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興泉
摘 要:隨著高等教育管理大環境的變化,當前高校學生大都是個性突顯的90后大學生群體,依靠各種規章制度的剛性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當前的學生管理工作需求,在這種情況下,“以為人本”的柔性化管理模式逐漸被引進到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來,即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本文簡單分析了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意義以及應用策略。
關鍵詞:柔性管理;高校;學生管理
柔性管理是指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以激勵引導等非強制性手段來激發人的內心情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變組織的意識為學生群體的自覺行動的一種管理模式。與“以規則或規章制度為核心”的剛性管理相比,柔性管理更注重的是以人為本,強調學生是管理的主體,同時也是服務的客體,是管理的出發點,也是服務的落腳點。采用柔性管理模式可以將學生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完美融合,將工作重心由單純學生工作轉移到學生本身,實現了學生工作任務的完成和學生全面發展的和諧統一。
一、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符合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現在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中往往缺乏對教育終極目的考慮,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過多地注重剛性、強制性的管理,而忽視學生內心想法的話,教育效果將大打折扣。學生當時或許會心存畏懼,被動地接受教育,但內心會排斥或逆反。而柔性管理在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知恩感恩的同時,學生也會主動地尊重老師、關心老師,將老師真正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甚至是家人。師生間的感情在這種柔性管理模式中逐漸升溫,此模式將有利于學生之間和睦相處,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滿足多元化教育發展需求
新形勢下,社會發展呈多元化趨勢,作為向社會發展輸送人才的教育,高效教育也應該與之相適應,建立多元化教育目標,要求教育的多元化來滿足以人為本的個體需求。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服務型教育事業,服務的對象是學生,面對生源的緊縮形勢,學生工作管理者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學生對學校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必須轉變管理觀念,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在各自基礎上得到全面提高,特別是素質教育發展過程中,要在班級中實行柔性管理激發學生的潛力,滿足其更深層次內心需求,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近年來,我國積極與國際接軌,發展多邊或雙邊教育,這就要求創新學生工作管理模式,使之適應國際和國內多元化教育發展的需要。
二、柔性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策略
(一)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
“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是以人為本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實踐中的具體運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堅持以學生為本,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管理中加強對學生的個性、態度和行為特征的研究,堅持從學生成長需要出發,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重視學生發展的主體性、全面性和差異性,調動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教師要在觀念和行為上實現兩個轉變:一是實現限制型向發展型的轉變,即學生工作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允許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犯錯誤,用一顆包容的愛心去感化和引導,讓他們在錯誤、挫折、失敗中磨礪意志、增強心智;二是實現權威型向對話型的轉變,即學生工作者要以民主的精神、親和的態度與學生接觸交流和指導工作,讓他們在參與日常管理中自我鍛煉、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自我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建設和諧校園文化
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校園文化是柔性管理的一個重要平臺。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能極大地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無形中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強化自我塑造、自我培養、自我教育意識,實現柔性管理效果。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旨在學生個性得到充分展示,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信念。比如,開展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學校系列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自己身邊事情做起,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倡文明之風,踐文明之行,用自身的文明修為影響他人。通過活動,使學生學會做人懂得感恩,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具有特色的文化氛圍。
(三)發揮網絡文化的導向作用
在信息互聯網時代,網絡和通訊成為了大學生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校園網絡已經成為師生思想交流與信息溝通的重要平臺。在柔性管理中,作為高校學生管理者者首先必須與時俱進,通過信息網絡平臺及新媒體,主動用正面的輿論去引導,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借助網絡、通訊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確保校園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實現。同時,很多學生都會選擇網絡來分享自己的一些見解或者發泄情緒,這些信息準確而且及時,那么學生管理者就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動態,及時介入到需要幫助解決的事情當中。再者通過網絡與學生交流時,可以使學生尤其一些平時性格內向又不善言語的學生,能更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環境中接受思想的熏陶和人生的引導。
三、結語
總而言之,柔性管理是一種具有包容性和理解性的新型管理模式,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將傳統剛性管理模式和柔性管理模式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和管理方法,革新管理理念,能夠尊重學生個體的人權和自由,張揚學生個性和自我,使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得到提高,真正實現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龍祥.談柔性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