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凱,何茂梁,廖國慶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51)
探究腹腔鏡治療30例結腸癌的臨床效果觀察
隨凱,何茂梁,廖國慶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普外科,四川成都610051)
目的探究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患者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方法選取2008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手術治療的60例結腸癌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以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胃腸道恢復時間、并發癥幾率、術后3個月的生活質量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效果顯著,患者術中出血量少、創傷小,同時能在較短時間內恢復,術后生活質量顯著提升,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治療方式。
腹腔鏡;結腸癌;并發癥;臨床效果
結腸癌是發生在直腸與乙狀結腸交接部位的一種惡性消化道腫瘤,該病好發于40~50歲的男性,該病的發病因素不僅與遺傳因素有關,同時與患者的飲食習慣有關[1-2]。隨著微創外科在臨床上的不斷發展,腹腔鏡在各類手術治療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臨床效果也得到了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首肯。本院為探究腹腔鏡治療結腸癌的臨床效果與安全性,對60例患者進行了術后比較,現將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取2008年8月~2015年8月到本院行手術治療的60例結腸癌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按照手術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38~68歲,平均年齡(52.3±6.2)歲;組織學分型低分化6例,中分化15例,高分化9例。觀察組男21例,女9例;年齡35~66歲,平均年齡(51.9±6.5)歲;組織學分型低分化5例,中分化17例,高分化8例。兩組患者入院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痛、便意不盡及血便等癥狀,經結腸鏡檢查與活檢均確診為結腸癌。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組織學分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手術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腹腔鏡手術治療:所有患者給予全麻處置,其中升結腸癌患者給予頭低足高左傾位,橫結腸癌與乙狀結腸癌給予頭高足低截石位。建立12~14 mmHg的氣腹,選擇臍上為觀察孔,左右麥氏點及對應位置為操作孔。對腹內的臟器及腹腔進行勘察,尋找到腫瘤的具體位置,并觀察其是否出現轉移。將腫瘤近端的腸系膜與腸管采用紗布袋扎緊,并使用超聲刀將后腹膜與腸系膜切開,充分分離腸系膜血管直到腸系膜根部。(1)乙狀結腸癌患者采用超聲刀在腫瘤上端的10~15 cm處對乙狀結腸腸系膜進行完全斷離,并對盆腔進行銳性清掃,清掃時切勿傷及輸尿管;在直腸間隙部位進行穿刺,并在腹腔鏡直視下銳性分離骶前筋膜前方,直到腫瘤下方的4 cm左右[3]。(2)橫結腸癌與將結腸癌患者在其腹部行一長為3~5 cm的切口,并游離提出腸段,在靠近腫瘤部位的10 cm處進行腹腔外切除,并將兩斷端的腸管重新吻合后返回腹腔。在將腫瘤脫出腹腔時,均采用無菌的塑料袋對病變的切口部位進行保護[4],術后注意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術后鎮痛時間及胃腸道恢復時間,同時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術后3個月采用QOL-C30對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心理狀態、睡眠狀態、軀體化、社會活動[5-6]。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方差檢驗及正態分布檢驗,“x±s”表示;其中計量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組內比較采用數據重復測量的方差檢驗。統計結果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胃腸道恢復時間及住院時間相比觀察組患者明顯多出一半(P<0.05),說明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患者能有效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同時縮短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節省了醫療費用。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x±s)
2.2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生活質量比較對照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睡眠狀態、軀體化及總分比較上均低于觀察組(P<0.05),說明采用腹腔鏡對結腸癌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睡眠質量等。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生活質量比較(x±s,分)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觀察組患者術后出現感染1例,總并發癥幾率為3.3%;對照組患者術后出血3例,感染2例,總并發癥幾率為16.7%,觀察組術后出現并發癥的幾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的安全性是可靠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n)
結腸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是由于環境因素或遺傳因素等影響導致結腸黏膜發生惡性病變的一種疾病。該病好發于40~50歲之間的男性[7],且全球每年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整個惡性腫瘤中的占比達10%~15%[8],對人類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臨床上對于結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在對腫瘤切除的同時會將周圍的淋巴組織及腸管一并切除,并聯合化療與放療降低患者術后的復發幾率。隨著微創外科在我國臨床醫學中的不斷發展,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逐漸被腹腔鏡治療取代。
對患者來說,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治療結腸癌存在諸多不足,其中包括術中對于患者深部的一些殘存腫瘤組織無法更深入的探測[9],同時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面積大,術后恢復的時間更長,出血量也相對更大。而大量的研究已經證實[10-11],腹腔鏡治療結腸癌不僅能有效降低患者術中的出血量,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同時更利于患者術后的胃腸功能恢復。國內學者采用對照隨機實驗對一組結腸癌患者的近期療效進行了比對[12],發現采用腹腔鏡治療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幾率、圍手術期死亡幾率及進行二次手術的幾率比較上并無顯著差異,說明采用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及死亡的情況并未顯著上升。本次研究也發現,采用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小、術后恢復時間明顯縮短(P<0.01),且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并未顯著上升。經3個月的隨訪結果發現,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睡眠狀態、軀體化、生存質量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治療結腸癌,患者術中出血量少,術后胃腸道功能恢復快,且并發癥情況并未顯著上升,有效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值得臨床推薦的治療方式。
[1]應可明,陳崢,燕歸如,等.腹腔鏡與開腹結腸癌根治術的安全性及近遠期臨床療效評估[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 (6):446-449.
[2]YiZhang,HaitaoChu,DonglinZeng,etal.Evaluation of incomplete multiple diagnostic tests,with an application in the colon cancer family registry study[J].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2014,41(3/4):688-700.
[3]趙曉丹,王紅巖,李國勝,等.腹腔鏡下結腸癌根治術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5,9(3):63-65.
[4]張曉,李明,詹天成,等.手輔助腹腔鏡與開腹乙狀結腸癌根治術療效對比的前瞻性對照研究[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11(5):442-445.
[5]趙日升,汪挺.單孔腹腔鏡與傳統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的腫瘤學療效比較[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5,17(8):787.
[6]蔣水平.開腹與腹腔鏡手術治療結腸癌的遠期療效對比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0):30-31.
[7]陳中建.腹腔鏡結腸癌手術應用于結腸癌不同分期的合理性[J].當代醫學,2014,20(8):115.
[8]S Rathore,M Hussain,A Ali,et al.A Recent Survey on Colon Cancer Detection Techniques[J].IEEE/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2013,10(3):545-563.
[9]E Claridge,D Hidovic-Rowe.Model Based Inversion for Deriving Maps of Histological Parameters Characteristic of Cancer From Ex-Vivo Multispectral Images of the Colon[J].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2014,33(4):822-835.
[10]Amsterdam A,Raanan C,Schreiber L,et al.Differential localization of LGR5 and Nanog in clusters of colon cancer stem cells[J].Acta Histochemica: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4):320-329.
[11]Amsterdam A,Shezen E,Raanan C,et al.Two initiation sites of early detection of colon cancer revealedby localization of pERK 1/2 in the nuclei or in aggregatesattheperinuclearregionofthetumor cells[J].Acta Histochemica:Zeitschrift fur Histologische Topochemie,2013,115(6):569-576.
[12]尹林,蔡尚坤.腹腔鏡下結腸癌切除術治療高危結腸癌的隨機對照研究[J].當代醫學,2016,22(16):45-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