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各類私立醫院紛紛興起,并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公立醫院的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必須在競爭中轉變觀念。為了規范公立醫院的日常管理,我國在2012年頒布了醫院的會計制度,對醫院的會計核算及會計分析進行了規范和調整。公立醫院需緊跟形勢,推出新的會計管理運行模式。本文通過簡要闡述公立醫院會計管理新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分析新模式的構建原則,并提出保障措施。
關鍵詞:公立醫院 會計管理 新模式 保障措施
一、公立醫院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建設的必要性
(一)舊模式尚未體現會計管理制度的性質
針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我國目前的會計管理制度主要分為企業會計制度和預算會計制度。公立醫院作為非營利性的單位,應該遵從與預算會計制度,與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類似。但是,在舊有會計管理運行模式里,公立醫院舊的會計管理制度性質與企業會計制度不同,也不同于預算會計制度,會計性質尚未明晰。公立醫院作為與行政事業單位類似的非營利單位,在會計核算上應符合收付實現制的原則,要體現出醫院的預算收入和支出。但在舊的運行模式中,醫院的會計核算原則是權責發生制,與企業類似。權責發生制體現的是單位在生產進行中發生的收入和費用,不符合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特征。
(二)舊模式難以滿足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新要求
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體系幾經更新,已經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會計科目體系,能夠完整地反映出醫院的過往業務。但會計管理模式仍不具備預估醫院未來發展形勢的能力,不能夠滿足醫院會計制度改革的需求,原有的會計管理模式對于公立醫院日益變化的形勢來說是一種限制。另外,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公立醫院的資金來源和資金使用形式日益多樣,公立醫院利用閑置資金進行對外投資的可能性也逐漸加大,在會計管理上又有了新的需求。公立醫院系統中也出現了以合資、股份制的形式組建的醫院,其會計制度和核算方法不能再固守原有的模式,必須推陳出新。
二、公立醫院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的構建原則
(一)體現會計的可操作性與謹慎性原則
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要體現出會計的可操作性和謹慎性原則,要適應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范圍。在醫院體系中,已經將鄉鎮的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服務機構從公立醫院體系中劃分出去,那么這類基層醫療服務機構的會計業務也不能納入到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范圍中,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范圍只能是其自身的經濟活動資金往來。
(二)強化權責發生制作為會計核算的基礎
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原則是權責發生制,如前文所述,權責發生制與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并未完全吻合。所以,在保留權責發生制作為公立醫院會計核算原則的前提下,就要強化公立醫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在具體的執行上,可以增加“零庫存賬戶用款額度”和“財政應返還額度”兩個會計科目,反映出公立醫院對財政資金的確認和使用。公立醫院的款項收入確認不能只以現金入賬為準,在收到財政撥款的收款權利時即可作為入賬的依據。在會計科目體系完善的前提下,公立醫院的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強化,豐富了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內容,更能符合公立醫院的日常管理實際。
(三)體現公立醫院的經濟活動變化
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模式要體現出醫院的經濟活動變化,要與管理體制改革相互適應。首先,公立醫院的新會計模式增加了“長期債券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的增設能夠滿足公立醫院的日常投資需求,將投資行為反映到一起,這樣更能夠體現出公立醫院的經濟活動變化。增設會計科目是體現公立醫院未來預知會計事項的一種方法。其次,在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制度中,要取消對藥品收入和支出的單獨核算。因為從收入和支出的性質來看,藥品收支和其他收支的性質是等同的,將藥品收支單獨設立會計科目、單獨核算是多余的。應將其納入到普通醫療服務的收支體系中去。最后,公立醫院的成本體系中要加入藥品費用和各類耗材的成本,不用將藥品成本單獨列支。
(四)強化預算管理
新模式要側重預算的剛性,將預算管理進行了進一步強化。在對醫院的收支管理上,新制度規定醫院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要納入到預算管理中,要保證預算的完整性,嚴禁醫院由主觀因素調整預算項目。新制度強化了醫院預算的執行力度,保證每一筆預算資金都用到實處,有效預防了醫療系統的腐敗現象。針對收入費用總表的相關填制要求,公立醫院要加強預算管理。在科教基金的申請和使用上、財政補助收支上,要針對醫院的用款需求,合理安排預算計劃。在基金款項的日常管理上,要做到專款專用,服務于科學技術的研究和教育。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收益方面,醫院在進行收益的對比時不能單一統計數字,要把長期股權投資收入成本化因素考慮其中。
三、公立醫院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的運行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項配套制度和公立醫院會計法規體系
政府作為立法的主體,需要牽頭組織醫療系統建立行業規范。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一套完整規范的會計核算管理辦法和法律法規體系。在法律法規建立之前,應召開各部門、各行業的意見交流會,由資深法律專家和會計學者組織召開。采集各行業的核算需求,對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實際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掌握,再據此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保證制度的可行性。在法律法規、制度落實之后,要制定出對應的配套補充辦法,對各制度進行解釋和輔助。新的會計制度要與國際上現金的管理辦法保持一致,又要充分結合我國公立醫院的具體情況。在制度的角度,保證公立醫院的日常會計管理有章可循,保證公立醫院的合法權益。
(二)提高公立醫院財務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
公立醫院要加強對財務從業人員的培養,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有序開展培訓工作,使其在最短時間熟悉醫院最新的會計制度。在完成基本的培訓工作之后,醫院要定期對財務人員的從業素質進行考核,保證財務管理團隊的平均業務水平。在醫院內部要制定針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監督機制,指出醫院會計工作上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的意見和建議。提高醫院會計核算人員的辦事效率,引入電子化辦公流程和會計電算化系統。通過電子信息流程,強化信息的溝通和管理,使各項事務的進行更加方便,且留下記錄。在人員的考核中,引入淘汰機制,時刻注意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三)樹立創新意識
公立醫院要在醫院的會計管理工作中樹立創新的意識并且樹立醫院的誠信形象。在會計制度已經固定的前提下,要在制度中尋找突破口,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公立醫院要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熟練操作會計核算軟件的能力,利用會計核算軟件,制定出更為科學高效的核算方式和數據交換方法,提高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在工作中鼓勵創新,對能夠提出創新方法的部門和人員要予以獎勵。公立醫院的會計管理關系到了公立醫院在預算資金使用上的合理性,是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這就需要醫院推進新型工作模式,搭建更為便利的服務平臺。
(四)拓寬公立醫院的融資渠道
公立醫院應主動拓寬融資渠道,不能單純依靠財政撥款和藥品收入,因為現在的大環境是國家對藥品加成的規定日益嚴格,醫院能夠在藥品和服務上獲得的利潤空間逐漸減少,可賺取的收入有限。財政撥款的力度無法滿足公立醫院的轉型需求,公立醫院必須拓寬融資渠道,解決資金短缺問題。醫院可以向銀行申請信貸資金,利用公立醫院的信用優勢來獲得更低額的貸款利率。在公立醫院發生較大的醫療器械購入時,可以選擇融資租賃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全部款項。公立醫院需要在日產的經營中將資源有限分配,發揮資源利用率。
參考文獻:
[1]耿靚.論公立醫院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的構建及運行保障措施[J].北方經貿,2015(7).
[2]梁穎.論公立醫院會計管理運行新模式的構建及運行保障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5(30).
[3]程明.多維會計理論視角下的公立醫院財務一體化管理模式初探[J].管理觀察,2015(7).
(作者單位:淄博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