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建平
[提要] 本文以陜西省3個縣(區)481戶為樣本數據,對影響農戶參與農村“土地權”抵押融資意愿的各種因素及實現路徑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戶主性別、文化程度、家庭總收入對農戶“土地權”融資貸款的意愿實現路徑呈顯性正相關,而戶主的年齡與貸款實現路徑意愿呈顯性負相關。
關鍵詞:農戶異質性;抵押融資;實現路徑;融資意愿
基金項目:陜西省教育廳基金項目:“基于農村土地可抵押條件下融資模式的路徑研究”(項目批準號:15JK2122)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4月20日
一、引言
隨著我國新農村經濟的發展、城鎮化戰略的實施,農業產業結構也在做相應的調整,大農業化、職業農民等等成為一種趨勢。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賦予農民對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后,浙江、安徽、四川和江蘇等地紛紛開展了包括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在內的抵押貸款試點。以前的研究,大部分從定性方面進行研究,而基于研究農戶特性的異質性對抵押融資實現路徑的定量分析很少。本文從農戶的異質性方面進一步定量分析,是研究我國農村“土地權”抵押融資必要的補充,對加速我國城鎮一體化戰略的早日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數據來源及變量定義
(一)數據來源。我國學者研究影響農戶的融資實現路徑意愿影響因素大體分為農戶的性別、家庭總收入、戶主的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于麗江等,2014;楊婷怡、羅劍朝,2014,曹瓅、羅劍朝,2015;張龍耀等,2015)。由于陜西地處西部,經濟欠發達,要趕上發達地區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靠自身的積累無法滿足資金的需求。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相應的調查問卷,分別在陜西的陜南山區縣安康市紫陽縣、陜南南鄭縣、陜北神木縣發放了700份調查問卷,最后回收為584份,有效問卷結果為481份,并利用Stata12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二)樣本分析。本文把農戶的異質性進行統計和分析,主要是農戶自身特征,包含了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戶主的家庭總收入,如表1所示。(表1)
三、模型設計及結果分析
(一)變量定義。被解釋變量:抵押融資實現路徑意愿。對農戶土地權抵押融資的因素比較多,本文主要分析戶主個人特質及戶主家庭特征兩個方面對抵押融資實現路徑意愿的影響。(表2)
(二)模型設計。以農戶的“土地權”抵押融資實現路徑的意愿為因變量,農戶戶主的個人及家庭的情況為自變量,研究農戶差異性的因素對抵押融資意愿的影響。因此,本文是典型的二元離散研究,農戶愿意抵押融資為1,不愿意抵押融資設為0:
公式(2)中的Pi農戶愿意抵押融資的概率;b0為常數項,b1,b2…bn表示各影響自變量的回歸系數;XiJ為第i個農戶“土地權”抵押融資意愿的第J個變量,u為隨機誤差量。
四、模型估計結果及分析
本文運用STATA12對農戶“土地權”抵押融資意愿進行Logist回歸分析,具體影響農戶“土地權”抵押融資意愿實現路徑的影響因素及程度如下:
戶主變量對農戶“土地權”抵押實現路徑意愿的影響。其中,性別(Gender)、文化程度(Edu)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432、0.067,并且在1%水平顯著,說明男性比女性“土地權”抵押容易的意愿程度要高;學歷高也許了解的政策及見識多一些,比學歷低的更愿意抵押融資;家庭總收入(income)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24,并且在5%水平顯著,說明家庭收入高的家庭更愿意用擁有“土地權”資產獲取融資需求。戶主年齡(Age)對農戶抵押融資實現路徑意愿的影響系數為-0.278,在5%水平下顯著,說明年齡越大,越不愿意冒風險投資,即不愿意抵押融資。(表3)
五、結論及建議
本文選取了陜南山區的紫陽縣、漢中平原的南鄭縣、以及陜北的煤都神木縣進行了實地調查,對調查數據進行梳理后,用統計方法從農戶的個體特征及家庭特征對四地農戶“土地權”抵押融資實現路徑意愿進行實證研究。研究得出對于農戶戶主個人特征來說:戶主是男性比女性更愿意用“土地權”進行抵押融資,同時戶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總收入越多也是正相關關系,只有戶主的年齡越大越不愿意用“土地權”抵押融資貸款。
根據本文的實證結論,為了加速農業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但是單獨依靠政府及社會的投入無法發揮農戶的能動性,并且還是會資金短缺,所以應該要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這也是發展我國農村經濟的極為重要之處,因此特提出以下建議:第一,促進文化知識下鄉,加快提高農民的認知能力。只有讓農民掌握的知識多了,知道怎么去發展農業,并且隨著通訊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農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去尋找致富的農業技術,了解市場信息,這樣一來農民才會有信心,也就增加了農民“土地權”流轉的前期基礎;第二,加快農村社保的范圍和力度,鼓勵農民大力發展養殖業、種植業。讓農民免了后顧之憂的同時,應該加大農業技術的幫扶,積極地落實國家的扶貧及補貼政策,為農民提高農業資產的價值;第三,鼓勵農地規模化經營,規劃符合本地發展的產業。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勵土地向農業大戶、專業合作社的流轉,讓產業帶動農戶致富。
主要參考文獻:
[1]于麗江,陳晉麗,蘭慶高.農戶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融資需求意愿分析——基于遼寧省385個農戶的調查[J].農村經濟問題,2014.3.
[2]曹瓅,羅劍朝.基于農戶收入異質性視角的產權抵押融資約束分析——以陜西、寧夏兩省區為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10.
[3]楊婷怡,羅劍朝.農戶參與農村產權抵押融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陜西高陵縣和寧夏同心縣919個樣本農戶為例[J].中國農村經濟,2014.4.
[4]張龍耀,周南,趙陽.農戶住房財產權抵押融資意愿實證分析[J].上海金融,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