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妹+黃遠水
[提要] 本文分別從福建省與臺灣地區觀光工廠發展現狀出發,了解海峽兩岸觀光工廠建設的緣起、評選標準、發展模式等情況,比較兩地觀光工廠的不同模式,借鑒臺灣觀光工廠發展模式,探討大陸觀光工廠發展策略,并提出完善建議,以期促進福建省觀光工廠健康發展。
關鍵詞:觀光工廠;旅游發展;福建;臺灣地區
基金項目:2016年國家旅游局科研立項面上項目:“‘全域旅游背景下觀光工廠發展研究”(16TAAG026);華僑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育計劃資助項目:“觀光工廠建設及其對區域工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No.1511308003)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4日
一、引言
“觀光工廠”這一概念是從“工廠觀光”延伸出來的,在歐美國家指工業遺跡發展旅游,是工業旅游的一種,可以說其是“生”于歐美,“長”在日本、臺灣地區。而福建省推廣的“觀光工廠”是在工業旅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傳統的工廠觀光不同,是從旅游供給的角度來研究“工廠”的旅游吸引力和影響。
觀光工廠旅游在福建省已有起步,2015年12月驗收了第一批觀光工廠,共有33家工業企業獲評福建省第一批觀光工廠。《福建省“十三五”旅游業發展專項規劃》明確提出“推動‘觀光工廠標準化建設,打造一批工業旅游項目,創建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城市”。在福建省各級旅游部門的大力指導和精心指導下,不少業主將積極投入到“觀光工廠”創建中,觀光工廠發展態勢良好。但其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產業規模小、產出水平低、體驗性與創新不足等問題。
觀光工廠是福建省旅游發展的新興業態,也是發展的全域旅游發展重要空間載體,觀光工廠是對工業企業產品、服務、規模和效益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的結果,但是由于其是新興產物,目前針對觀光工廠的研究較少,與其重要程度不相匹配。
通過了解海峽兩岸關于觀光工廠建設的緣起、評選標準、發展模式等方面的情況,了解福建省觀光工廠和臺灣觀光工廠發展現狀,比較兩地觀光工廠的不同模式與運作特點,借鑒臺灣觀光工廠發展的模式,探討大陸觀光工廠發展的策略,對于福建省進一步發展觀光工廠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
二、文獻綜述
臺灣觀光工廠發展良好,臺灣學者對其研究也很多,主要是觀光工廠成功因素、滿意度、體驗性的研究。
觀光工廠的成功因素方面主要有張正锠(2005)、林融圣(2008)、陳中文(2014)提出觀光工廠的企業主題、廠區規劃與服務設施、設施展示、顧客服務、經營管理五大方面提出建議,為想轉型觀光工廠以及已為觀光工廠的業者提供可行的營銷策略、創新投入的參考。張霖生(2015),洪妙菱、林文寶(2015)認為觀光工廠關鍵成功因素的探討最重要的因素是“主題特色”,其次是“營銷策略”,其余依序為“經營管理策略”、“廠區設施規劃與服務”及“企業社會責任”。
觀光工廠體驗與滿意度方面主要有洪慈霙、趙家民(2015)探討服務質量、體驗營銷與顧客滿意度之關系;Chia-Hsien Tsai、Hsin-Hung Wu和Yu Jin Peng(2015)評估觀光工廠服務過程的滿意度,得出不同年齡組感知禮品店服務滿意度不同。Wen-Hong Chiu、Yi-Chun Lee與Hui-Ru Chi(2015)探究臺灣觀光工廠服務創新模型,提出SERV-模型。
相較于國外研究,大陸觀光工廠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通過文獻檢索,僅發現5篇文章與觀光工廠相關,臺灣玩具同業公會(2005)介紹了上綠企業有限公司的創新做法是產業升級向輔導轉型,將推動公司的發展。柳志和張起燕(2014)介紹了臺灣桃園“祥儀機器人夢工廠”發展觀光工廠的做法,通過創新技術開發機器人,產品寓教于樂看好市場潛力。唐晨晨與黃秀容(2015)提出了觀光工廠是典型的“第六產業”,指出觀光工廠能創造另外一種“體驗經濟”,發展觀光工廠能打造跨界合作產業升級的新路徑,并且提出了引進觀光工廠的政策建議。張琳(2015)探討臺灣地區將休閑農業與觀光工廠有機結合發展的休閑農業模式。
三、臺灣地區觀光工廠發展情況
(一)緣起。臺灣經濟部參考國外經驗,協助國內具有獨特、產業歷史文化,并有意愿轉型升級的工廠,藉由整體再發展的設計規劃后,展現新意與魅力,讓工廠的經濟效益轉化為地方觀光收入的邊際效益,也可滿足多元化觀光旅游的市場需求,一舉數得。當地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制造產業走向觀光。這樣的景況在歐美等地區早已行之有年,如國外水晶、玻璃、食品、制酒等工廠早在二十世紀就已經由制造業結合旅游業朝向國際觀光之成功發展,實為今日觀光工廠之先驅。臺灣雖然起步較晚,但其優越的區位優勢和本土文化特色,展現了新的理念和魅力,滿足了旅游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我國臺灣地區制造業發展的優勝時期,但在90年代后期,受到全球環境、能源危機、經濟低迷和國際競爭劇烈的影響,再加上臺灣內部經濟原因的影響,傳統產業發展受阻,留下許多閑置的廠房,需要尋找行的出路發展經濟,臺灣經濟部參考國外經驗,自1992年由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推動觀光工廠計劃,委由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制訂觀光工廠輔導事項與評鑒規范,于2002開始觀光工廠計劃,2004年開始評鑒觀光工廠。迄今已經成功篩選出各產業領域中足稱表率的觀光工廠示范點遍布在全省各地市。以觀光工廠的創新經營元素,能讓傳統產業在企盼轉型時提供另一種變身的方法,在微利且充滿競爭的時代中能覓得再創事業高峰的新藍海,這曾經帶動進步起飛并創造世人稱羨經濟奇跡的臺灣中小企業,其動人風華將再次席卷臺灣各個角落。
(二)評比標準。為使輔導計劃能有更具體的指標依據,自1997年起訂定評鑒作業機制,這些經由數次嚴格評鑒考核,包含觀光工廠主題、廠區空間規規劃、導覽解說與體驗設施、企業形象與文化宣傳設計和觀光工廠營運模式五大要素;評鑒結果分為未通過、條件式通過、通過等三種。觀光工廠標章自通過之日起有效期為三年。廠商應于期滿前三至六個月內,向執行單位申請續期評鑒;未報名續期評鑒或評鑒不通過者,期滿取消第九點權利并收回觀光工廠標章。目的在于確保每位進入工廠觀光的游客能在飽覽工廠制程與認識產業文化之余,可以安心地享受另一種休閑風情,讓原本關門拼生產的工廠亦能展開雙臂,經由有系統的認識產業、閱讀文化、參觀制程,發現傳統制造業生生不息的活力;再通過體驗商品進而安心消費的良性循環,促成產業再生并活絡地方經濟的群聚擴散效應。
(三)數量與分布。根據觀光工廠自在游網站數據顯示,至2016年為止,臺灣共有觀光工廠133家,其中國際亮點觀光工廠9家,優良觀光工廠17家。
陳中文、楊正寬(2014)將臺灣觀光工廠發展階段分為萌芽期(轉導制度)(2003~2013年)、成長期(導入評鑒)(2008~2013年)、成長加值期(評選優良)(2009~2013年)、茁壯期(評選國際亮點)(2013年開始)。(圖1、圖2)
對臺灣地區有觀光工廠分布的17個縣市的統計,從臺灣地區觀光工廠分布的洛倫茲曲線圖可以看出,觀光工廠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觀光工廠個數排名前5位的是臺南市、桃園市、新北市、臺中市、南投縣,占全省觀光工廠總數的58%。(圖3)
(四)分類。臺灣交通部觀光局從觀光工廠的不同系列將觀光工廠分為5大類,如圖4所示。(圖4)
對臺灣地區目前通過評鑒的133家觀光工廠進行分類,5大類別占比如圖5,醇酒美食類共有50家,占總數的37.59%;居家生活系列共30家,占比22.56%;健康美麗系列、藝術人文系列分別20家、18家,占比分別15.04%與13.53%;開門七件事系列僅15家,占總數的11.28%。(圖5)
(五)發展模式。臺灣地區是觀光局與業界專家學者以及觀光工業業主三者共同開發觀光工廠,觀光局不僅是以監督者的身份,更是從合作的角度對觀光工廠進行開發。
四、福建省觀光工廠發展情況
(一)緣起。福建省各級旅游部門認識到發展工業旅游的良好前景,從2014年前后便開始謀劃突破工業旅游發展瓶頸,致力于引導工業旅游的發展,在幾年的工業旅游發展跟蹤調研過程中,福建省旅游局發現,“觀光工廠”這一新業態更符合游客的需求,并開始引領著全省工業旅游向觀光工廠轉型。
(二)評比標準。福建省觀光工廠是在借鑒臺灣評審規范的基礎上制定的,從基本條件、主題特色、廠區規建、服務規范、經營管理、安全管理、環保衛生七個方面對工業企業進行評比,總分共1,000分,評分超過700分為通過,評定結果分為未通過、通過兩種。
(三)數量與分布。2015年福建省共計有33家工業企業獲評觀光工廠,福建省觀光工廠發展現狀如下:
1、對福建省9個地市統計,從福建省觀光工廠分布的洛倫茲曲線圖可以看出,觀光工廠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觀光工廠個數排名前3位的是泉州市、南平市、寧德市,占全省首批觀光工廠總數的66.67%。(圖6)
2、從閩東、閩西、閩南、閩北4大地區尺度來看,觀光工廠的分布以閩南(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為主,泉州市、廈門市、漳州市3個地市共17家,占52%;閩東(福州市、莆田市、寧德市)其次,福州市、莆田市、寧德市共8家,占24%;閩北(南平市)5家,占15%;閩西地區最少,龍巖市和三明市僅3家,只占9%。(圖7)
(四)分類。參照臺灣觀光工廠分類標準,福建省首批33家觀光工廠中以居家生活超幸福系列最多,共有11家,占比33%;開門七件事類有9家,占比27%;醇酒美食超級贊系列5家,占比15%;藝術人文超歡樂系列和健康美麗超亮眼系列各有4家,占比均為12%。(圖8)
(五)發展模式。福建省觀光工廠屬于民營企業,福建省旅游局是從管理者的角度對其進行評審和監督,同時也給予一定的輔導,但是缺乏合作的形式。
五、兩地觀光工廠旅游發展比較
(一)管理體系
1、臺灣地區。想評審觀光工廠的單位為研訂觀光工廠相關輔導機制,與評選輔導對象、優良及國際亮點觀光工廠等,得邀請產業輔導、觀光休閑、經營管理、景觀設計及無障礙等領域專家學者,及相關政府機關代表等組成指導委員會。
訪視:由符合觀光工廠資格之廠商提出申請,經執行單位實地訪視,進行意見交流及提出建議。
診斷:經實地訪視后,對于有強烈轉型企圖者,由執行單位邀請專家顧問再進行深度診斷,并提出廠域空間改善建議。
專業輔導:經指導委員會評選當年受輔導廠商,由執行單位邀請觀光休閑、景觀設計等專家顧問,針對廠區空間規劃、企業主題形象、導覽體驗設施、服務質量內涵、建立營運模式等進行規劃。
先期診斷:為維持觀光工廠之評鑒水平,對于申請評鑒案件,由執行單位聘請專家先行診斷,以確認是否達評鑒程度。
2、福建省。福建省旅游局設立福建省觀光工廠評定委員會(以下簡稱“省級評委會”)。省級評委會是負責全省觀光工廠資格評定工作的最高機構。
(二)借鑒策略。從近期來看,福建省發展觀光工廠可以從完善建設標準、加強監督指導、深化培訓機制、強化主題設計、提升體驗項目、加強宣傳力度推動觀光工廠的發展,具體借鑒策略如下:
1、注重規范引領。根據福建省首批觀光工廠的發展與評審現狀,探索研究“觀光工廠”旅游可持續發展專項規劃,進一步完善《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與服務規劃標準》相關制度建設,規范評定、復審、監管體系,注重相關規范的指導作用,促進觀光工廠的分等級評比,為推動“觀光工廠”旅游產業的規范化、規模化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2、加強發展指導。對于已獲評的首批觀光工廠,省旅游局應組織觀光工廠專家團隊不定期的對觀光工廠進行復核,加強對觀光工廠的監督,同時對于工廠發展旅游的空間規劃、產品展示、旅游氛圍營造、體驗活動設計、旅游部門和人員配置等困惑給予輔導和指導,同時也需要宏觀調控觀光工廠的地市、地區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切實促進觀光工廠建設和發展。
3、轉變發展意識。一是加強對觀光工廠業主的培訓,提升其發展觀光工廠的熱情,對于大陸的工業企業而言,發展旅游并不是其唯一選擇,其主營業務仍然是工業產品,對于發展觀光工廠的益處認識存在不足,因而發展旅游熱情不高、意識不到位,需提升發展觀光工廠的意識;二是每個觀光工廠都應該成立自己的旅游部門,并且引入專業人士,同時增加對內部員工(如:講解員,銷售人員)的禮儀等相應培訓,必須提高員工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掌握旅游行業標準的服務標準,以滿足顧客在服務中的需求,從而提高游客對工廠的滿意度。
4、強化主題設計。鮮明的主題是一個觀光工廠存在的必要前提,觀光工廠從景觀設計到氛圍營造再到產品創新都應圍繞鮮明的主題特色,在推進福建省各工業企業發展觀光工廠應引導其在景觀設計、旅游商品開發、品牌推廣、產品展銷等方面大膽創新、突出特色,以塑造各觀光工廠的品牌,促進觀光工廠效益的提升。
5、提升體驗項目。在體驗經濟時代,各類型觀光工廠都應加大力度開發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感”體驗項目,不能僅食品類的觀光工廠有味覺體驗,其他類型工廠就不涉及味覺項目的設計,并且需分析體驗性項目的可行性與適用性,設計有自身特色、多元化的體驗項目,以觸動游客的內心,提升游客的購買意愿,提升觀光工廠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創造獨特的工業魅力情境體驗的制作。通過展示觀光工廠生產線,創造一個情境式體驗,通過景觀設計、空間展示、銷售、DIY、制作過程參觀等功能的設計,為游客提供體驗式學習平臺。
6、提供專項支持。福建省各級旅游部門和觀光工廠業主都應借鑒臺灣經驗加大觀光工廠的宣傳力度,聯合開展“觀光工廠”整體營銷和推廣。福建省政府和各級旅游部門要借鑒經驗,成立觀光工廠旅游發展專項基金,支持工業企業創建觀光工廠,引導觀光工廠生產、學習、研究有機融合,并支持高校和企業聯合培養“觀光工廠”所需的旅游人才,支持和鼓勵“觀光工廠”理論研究和實踐,為觀光工廠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六、結語
福建省觀光工廠發展的趨勢總體相對樂觀,并將保持穩中趨快的增長速度。但與臺灣地區相比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數量上明顯少于臺灣地區,體驗性方面有著較大差距,還存在著區域發展不均衡、品質差距較大等問題。希望借鑒臺灣地區的經驗,通過完善建設標準、加強監督指導、深化培訓機制、強化主題設計、提升體驗項目、加強宣傳力度、提供專項支持等措施,促進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并進而促進福建省旅游業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福建省觀光工廠公示名單[EB/OL].福建省旅游局.http://www.fjta.gov.cn,2015.
[2]陳中文.從優良觀光工廠到國際亮點之路——以郭元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例[D].靜宜大學管理,2014.
[3]洪妙菱,林文寶.觀光工廠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以南部觀光工廠為例[D].高雄師范大學事業經營系,2015.
[4]洪慈霙.觀光工廠的服務質量、體驗營銷與顧客滿意度之研究——以梅問屋梅子元氣館為例[D].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2015.
[5]Chia-Hsien Tsai & Yu Jin Peng &Hsin-Hung Wu.Evaluating Service Process Satisfaction of A Tourism Factory Using BrandsHealth Museum As An Example.2015.
[6]Wen-Hong Chiu、Yi-Chun Lee & Hui-Ru ChiExploring the Model of Service Innovation in Taiwanese Tourism Factories.2015.
[7]制造工廠轉型觀光工廠帶來新商機[J].玩具世界,2005.10.
[8]柳志,張起燕.祥儀企業公司:機器人觀光工廠,打造臺版《鋼鐵擂臺》[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4.10.
[9]張琳.臺灣休閑農業與觀光工廠有機結合模式研究[J].北方經貿,2015.8.
[10]陳中文.從優良觀光工廠到國際亮點之路——以郭元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為例[D].靜宜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