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興

摘 要:油田單拉井管理是油田日常管理重要的一環,在油田向油公司轉型中優化潛力巨大。在充分進行調研的基礎上,針對單拉井管理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多次試驗的基礎上,自主研究開發了一套遠程管理系統,在節能降耗和勞動組織改革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單拉井;遠程管控;創新管理;節能降耗;無人值守;效果效益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073
1 引言
油田單拉井的設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油井與計量站距離偏遠,鋪設流程管線費用較高或工農處理難度大;另一種是井口回壓偏高,對管線耐壓和質量有一定要求,不易采取流程管線輸油,通常設置有單拉罐和單井值班房專人值守。
傳統管理流程:按照值守人員→采油隊→采油礦 →試采隊逐層上報和下達。倒油前需人員現場開/關電加熱,過程漫長,流程繁瑣。采油廠現有單拉井225口,日產液合計491噸,人工現場讀數和加溫占用大量人力和時間,同時給生產管理帶來諸多不便。
2 單拉井遠程管理模式思路與創新
以信息化提升為手段,實現對單拉井罐生產參數數字化監測、控制和報警,達到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能耗,防范原油泄漏和盜竊,規范單井拉油管理的目的。
2.1 技術思路
單拉井高架罐采用兩個15KW加熱棒進行加熱,在加熱棒附近有一個Pt100溫度傳感器,罐體上有一個浮球機械桿連接指針式液位指示,灌頂留有DN80法蘭一處。技術思路是依托采油廠用電計量平臺,實現遠程遙控,溫度、電量和液位采集。采用單拉井專用RTU實現電量、電力數據、溫度、液位采集和遠程加熱、停止遙控功能,對現場加熱溫度、罐液位和電參數進行報警和預警,實現數據實時采集監控和加熱遠程控制。
2.2 系統體系構架
系統采用現場采集和遙控,將加熱溫度、液位和電量進行實時采集,然后根據各個單井油品特性實現制定加熱方案,通過GPRS無線傳輸模塊DTU和RTU模塊結合起來,進行采集和遠程遙控。 采集數據進入信心中心數據庫,形成數據表格,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處理,形成需要的數據,在網絡上發布,實現有權限的遠程控制網頁供瀏覽查詢和遠程控制。
2.3 創新點
一是建立了以單拉井RTU為核心的數據采集與通訊系統。不僅集數據采集、電表計量、遙控功能于一身,還內置加熱過程保護和電纜挖斷保護功能,對過壓、過流、短路等進行有效防護。二是實現了對單拉井罐電加熱的遠程控制。當系統處于自動運行模式,通過遠程監控,按照當天生產需求、車輛動態,通過網頁遠程開/關電加熱裝置,避免超時、超溫加熱發生。三是搭建了系統平臺和短信報警連鎖的無縫隙監管網絡。液位、溫度、電流出現異常波動穩時,報警信息同時通過系統頁面和短信平臺發出,管控人員可以通過短信平臺發現、處理。
3 應用效果
目前已經安裝68口單拉井遠程監控系統,總體運行較穩定,在日常管理上改變以往粗放型的管理,實現了精細化的管理,達到了無人值守遠程監控,生產指揮中心管控崗值班人員輕點鼠標即可完成原來幾十人才能完成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實現單拉罐遠程加熱啟停,合理調度車輛,提高倒油車輛運行效率。
(2)實時監控加熱過程溫度變化,及時調整加熱溫度。
(3)在線顯示電量和電能變化,指導加熱時段,預防故障發生。
(4)對于供液能力較差的單拉井,采取谷期開井,在保證產量不減的情況下,降低用電成本。
(5)實現“谷期”加熱,減輕電網負荷,降低用電成本節省電費。
(6)實現液位下降0.3米自動短信報警,預防偷盜油現象。
(7)實現單拉井總體狀態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置。
(8)建立單拉井故障匯總、處置查詢和人機交互式報警處置平臺,推動了基礎管理向智能化轉變。
(9)實現了單拉井實時監控、全天候遠程管控,節約了投資,減少了勞動用工。
4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實現了生產參數全天候實時采集,減少了勞動用工,節約了投資成本。勞動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指揮中心直接管理到單井,管理層級減少,管理方式扁平化。實現了單拉井罐加熱遠程啟停和監控,改進了加溫方案,降低了用電成本,對采油廠2015年10月份單拉井罐加熱耗電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68口單拉井合計日節電3210kW·h。
實現了單拉井管理的雙平臺人機交互報警處置,加快了響應速度,提升了處置時效,系統頁面彈出語音報警處置提示,3分鐘未處置,進行短信報警,實現了單井拉油無縫隙管理。
實現了單拉井倒油過程的全程掌握,優化了車輛調配,提高了運行效率,指揮中心根據單井加溫效果和液位高低動態安排車輛運行,避免了多層級信息傳遞的失真、延誤。目前現場數據準確率100%,拉油車輛準點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