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摘 要:文化是社會和自然都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可以看作社會集體意識的形象的反映,社會成員思想和精神情況的表現。群眾文化是以群眾為主要載體,由群眾直接或者間接參與的一種社會活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表現,是值得欣喜的好現象。但是,群眾文化工作也需要進行相關的管理,讓文化活動發展的更有效率和加有利于群眾的生活。所以,對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需要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方面的積極創新,也是群眾文化全面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對于怎樣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筆者進行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基層工作;創新管理
[中圖分類號]:G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17--01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的快速的增長,社會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生活的不頻乏,而進一步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不斷地增長,建設更好更能滿足群眾需要的群眾文化是當前相關工作者要著力思考的問題。如何提高基礎群眾文化工作的質量?筆者認為可以從樹立全局意識和服務意識開始,統籌兼顧,才能確實提高社會管理創新的水平。對于基礎群眾文化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是發展群眾文化的根本原因
何為群眾文化?通過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群眾文化的最根本的屬性就是人民群眾的參與,并使群眾獲得娛樂和發展的時間活動。群眾文化首先就是要群眾參與、娛樂和發展來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讓群眾獲得精神上的收獲,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群眾文化是一個很大的范疇,其涉及的主體數量極大,因此具有廣泛性的特征。而由于參與主體的數量大,主體的差異性也顯現出來。參與群眾文化的人們的興趣、經歷、知識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每一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需求的差異性也非常的大。要做好群眾文化工作,進行管理的創新是一條必經之路。而進行文化創新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加強對民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豐富群眾文化的內容
參與群眾文化的主要人員就是普通的公眾,就是來自于民間。所以,群眾文化在進行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但不是一個壞的現象,因為民間和民族文化本就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應該對其進行發展的文化。另一方面,民間文化和民族文化有著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是進行群眾文化發展的很豐富的素材與原料。群眾文化生活通過民間文藝的形式進行開展是發展群眾文化一種可行的形式,也容易被群眾所接受和接納,受到群眾的歡迎。在此同時,中華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一些內容和形式都可以通過群眾文化的形式重回公眾的視野,把文化進行傳承,使它們不至于失傳。而對于群眾而言,他們通過廣泛的參與,無論是從內心還是形式上都得到了放松和享受,群眾的才藝和興趣都得到了發展和展示,使得參與的群眾滿意。因此,在進行群眾文化發展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民間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是一種創新且有效的方式,可以在適當的地方進行推廣。
三、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是發展群眾文化創新管理的目的
通過群眾文化,公民的精神生活可以得到豐富,這是上文已經提到的內容。事實上,進行發展群眾文化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是為了群眾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群眾文化活動是一種反映著公民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的實踐活動,是量度社會思想文化水平的一個標尺。根據群眾文化的內容,我們可以清楚的看清社會公眾的實際水平。同時,群眾文化的開展活動可以當作宣傳社會核心價值觀和優秀文化的主戰場。用愛國和集體主義道德社會主義先進思想來引導人民群眾進行自娛活動,讓群眾在進行文化活動時得到優秀知識和正確價值觀等的影響,會提高公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水平。只有通過用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來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進行宣揚,才能被人們廣泛地支持和接受。
四、樹立群眾文化的標桿,用文化廣場凝聚群眾文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不斷增長的需求,群眾文化工作迎來發展的新時期。現代的群眾文化管理要適應當代的實際情況,改變傳統模式,轉變管理思路,進一步完善群眾文化的機制。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樹立群眾文化發展的標桿,對群眾文化開展較好的社會團隊等進行鼓勵,找出優秀典型,并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大力的宣傳和傳播,讓其發揮榜樣的作用,帶領一個地區群眾文化的發展。在樹立優秀典型的過程中,可以挖掘和發揚民間的文藝,促進其健康發展。其次,文化廣場的出現既是群眾文化需求增長的表現,又可以作為發展群眾文化的基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在廣場上有著大量的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這是群眾自發組織的活動。但作為群眾文化的相關人員,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一點,把文化廣場發展為群眾文化的根據地。通過文化廣場來凝聚更多的群眾在此開展文化活動,把文化廣場打造成群眾文化活動的一張名片,使更多的社會團體和民間文藝工作者參與群眾文化活動。
總之,群眾文化活動是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良好,群眾生活良好的體現。我們可以通過發展群眾文化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和民間文化,來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
參考文獻:
[1]苗菲,賈穎,劉之松.統計預測方法在企業經營管理決策中的應用[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4).
[2]游文峰,苗菲.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問題研究[J].商.2015(26).
[3]苗菲.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發展的探索[J].企業研究.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