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山宏++徐志敏
[摘 要] 小企業發展推動我國經濟的增長和充分的就業,但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稅負過高的問題,特別在目前市場普遍低盈利條件下,這就需要不斷的從降低企業的成本角度出發,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在對小企業稅務會計的基本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小企業稅務會計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思考。
[關鍵詞] 小企業會計;稅務會計
[中圖分類號] F014 [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特別是小企業在市場份額無法充分提升的基礎上,需要不斷的從降低企業的成本角度出發,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小企業稅務會計的科學管理,可以有效的推動企業的內部管理能力,降低企業的納稅成本,進而成為小企業獲得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手段。當前,我國小企業的稅負水平較高,實際稅費負擔率接近40%的水平,也就意味著通常所說的“死亡稅率”。過高的稅負水平,使得企業難以承擔,很多企業可能面臨虧損倒閉,無法及時足額的納稅。因此,小企業應科學合理進行納稅籌劃,充分的利用稅務會計手段,來降低企業的稅負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就需要不斷的從降低企業的成本角度出發,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一、小企業稅務會計
(一)小企業稅務會計的概念
小企業稅務會計主要是指小企業在國家相關法律制度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國家頒布的相應稅收管理規定,進行企業的納稅業務調整,幫助小企業充分的享受到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降低企業的稅負,進而可以提高小企業的盈利水平。在進行稅務會計處理的過程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需要充分的掌握和利用國家頒布的針對小企業的各種稅收優惠政策的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并找出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法,進而可以達到減少納稅和延緩納稅的目的,實現企業的稅負最優惠。因此,小企業稅務會計的核心問題就是解決目前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以及相應的稅法規定之間的關系,通過納稅協調來解決如何降低稅負。
(二)小企業稅務會計的特征
最大限度地進行避稅。小企業稅務會計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會計核算的方法,按照稅法的規定,并進行不同的會計方法的處理,進而可以達到降低稅負和延緩納稅的目的。這就要求小企業在進行稅務會計的處理過程中,不僅僅需要精通稅法的相關知識,還需要精通會計的相關知識內容,并動態的按照國家規定的相應政策進行業務處理,進而可以有效的進行降低稅負的目的。
復雜性。小企業稅務會計處理過程中,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稅法和相應的會計規定來進行業務處理,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進行相應的納稅籌劃。但小企業相應會計人員的素質不高,面臨的相應業務處理較為復雜,這就需要正確的處理好會計、稅法知識短缺和業務復雜之間的矛盾,進而進行合理的稅務會計處理。
(三)小企業稅務籌劃的原則
小企業進行相應的成本效益的考慮。在進行小企業的納稅籌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納稅籌劃的成本。由于小企業的整體效益水平不高,納稅負擔對企業的效益敏感性較強,過高的納稅負擔往往影響到小企業的效益實現,進而影響到其可持續經營,形成了“死亡稅負”問題。因此,小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到成本效益的問題,不能因為過高的納稅籌劃成本而導致本來就已經過高的納稅負擔“雪上加霜”。這就需要小企業進行綜合的納稅籌劃管理,進而選擇最有利小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
小企業需要考慮到納稅籌劃方案是否合法。在進行納稅籌劃前,小企業會計人員需要和稅務機構進行全面的溝通,特別是對于一些新的稅務知識需要進行全面的了解,并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事實證明:只有全面的進行稅務知識的了解,才能合理的進行納稅籌劃,否則不僅不能達到科學納稅籌劃的目標,反而可能因為偷漏稅款而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小企業需要貫徹全面性的原則。小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全面性的考慮,既要考慮到小企業納稅管理的各個環節是否合理和合適,更需要考慮到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綜合稅負水平。此外,還要將全面性納稅籌劃貫徹到企業的稅務會計管理工作中去,才能全面科學的進行納稅籌劃。納稅籌劃不是小企業單個個體企業的事情,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到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價值管理的需要,要從全局角度出發,進行全面的籌劃和管理,進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如果因為防止稅負轉嫁,而導致未來更為苛刻的合作條件,從長遠來看,是得不償失的。
二、小企業稅務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的主觀因素
目前,小企業在人力成本節約的條件下,基本不會按照會計人員崗位要求進行相應的人員招聘,往往是通過代賬公司來進行日常的業務處理和納稅申報。代賬公司或者代賬會計由于自身業務能力有限和對企業業務情況缺乏必要的了解,無法對公司的納稅優惠政策進行全面的分析,不能為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降低企業的稅負,而只是充當了小企業的納稅申報人角色,幫助企業到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請和稅款繳納。部分小企業內部也招聘了一些會計人員,但這些會計人員普遍存在流動性高、會計水平較低和工作和學習熱情較差等情況,對涉及到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業務以及稅務變化并沒有進行充分的考慮,如部分小企業依舊會按照原有習慣計提壞賬準備科目,并對后續的壞賬進行核銷。但一旦出現此類項目,就將會涉及到年度所得稅申報的調整問題,往往在調整所得稅申報時,其稅會差異項目會出現偏差。但在實踐活動中,很少有小企業能夠正確的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并及時進行壞賬的轉銷處理,導致小企業無法充分的享受到相應的稅收優惠。此外,小企業不能只重視繳納稅款金額的減少,要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因素,有時和延遲納稅和繳納稅款金額的減少相比,可能延遲納稅更為有利,因為延遲納稅雖然納稅的數額不會少,但未來稅款的現值會減少。
(二)企業層面的主體因素
從小企業角度來看,其進行相應的稅務籌劃的主要來源是來自于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對小企業所執行的稅收政策進行合理的選擇,特別小企業是對一些具體的涉及到稅收優惠方面的政策,進行綜合的考慮,并在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的過程中,進行具體的運用,將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內容和其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有機的結合,提高企業的納稅籌劃的能力和水平。二是進行長期的規劃處理。由于小企業的會計人員流動性大,雖然一些會計人員能夠合理的進行納稅籌劃,進而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但往往在會計人員交接過程中,不能保證納稅籌劃的連續性,小企業不能進行稅收籌劃的長期合理的處理,導致對其對稅會差異協調的能力較差。
(三)外部環境的客觀因素
小企業在進行企業的會計處理的過程中,需要根據企業的經濟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進而能夠科學的反映出企業一定時間范圍內的經濟業務運行的全貌。但在進行具體的業務處理的過程中,小企業會計準則對不同的經濟事項進行業務處理要求,進行了可選擇會計核算口徑的規定,既對于同一經濟事項,可能進行不同的會計核算方法的選擇,需要會計人員根據自身的職業判斷來進行相應的業務選擇。但我國會計準則和稅法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既通常所說的會稅差異,就是會計核算的規定和稅法的處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導致后續在進行納稅申報時,出現較大的稅會差異需要進行調整和協調。例如,在進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面,進行了不同的會計折舊方法的判斷規定,讓企業進行不同的方法選擇,不同的折舊規定也可能帶來的是不同的納稅要求,這個就需要企業在進行具體的會計核算過程中,從有利于企業的固定資產管理角度以及稅收籌劃角度進行綜合的分析和判斷,進行涉及到每年進行稅會差異的調整問題。
三、完善小企業的稅務會計的對策思考
(一)持續改進納稅籌劃
首先,小企業應提高合法納稅的意識,在進行稅務會計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嚴格的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防止出現的因納稅籌劃而導致的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同時,小企業還應積極的按照國家的相關稅收法律的規定,進行及時的動態調整,既企業的納稅籌劃管理和國家的稅法規定相互一致,防止合理的納稅籌劃方案變成非法的納稅籌劃方案。其次,小企業需要全面的考慮到因為會計制度的調整或者稅法調整帶來的會稅之間的差異,在進行納稅籌劃方案的選擇過程中,不能簡單的認為稅負越低就是越有利于小企業的優良納稅方案,而應綜合的考慮到納稅機會成本問題,以及納稅過程中可能形成的成本效益問題,選擇最有利小企業效益實現的納稅方案,否則就應該放棄。最后,不能只重視繳納稅款金額的減少,要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因素,有時延遲納稅和繳納稅款金額的減少相比,可能延遲納稅更為有利,因為延遲納稅雖然納稅的數額不會少,但未來稅款的現值會減少。
(二)增強依法納稅意識
小企業要積極的按照國家相關的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由于我國小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收制度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甚至還存在著一定的沖突。因此,小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過程中,要按照稅法的規定選擇對企業稅務籌劃有利的會計處理方法。在選擇稅務籌劃方案時,小企業要改變過去那種認為稅負低就是好的納稅方案的錯誤思想,要改變傳統的政策思維,引進機會成本方案,實施該方案而增加的費用和放棄的機會收益進行對比,少的方案是可行的,否則就應該放棄。此外,小企業不能僅僅認為稅務籌劃就是少繳納稅款,要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爭取獲取延長納稅期或者延遲納稅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樣不僅僅可以使企業減少稅款繳納中的資金壓力,更能獲取資金的時間成本,提高小企業稅務籌劃的效益,進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小企業可能發生的“死亡稅率”問題。小企業不能僅僅認為稅務籌劃就是少繳納稅款,小企業要拓展稅務籌劃的視野,充分考慮到資金的時間價值,爭取獲取延長納稅期或者延遲納稅的稅收優惠政策,這樣不僅僅可以使小企業減少稅款繳納中的資金壓力,更能獲取資金的時間成本,提高小企業稅務籌劃的效益。
(三)加強會計人員培訓
小企業的稅務會計管理和實現最終需要人來實現。因此,強化小企業會計人員隊伍建設,對于小企業全面提高稅務會計水平和能力將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小企業要從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入手,提高小企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嚴格按照小企業會計準則和稅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并進行小企業合理的納稅籌劃。此外,小企業要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培訓,要組織人員到高校,或請稅務機關專業人員來小企業進行指導培訓,不斷提高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稅務知識,進而提高小企業會計進行稅務籌劃的能力和水平。
[參 考 文 獻]
[1]劉海燕.我國小企業執行《小企業會計準則》問題分析[J].時代金融,2013(4).
[2]黃顯福.《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所得稅的協調與差異探析[J].經濟師,2014(6).
[3]趙建華,蔣悄悄.《小企業會計準則》與稅法的時間性差異分析[J].稅務與會計,2014(5).
[責任編輯: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