文學教師從事文學教育的積極性,提升其文學素質和教學水平,從而實現高等學校文學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高職院校 文學教育 教師隊伍 現狀及對策
課 題:本文系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華師范大學四川省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立項項目“關于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探討”研究成果,課題編號:CJF16018。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進入21世紀,發展迅猛。為了在眾多院校中脫穎而出,高職院校紛紛凸顯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職業特色,但同時又都存在著重視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的問題。因此,提升對高職院校文學教育的認識,找到高職院校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改進文學教育的方式、方法迫在眉睫。作為文學教育的實施者,文學教師對文學教育困境的造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要找到解決之道,除了教師本身的努力,還需要諸如教學內容、業務培訓等及學校相關工作制度保證。
一、高職院校文學教育的意義
高爾基曾提出:“文學即人學”,也就是說文學具有融語言藝術性、情感性、審美性、哲理性等綜合特點,文學教育不僅可以傳授學生語文工具性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文學以其豐富的情感內涵,深刻的人生哲學為學生創建出一種審美氛圍,將學生引入人生的審美境界,最終達到文學教育的目的——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現狀
通過對四川省近20所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高職院校文學教師的年齡大多是在31~40歲(56.18%),41~50歲其次;學歷本科居多,碩士研究生其次,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占58.62%,這些基礎數據表明我省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呈現出年輕化、高專業技術職稱缺乏的現象,深入研究不難發現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存在以下問題。
1.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是由中等職業學校直升,或由高等??茖W校合并而成,高職院校文學教師主要是中職語文教師和高校中文專業畢業生。其中中職語文教師,普遍年齡偏大,基本是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生和高等師范專科畢業生。高校中文畢業生,年輕但缺乏經驗。雖然,高職院校近年來引進中文專業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但因高職院校輕人文,重技能的影響,中文教師引進比例較之專業技能教師還少很多,從整體上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平均學歷并不高。另外,調查發現,有企業任職或學校任教經歷的比例非常低,又由于高職院校教師受傳統教育影響之深——只注重理論教授,大部分文學教師是缺乏實踐經驗,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2.文學教育的邊緣化,學校不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市場競爭愈來愈烈,學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高職院校往往會根據工作崗位要求以及市場需求,來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設置學習課程。相應地,學校會以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為主,增大專業課程的比例,而忽視了學生的文學教育課程,最終導致學生人文素養的缺失。各學校已經形成一種共識——必須以專業學習為主,以滿足未來的專業發展需求。在這樣導向下,學生也會認為,學習的重點應以專業技能為主,當他們在面臨基礎課和專業課出現矛盾的時候,一定會舍棄基礎課,因此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3.教師選拔、培訓制度不健全,缺乏交流經驗
調查數據顯示:首先,高職院校大多數文學教師畢業于大學本科及以上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通過社會公共考試進入學校,并且通常經過公招考試后,學校就不再對應試者實行文學素養的考核,因此造成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很大一部分對文學教育也只是剛入門,甚至只學到書本知識,并沒有深入了解文學教育。其次,大多數教師都沒有中小學語文教學的工作經歷,也沒有專業知識的培訓,因此很多教師只能照本宣科,自己沒有對文學的深入認識,也不能將學生感情帶入,完全忽視了文學教育根本。再者,缺乏相應的培訓經費以及獎懲措施,無法提升文學教師的教學能力,激發文學教師的教學激情。
三、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現狀解決方案
如何加強和改進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的建設,我們需要從師德師風、教學科研、培訓交流等方面著手。
1.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而教師尤其是人文教育學科的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古人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職責包括教書,更包括育人,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去影響學生。“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對教師甘于奉獻的寫照,教師只有具有春蠶和蠟燭的精神,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感化學生,使他們在從事職業技能工作中也能甘于奉獻,兢兢業業。
2.加強培訓,提高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業務水平
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高職院校的文學教育教師普遍存在著學歷較低,缺少教育培訓的問題,對此,研究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組織教學競賽活動,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根據實際情況,在廣大文學教育教師中(特別是在中青年教師)開展教學競賽,并給予獎勵,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2)大力扶持學科帶頭人,加強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高職院校中,學科帶頭人是某學科的領軍人物。要充分發揮出學科帶頭人作用,和骨干教師一起成為文學教育教學任務的主力軍,讓這支專業知識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領頭部隊來培養、帶動更多的教師。加強骨干教師的培養,是加強建設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的必要途徑。
(3)增強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保障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的后備力量,是學校文學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職院校應按照高校中文教師的各項要求對新入職教師進行教學基本規范、教師基本技能等內容的培訓,使其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為新教師快速成長搭建平臺。加大教師省內外培訓進修、外出考察、學術會議的機會,讓他們拓寬視野,了解學術前沿動態和發展趨勢,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3.提高文學教育教師的科研水平
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是實現科研轉化、服務社會,而教師隊伍的建設也應由知識教學型向研究型轉變,因此在高職院校文學教師隊伍建設中必須強調提高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學校應積極鼓勵和支持教師對文學教育這一領域進行研究,以研促教。
四、小結
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水平決定著高職文學教育的高低,也是高職學生能否在校園階段實現完善自我的關鍵。既教書又育人是高職院校文學教育教師的本職,因此,提升文學教育教師的師德,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文學教育教師隊伍的教育教學能力,是高職院校的當務之急。
(作者單位:四川雅安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