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芳++陳好++袁永久++馮亮
[摘 要] 黑龍江省是我國緯度最高、森林覆蓋率最高、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在對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狀況以及文化資源整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促進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的優化策略,包括建立文化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加強文化資源整合研究;打造特色品牌,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區域聯動,實現優勢互補;推進產業集聚,優化文化資源整合模式,從而促進黑龍江文化資源的進一步挖掘與優化資源配置,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以及促進黑龍江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增強文化競爭力。
[關鍵詞] 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 G127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As the highest latitude, forest coverage and the most number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Heilongjiang has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Analyzing the condi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The government should establish the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create the distinctive brands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linkage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s strengths, and promote the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nd optimize the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model, so as to excavate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creat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br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and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ulture.
Key words: Heilongjiang, cultur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文化資源整合是指站在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高度,以分享合作、優化配置、互利共贏為理念,從地域、價值和主題等角度對相對獨立、分散和零碎的文化資源這一人們從事文化生產和生活所必須的特殊資源,從市場需求的角度進行系統性的組合、開發和利用,實現文化資源優化配置,充分發揮文化資源無形性、差異性、適境性等特點和優勢,提高文化服務水平,增強文化產業競爭力。文化資源整合的過程包括梳理提煉、深入挖掘、價值再造三個方面[1]。
一、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現狀概述
一方面,黑龍江省是我國緯度最高、森林覆蓋率最高、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文化資源豐富,特色鮮明。“冰雪圣地”、“冰雪藝術之都”、“東方小巴黎”是人們賦予黑龍江省的美譽。眾多的少數民族雜居形成了黑龍江省的一大特色,這里的少數民族達50多個,其中有10個世居民族。黑龍江省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民族文化資源。在廣收博采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獨特的氣候條件,黑龍江省擁有著以冰雪文化、生態文化為代表的旅游文化資源。此外,黑龍江省河湖眾多,有著豐富的濕地資源。我國最大的堰塞湖—鏡泊湖、興凱湖、著名的五大連池、松嫩平原濕地、三江平原濕地、奇特的地下森林等豐富的文化資源為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近年來,黑龍江省先后啟動文化“一號工程”,發布了一系列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通知,采取了一系列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措施,推動了黑龍江省對文化資源的進一步挖掘,加快了文化資源整合進程,推進了特色文化品牌的建立,加快了文化產業的創新與發展。但是由于緯度較高,黑龍江省氣候寒冷、文化資源分布分散、集聚程度不高、開發相對較晚等原因,文化資源整合機制并不完善,規模效應不強,與國內其他省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廣州)相比,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的深度、力度、廣度不夠,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
二、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存在的問題
(一)文化資源相關研究較少,缺乏全面性、整體性認識
2016年11月1日,在CNKI中,選擇高級檢索方式,以“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為主題進行精確查找,僅得到文獻1篇;以“黑龍江省文化資源”為主題進行精確查找得到文獻僅10篇,其中包括山東大學(楊巍)的“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問題探析”、哈爾濱商業大學(張新)的“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模式研究”和哈爾濱師范大學(杜淼,劉巖芳)的“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模式及其優化研究”3篇碩士學位論文和來自《繼續教育研究》、《北方經貿》、《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和《對外貿易》等期刊的7篇學術論文。
對檢索的論文進行研讀,發現相關研究主要對黑龍江省文化資源的構成、分布現狀、文化服務、產業開發,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才、融資,以及邊疆文化等進行了分析。有關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的建設性觀點和建議相對缺乏。杜淼,劉巖芳在對黑龍江文化資源類型及其現有模式進行分析和歸納的基礎上,運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方法,優化了文化資源整合模式[1]。有關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學術研究和相關戰略缺乏。
(二)產業結構不合理,文化資源浪費和閑置并存
黑龍江省文化資源豐富,但由于文化資源整合缺乏系統性的規劃和科學理論的指導,文化產業發展后續動力不足,文化衍生品開發不足,文化創意產業無論是在數量和規模上均不占優勢,產業結構不合理,一方面造成文化資浪費的過度開發和浪費,另一方面一些特色文化資源因得不到重視而被閑置。首先,缺乏內容創新的傳統文化產業占有較大比重,廣播電視業、旅游業、出版業、娛樂休閑業等行業文化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新興文化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小,市場占有率低,競爭力不強[2]。以冰雪文化資源為例,目前,黑龍江省很多地區的冰雪文化產業大多以單一的觀光旅游為主,沒有對冰雪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度挖掘,缺少冰雪創意產業,冰雪產業和冰雪文化的融合并不完美[3]。其次,文化資源的開發比較單一。以民族文化資源為例,鄂倫春族樺皮手工藝廠、赫哲族魚皮畫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由于得不到有效開發和產業化發展日益走向沒落。相反,很多的文化宮和俱樂部等文化資源由于遭到過度開發處于閑置或停業狀態,文化資源亟待進一步整合。
(三)文化品牌特色不足,產業鏈不完整
近年來,冰雪旅游的“白金”效應吸引了國內外許多國家和地區關注,他們紛紛發展冰雪旅游產品,經濟發達地區室內滑雪場、滑冰場不斷增多[4]。
據統計,2014年我國滑雪場的數量已達460多家。黑龍江省滑雪場數量較多,但具有品牌特色的滑雪場并不多。在國內外競爭日益加劇的冰雪旅游市場中,黑龍江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優勢逐漸減小,“冰雪圣地”、“冰雪藝術之都”的光輝逐漸減弱。近年來,黑龍江“國際滑雪節”游客明顯減少[5]。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發展雖然逐漸呈現出一定的規模化經營的新趨勢,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中介組織機構,目前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發展無論是在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產業聚集還是文化衍生品開發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文化產業發展中,產業鏈不完整、文化衍生品形式單一、特色不足、缺少時尚元素與現代化氣息等問題凸顯,文化資源整合的鏈條應進一步延長。
(四)文化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缺乏區域聯動
黑龍江省優秀文化企業、文化機構、文化創意園區、文化資源等大多集中在哈爾濱市、大慶市等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主要城市,周邊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文化產業發展緩慢,文化產業區域發展不平衡,整體布局規劃不夠合理,文化市場亟需開發。由于受到文化行政體制的約束,文化行政和管理部門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相互間缺乏溝通與協作,不利于文化資源的自由流動,給黑龍江省文化產業實現區域聯動、優勢互補、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協調發展帶來一定困難。
三、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的優化策略
(一)建立文化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加強文化資源整合研究
特色文化資源在增強文化競爭力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黑龍江省民族文化資源底蘊豐厚,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但是由于黑龍江文化資源受到多個不同部門共同管轄,各部門間權責不明確,利益交錯,增加了黑龍江省文化資源開發、利用與整合優化的難度。整合黑龍江文化資源,首先必須打破各部門間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狀態,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的文化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加強各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協作[6]。其次,設立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指導機構和專門的文化資源研究與整合機構。在政策方面給予優惠,在資金方面給予扶持并建立文化產業專門人才的培養機制。通過實地調研對黑龍江省文化資源進行普查;制定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展相關方針政策;協調各部門間利益;及時優化文化資源整合方案。
(二)打造特色品牌,優化產業結構
1.加快創新,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稱為文化產業的“無形資產”。優秀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缺少特色文化品牌是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發的一個制約因素。加快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應“內聚力量,外樹形象”,在對黑龍江文化進行傳承的基礎上進一步凝練黑龍江精神,彰顯黑龍江文化的歷史維度、地域維度以及空間的特殊性,突出黑龍江文化的卓爾不群,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一方面要發揮現有文化品牌優勢,增強黑龍江省文化向心力,推動赫哲族魚皮畫、魚皮服飾,北大荒版畫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品的市場化發展與規模化經營。另一方面,依托先進技術和手段,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進一步完善“哈爾濱之夏”、“冰雪節”、“冰雪賽事”、“冰雪建筑”等一系列重點文化品牌建設[7]。
2.深化文化主題,優化產業結構
目前,傳統文化產業在黑龍江省文化產業中占有較大比重,文化創意產業相對較少。推進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必須在文化建設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黑龍江豐富的生態資源、冰雪文化資源、冰雪體育資源、民族資源等進行充分挖掘。以冰雪文化資源為例,推動冰雪文化產業升級,必須充分挖掘冰雪文化的豐富內涵、促進冰雪產業與冰雪文化完美的結合,賦予冰雪資源更多的文化內涵和時尚元素,開發新的文化內涵豐富、具有時代藝術性的冰雪文化產品。在對旅游業參與性、娛樂性、互動性的發展趨勢進行準確把握的基礎上,促進冰雪旅游體驗經濟發展,優化黑龍江省文化產業結構。
(三)加強區域聯動,實現優勢互補
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由于各政府缺乏溝通與合作,各自為政的局面使得個體力量弱小,無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對現有的文化資源進行系統的開發和整合。
促進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必須打破地域和部門間條塊分割、相互分離的狀態,加強合作,以優質文化企業為龍頭,實現資本的聯合、規范化的管理、規模化經營和產業集聚。同時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把黑龍江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豐富黑龍江省文化內涵,在把握黑龍江省文化資源特殊性的基礎上對黑龍江文化資源整合戰略進行優化,在分區打造特色的基礎上促進信息流動,加強各區域間的合作與聯動,對文化產業布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
(四)推進產業集聚,優化文化資源整合模式
產業集聚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8]。加快推進文化產業集聚有利于發揮規模效應,增強文化產業競爭力。黑龍江文化資源的獨特性不僅表現在文化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特色鮮明上,還表現為具有集群構成的特點。對黑龍江的文化資源進行系統性的整合必須對文化產業的布局進行科學的規劃,加快文化產業集聚速度,實現文化產業的專業集中發展、區域連片發展和集聚發展。借鑒國內外優秀經驗,優化和完善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模式,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與時俱進彰顯黑龍江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黑龍江省文化競爭力。
[參 考 文 獻]
[1]杜淼,劉巖芳.黑龍江省文化資源整合模式及其優化研究[D].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4-10.
[2]梁靜溪,李晨.黑龍江省文化創意產業融資問題的對策[J].北方經貿,2014(8):164-165.
[3]趙華蘭.黑龍江省冰雪文化產業策略研究[J].冰雪運動,2014,36(5):53-55+78.
[4]鄭來發,唐寶盛.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J].冰雪運動,2010,32(3):81-85.
[5]艾淑華,彭杰.黑龍江省冰雪體育文化產業鏈的發展現狀探索[J].2016,15(2):20-21.
[6]王生鵬,孫永龍.甘肅旅游資源與文化資源整合戰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95-100.
[7]孔偉.黑龍江文化產業集群發展策略分析[J].北方經貿,2012(5):33-35.
[8]波特/李明軒,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147-148.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