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昌婭++周榮榮
[摘 要] 在經濟新常態下,服務外包可以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江蘇作為服務外包大省,可以通過發展服務外包來促進經濟良好發展。分析了新常態下江蘇服務外包發展出現的新動態,針對在新常態下江蘇服務外包發展面臨競爭壓力大、業務層次仍有待提高等困境,從加大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引進、大力發展BPO、KPO業務、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等方面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 新常態;江蘇;服務外包
[中圖分類號] F753 [文獻標識碼] A
服務外包屬于現代高端服務業,對推動產業結構轉型、促進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2015年我國經濟增長率為6.9%。在新時期,大力發展服務外包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作為服務經濟領域最有活力的產業之一,服務外包是新常態下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江蘇是我國國際服務外包承接大省,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214.1億美元,占全國離岸執行額近三成,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多年來,我省服務外包持續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對江蘇來說,可以以服務外包為紐帶,通過提升服務外包發展水平,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一、新常態下江蘇服務外包發展新動態
(一)規模持續擴大,增速逐步放緩
江蘇服務外包的發展可以以2008年為轉折點。2008年之前,江蘇服務外包發展有限,規模較小;2008年,服務外包合同總額首次突破10億美元,達13.88億美元。此后,江蘇服務外包規模持續保持快速增長,2007-2013年,年增長率達30%以上,即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保持了較高的增速。近年來,在服務外包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增速逐漸放緩。2014年全省服務外包合同額達372.8億元,同比增長26.0%,2015年全省服務外包合同額達445.9億美元,同比增長19.6%。究其原因,固然是由于規模基數的擴大,使得增速相應變緩。但更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目前世界整體經濟仍處于逐步復蘇階段,發達國家對離岸外包業務比較消極,隨著我國進入經濟新常態,各行業加快進行重組、轉型、融合、升級,服務外包產業的增長和轉型升級壓力也不斷加大。
(二)業務結構仍以ITO為主,但BPO、KPO增長較快,結構持續優化
服務外包業務目前主要包括三類,信息技術外包(ITO)、業務流程外包(BPO)和知識流程外包(KPO)。從技術含量與附加值來看,由低至高依次為ITO、BPO、KPO,承接的業務層級越高,對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增長的效應也越明顯。長期以來,江蘇承接服務外包都是以ITO為主,主要承接消耗勞動力資源多、低附加值、低利潤率的中低端業務。在經濟新常態下,面對發達國家發包的消極態度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更低的成本優勢,服務外包的轉型升級尤為迫切。隨著國內技術創新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服務外包整體接包水平逐步提高,而服務外包業務能力的提升促使發包方愿意將更高層次的業務外包過來,進而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經濟發展。2015年,全省完成信息技術離岸外包執行額達116.4億美元,同比增長13.94%;業務流程離岸外包執行額達15.5億美元,同比增長25.6%;知識流程外包執行額達82.2億美元,同比增長37.7%。從數據上看,雖然目前仍以ITO為主,但占比在逐漸下降,BPO、KPO增長迅速、潛力巨大,整體業務發展方向也是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中高端領域發展。
(三)離岸發包市場仍以美、港、臺、日為主,但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不斷加深
2008年前,江蘇60%左右的離岸業務來自日本,這些年來,我省的外包業務市場不斷擴大,目前以美國、歐洲、中國香港、中國臺灣、韓國和日本為主。2015年,來自這6個國家和地區的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占我省離岸業務的79%。其中,對美國外包業務執行額達44.2億美元、位居第一,歐洲為34.5億美元、位居第二位,中國香港為28.9億美元、位居第三。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樂觀,在新常態下,面對來自國內其他省份和國外的競爭壓力,江蘇利用自身優勢不斷開拓新的市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布局的不斷深化,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更加密切。2015年我國承接“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服務外包合同額達178.3億美元,同比增長42.6%,其對我國發包占我國離岸外包份額的18.8%。江蘇憑借自身服務外包水平,利用地理位置優勢,主動出擊,積極開拓“一帶一路”市場。2015年,我省服務外包離岸業務執行額為214.1億美元,其中,“一帶一路”國家離岸外包業務執行額33.5億,占我省離岸外包業務執行額的15.6%。
(四)形成以示范城市為依托的產業集群格局,集聚效應突出
江蘇結合地區優勢,細化分工,已形成以示范城市為依托的服務外包產業集群良性發展格局。在當前激烈競爭的全球服務外包市場,面對國內外強有力的競爭者,“單打獨斗”顯然是自不量力的,要“抱團”成較強綜合競爭力的整體才能突圍。目前,江蘇已有南京、蘇州等5個國家級示范城市,多個國家級示范區和省級示范城市、示范區,這些示范城市、示范區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和引導作用,產業集聚效應突出,成為引領我省服務外包發展的中流砥柱。在新常態下,為進一步發揮我省服務外包競爭優勢,江蘇出臺多項措施加強示范城市帶動效應,加強地區優勢互補,打造出由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為主要構成的蘇南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帶,知識流程服務外包為其主要發展方向,通過不斷強化蘇南外包產業帶的引領作用,帶動蘇中蘇北發展。
(五)就業效應持續增加,尤其對高層次人才吸納不斷增長
就業效應對承接國來說是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重要影響之一,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可以促進承接國就業擴張、提高勞動者工資福利水平以及提升勞動力技能(任志成、張二震,2008)。隨著我國每年高校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尤其在經濟新常態下,總體就業崗位減少,就業競爭加劇。新常態下江蘇省服務外包取得良好發展,服務外包的就業人數總量在不斷增加,就業效應顯著,為緩解就業壓力做出貢獻。以南京市為例,2015年,南京市服務外包從業人員累計32.73萬人,同比增加1.8萬人,其中,大學學歷25.6萬人,占就業總人數的78.32%,本科以上學歷16.2萬人,占就業總人數的49.41%,碩士以上學歷3.01萬人,占就業總人數的9.21%。由于服務外包多涉及技術領域,對緩解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尤為顯著。隨著我省服務外包業務結構的持續優化,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和吸納也在不斷增加。
二、新常態下江蘇服務外包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一)競爭壓力不斷加大
全球服務外包市場份額雖然持續增長,但競爭也愈加激烈。對江蘇而言,面臨著來自多方的競爭。從國際方面看,一方面,作為主要發包方的發達國家,受經濟不景氣影響,不少發達國家態度消極,考慮到自己國家的就業和經濟增長等因素,部分原先外包出去的離岸業務都留在了自己國家;另一方面,其他發展中國家低成本優勢的競爭搶占了不少市場份額,江蘇目前服務外包仍以中低端為主,低成本也是江蘇一直以來的主要競爭優勢之一,但在面臨其他發展中國家更低的成本優勢時,我省的這一優勢正在逐步弱化。從國內方面來看,除了與其他國家競爭外包業務外,還要面對國內其他城市的競爭,除了北京、杭州等這些早期競爭者外,還有青島、寧波等新興的強有力的競爭者;此外,國內同質化競爭仍然較嚴重,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全國發展較好的服務外包城市中,多數城市目前重點發展產業仍是以軟件和信息技術外包為主,有半數城市發展動漫和創意產業。
(二)承接業務多屬中低端,層次仍有待提高
雖然江蘇著力打造以知識流程服務外包為主要發展方向的服務外包產業,致力于發展中高端業務,近些年在BPO和KPO領域發展較快,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必須看到的是,目前江蘇仍然是以ITO為主,承接的業務仍多屬中低端,以軟件研發、測試等為主。而對于BPO業務,雖然在近幾年增長較快,但規模較小,承接的業務也多是局限在金融、保險、制造業等少數領域的中低端業務。究其原因,一方面,我省不少外包企業雖然技術水平已經完全能夠勝任承接較高附加值的BPO業務,但由于經驗不足、營銷能力欠缺等問題,使得承接到的業務量少;另一方面,很多跨國公司把BPO業務發包給我國時顧慮較大,據調查,相關法規不明確、存在多種合約風險、敏感業務的安全性不高、語言交流障礙等因素是它們最主要的幾個顧慮。對于價值鏈上游的高端業務KPO,雖然近幾年發展勢頭良好,但也只是在某些領域取得不錯成績,總體競爭力仍不高,不少領域(如金融保險、知識產權、工程設計等)龍頭企業缺乏。綜上,我省目前承接外包業務層次仍有待提高。
(三)同質化競爭仍然存在
除了與其他省市存在同質化競爭外,江蘇省內部分城市也存在這種情況,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發展的主要服務外包產業定位存在趨同。如南京和蘇州都把軟件開發作為主要承接業務領域,這固然是由于各自的優勢決定的,但在對外時不可避免的會形成競爭局面。除此之外,還有少數地區盲目跟風,根本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特色優勢。二是在外包政策上和承接業務的發包對象上存在趨同。針對服務外包的優惠政策目前還是主要以減稅、土地優惠為主,都是原先用在制造業上的老的優惠鼓勵措施,對于發包對象這塊,大家都在積極爭取500強企業的業務,而一些具有較強實力或者較大發展潛力的中型企業卻沒有被重視。
(四)蘇南地區為發展中心,蘇中蘇北地區發展較快,但地區差異明顯
南京、蘇州、無錫這3個城市長期以來保持服務外包發展領先優勢,也是我省早期批復的國家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作為后起之秀的南通和鎮江是2016年末成為國家級示范城市的,發展潛力很大。2015年,這5個國家級示范城市的離岸外包執行額高達212.6億美元,其中,南京、蘇州和無錫這3個城市的離岸執行額分別為60.6億美元、62.7億美元和81.5億美元,合計達204.8億美元;鎮江和南通分別為5.9億美元和1.9億美元。而這5個城市有4個都地處蘇南地區,且在發展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蘇中蘇北地區雖然近些年發展較快,但與蘇南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差距。從整體發展格局上來看,雖然政府近幾年在致力于打造以蘇南為中心拉動蘇中蘇北發展,但由于基礎條件、地區優勢差異、經濟發展水平等各方面因素,蘇中蘇北地區服務外包綜合競爭仍較弱。除了上述客觀原因外,這些地區有的對服務外包發展重視不夠、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服務外包的意義,有的仍然沒有發揮自己承接服務外包方面的特色優勢。
三、新常態下江蘇服務外包發展對策
(一)加大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和引進,尤其是中高端人才
江蘇要充分利用高校、大型企業、科研單位等優勢展開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外包人才的培養,在新常態下,尤其是要加強中高端領域人才的培養。政府要積極推動校企合作,在學歷培訓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定制、委托等方式來適應發展需求,如高校通過與企業建立合作項目,根據企業需求專門進行服務外包人才定制培養。支持服務外包培訓機構開展大學生服務外包崗前培訓,重點支持和培育中高端人才培訓,適時引進國際服務外包培訓機構資源與省內資源聯合培養。推動院校、服務外包培訓機構與企業建立江蘇服務外包實習基地。除了自己培養外,還應出臺獎勵措施引進中高端人才,吸引具有跨國公司相關領域豐富工作經驗的中高端人才以及具有外包工作背景的海歸來我省就業、創業。據統計,外資服務外包企業的員工流動率尤其是技術骨干的流動較為突出,這些流動人員中有一半以上會選擇流入本土企業。
(二)加快發展BPO、KPO業務,不斷提升業務層次
目前,江蘇仍以ITO業務為主,甚至在一段時期內都會以ITO為主。在服務外包市場,不管從國內還是國外來看,ITO業務領域競爭最為激烈。在新常態下,對于江蘇來說,在保持服務外包規模擴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質的提升。要想保持在服務外包領域的領先優勢,勢必要加快服務外包轉型升級,大力發展BPO、KPO業務,這樣也極大的減少了同質化競爭的壓力。要提升業務層次,除了加強中高端業務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著手:一是加快創新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首先重點在研發、金融后臺等已有優勢基礎的行業上進行技術升級,同時,對動漫創意和電信等新方式不斷涌現的行業要加大拓展力度,要積極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創新服務外包運營交付模式,拓展新業務。逐漸轉變人工服務模式,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加快人工智能服務發展。對此,政府要對相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給予大力支持,推動產、學、研、金合作,加快推動成立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立專項創新研究基金、給予相關企業融資優惠、健全知識產權保障體制等。二是要針對不同業務能力層次的外包企業制定相應措施,促使我省服務外包企業整體接包水平的提升。要針對中高端外包領域重點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在這些龍頭企業帶領下,利用它們的業務資源和經驗優勢,首先帶動那些有承接中高端業務技術水平但缺乏經驗或營銷能力的企業發展起來;對于那些目前業務水平不高的企業但有發展潛力的,鼓勵它們不斷進行技術升級,實在不行的話,在以后愈加激烈的競爭中,要么與有實力的企業合并、要么被淘汰;鼓勵企業之間的整合創新,尤其是小企業要積極向大企業靠攏。
(三)不斷開拓發包市場,注重離岸與在岸協同發展
傳統的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仍然是發包的主力軍,但以后競爭的重點是BPO、KPO中高端領域,對于這些市場要通過業務升級來穩定進而增加業務份額;對于日本市場,雖然目前發包業務額不大,但市場潛力不錯,要注意維護日本市場,隨時跟進;對于“一帶一路”國家,它們目前是我們重點開拓的新興市場,江蘇在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環境下,發揮自身優勢,目前以承接ITO業務為主。對于整體行業技術水平低于我國的國家地區,在承接業務的同時,除了優惠措施外,要加強和它們的技術合作,通過技術反溢和技術轉移幫助發包國家相關行業技術提升,這樣,這些國家也更愿意將相關業務交給我們來做,加深彼此的業務合作。而對于行業水平高于我國的國家地區,更重要的還是要通過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來獲得市場。
在加快離岸業務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維護在岸外包市場。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承接離岸和在岸都是要看企業實力說話的。目前我省很多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離岸外包的,對在岸這塊卻有所忽視。要對離岸和在岸采取一視同仁的政策導向,促進兩者協調發展,推動我省服務外包的良性發展。
(四)進一步細化分工,根據各自特色優勢真正形成差異化發展
各城市依據自己的優勢進行差異化發展,如南京可以利用高校優勢大力發展軟件外包;蘇州靠近上海,有很多500強,主打金融外包;無錫主推工業設計和工程設計;常州的動漫以及鎮江的流體設計都是特色;泰州有著名的泰州醫藥城,可以大力發展醫藥研發外包;南通憑借良好的呼叫中心基礎著力發展呼叫客戶服務外包。如果城市之間的優勢實在是比較趨同,可以進行合作發展,現在交通、通訊條件非常便利,可以很方便及時的進行溝通和交流。各地區發展特色化服務外包,促進江蘇服務外包產業良性發展。南京、蘇州、無錫這3個城市綜合水平突出,可以專注市場開發,而在蘇中、蘇北等具有一定優勢的城市打造成運營中心,形成一線接單、二線三線加工交付的服務外包發展格局。
[參 考 文 獻]
[1]朱昭瑜.廣東服務外包的創新發展與提升路徑[J].對外經貿實務,2016(5):21-23.
[2]任志成,張二震.承接國際服務外包的就業效應[J].財貿經濟,2008(6):62-66.
[責任編輯: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