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新娟
在我國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學校成為了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然而,在學校教育中,部分學生由于自身學習習慣不好,導致學習基礎較差,對學習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夠,學習效果不好。在該種情況下,將微課引入到課堂當中則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方式。
所謂微課,是指以微視頻為主的資源,是非常小的教學應用,通常來說是在5至10分鐘的微型課程。為了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能夠獲得好的效果,在以多媒體技術的基礎上對教學環節以及學科知識點所開發、設計的能夠對多種學習方式提供支持,且具有情景化特征的在線網絡視頻課程,且在實際應用中支持混合、移動、碎片以及翻轉多種學習方式,而從類型方面看來,則具有微課程、微課教學以及微講座這幾種形式。
微課具有很多特點:第一,教學時間短。在微課中,教學視頻可以說是其核心組成內容,其時長一般在20分鐘以內甚至更短,該時間同傳統40分鐘的課程時間相比,則可以稱之為微課例或者課例片斷;第二,教學內容少。同傳統課堂包含多個知識點相比,其具有更為突出的主題以及問題。在微課開展中,主要是對單個知識點所開展的教學片斷,或是對課堂其中某個主題以及環節進行反映的教學活動;第三,制作方法簡單。制作微課十分簡單,其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即使用ppt以及錄屏比軟件,該方式較為簡單,僅僅需要掌握錄屏軟件的應用即可。另一種為攝像機加黑板,要求好的攝像技術與器材;第四,資源容量小。在對微課進行制作時,視頻同輔助資源的總量僅僅為幾十兆,而所使用的視頻格式都能夠支持網絡在線播放,同時,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靈活的將其下載到終端設備中保存,以此為相互間的學習交流提供保障;第五,適用范圍廣。微課應用范圍很廣,不僅能夠應用在新知識點的介紹以及學生問題解答方面,且可以應用在教師課后的反思以及相互交流當中,以此形成了一個具有多種類型以及鮮明整體的教學環境。作為學生以及教師,在該種真實情景中開展學習、教學活動,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知識遷移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在使教師專業成長水平獲得提升的情況下提升學生成績。
一、數學教改中微課的作用
數學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定理、題目、定義以及公式較多。在學生的眼里,數學就是很多抽象符號的集成,微課則成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充分的激發。
1.微課的教學方式與學生性格相適應
對于十七八歲的學生來說,其年齡相對較小,喜歡新鮮事物,且思維較為活躍,對電子產品具有較高的興趣以及操作能力,日常生活中就具有電子產品的應用能力,部分學生非常喜愛通過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應用拍出高質量的視頻動畫。同時,在現今校園中,他們個性較為明顯,喜歡在學習、生活中表現自己,在面對新生事物時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以及掌握能力,包括有超快的學習能力等。通過微課教學活動的開設,能夠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模式,且在微課中由于知識點單一、短小精悍,則更利于學生的接受。同時,學生在課堂當中也將更好的實現自己為課程的展示,不僅能夠以此獲得新知識的學習,且能夠在獲得課堂更高參與到的同時享受到學習給其帶來的快樂,形成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平時的考核也將因此具有了明確的考核標準,效果十分明顯。
2.微課的教學方式與課程特點相適應
抽象性是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一大障礙,數量較多的定理、證明、計算以及公式等,往往使學生感到難以把握,并且由于知識的連貫性以及章節結構性的存在,學生在共同面對時往往難以把握、無所適從。而在將知識分割之后,則可以將數學課程分割成很多個小知識點,以微課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制作,在常規教學當中做好內容的穿插以及搭配,不僅能夠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提升,且能夠在做好不同知識點把握的基礎上逐漸形成整體的知識架構。而如果教師在微課制作當中能夠將聲音以及動畫等內容加入到其中,實現數形、動靜間的結合,則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3.微課的制作是成績考核的關鍵手段
在微課教學中,其主要是以短視頻的方式作為教學載體,針對教學中某個實際問題、知識點開展的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將部分易于操作以及難度較低的知識點作為學生的課下作業進行布置,使學生在獨立做好微課制作的基礎上在課堂上講解展示,學生不僅能夠以此獲得表達能力的鍛煉,教師還能夠對學生知識點把握以及理解的程度進行考察,同時,也進行了學生鉆研能力以及實際動手能力的考察。在該方式中,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微課制作情況、課堂參與情況、表述清晰情況以及講解情況根據系列標準做好詳細的打分,以此作為學生平時表現的記錄。該種方式的應用,實現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即不再僅僅按照以往單純的考勤、練習以及作業情況進行考核,且在日常考核中更有依據。
4.微課可以有效實施翻轉課堂
在教學實踐中融入微課之后,學生則在帶著問題的情況下走進課堂學習,不僅省略了導入環節,對教師課上的授課內容進行了精簡,且為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在課堂當中,學生可以將微課學習當中遇到的疑惑以及問題同同學以及教師一起交流,實現問題的解決,以此在形成團隊意識培養的情況下對探索學習的樂趣進行體驗。而當學生對知識點形成完全理解之后,則可以由教師給出經典例題,安排學生在充分聯系自身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尋找答案,并鼓勵其在臺前補充講解。在該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對學生開展積極的引導,并最終對學生問題解決方式進行點評與總結,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發言的情況下對素質教學目標進行實現。
5.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習靈活度
微課教學方式的運用,能夠對不同學習者的不同學習時間、學習成本、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地點需求進行滿足,核心即是實現問題的解決。對于某一個環節以及教學知識點,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進,且能夠根據學習者需求不斷在線播放。該種特征的存在,對于學生這而言,能夠使微課如同微博、微信一樣滲入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中,幫助其能夠隨時開展學習內容的交流。該種隨時、覆蓋面廣資源的存在,為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提供了更為便利的學習方式,即幫助其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數學知識的掌握,進而實現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
二、數學學習中微課應用方式
1.編制學習任務單
作為教師,要從自主積極性方面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即營造出先學后教的課堂。在課程教學中,首先教師需要聯系數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需求情況編制任務單,即導學案,以此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規劃好路線,之后再通過教學主體的確定做好講授課型的選擇。如在函數教學當中,教師先根據課程性質情況可以分為復習、理論、實踐等課程類型,并根據線性代數知識特點做好重點、考點以及難點的劃分。在做好該項工作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課程的教學重點以及課程教學要求做好相應微課的制作,在課程開始之前通過教學平臺對學生發布,使學生在課前就能夠通過微課的形式自我學習。在該過程中,教師體現出了積極的引領作用,對學生探索求真以及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實現了積極的培養。
2.錄制微視頻
微課視頻制作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將需要使用的視頻直接下載,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獨自錄制。對于數學知識驗算來說,其推理過程需要逐步的按照邏輯順序呈現,以此幫助學生在實現知識深化理解的基礎上不斷鞏固。其中,最為簡單的方式即通過相機以及手機等工具的應用對教師的驗算過程,或教學課堂的實踐過程進行拍攝。
3.豐富課堂活動
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堂活動的方式實現微課教學,即由教師對新穎的微課課程設計,以此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驗。微聯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過傳統紙質方式開展,也可以通過網絡方式開展,即在將課程中的重難點、考點等內容設計成選擇題、填空題、應用題、實踐操作等。題堂上學生掃描二維碼可迅速獲得相關資料,完成練習后,可直接在手機上提交,由教師做好全程的控制與掌握,并做好教學內容的增刪調整。
4.應用教學實例
以“求二次函數在閉區間上的最值”為例,教學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學生掌握二次函數的性質、圖像以及在閉區間當中的最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當中是以教師的講解、啟發、說明為主。老師一般解出例題和學生一起作圖,老師分析、講解得出結論,學生如果認真聽講也能夠得出一些非常簡單的結論。但是不論是老師在黑板上畫圖,還是學生自己動手做的圖像,都是靜態的函數圖像。此時,教師則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開展教學,即在微課當中將軸定、區間定;軸動、區間定;軸定,區間動三種情況為學生進行展示,通過微課生動、動態方式的展現,則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
運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且能夠對常規教學方式中不靈活的缺陷進行改善。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做好把握,以微課方式的科學應用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宿遷經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