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赟

其實,受到困擾的并不止張琳萱一人,和她一個醫院生寶寶的產婦們都接到了不少騷擾電話。這些騷擾電話全都是一些和新生兒有關的產品和服務,看來是非常有針對性的推銷。可是這些產品連個品牌都沒有,品質就更不敢保證了。如果新媽媽和寶寶用了這些產品和服務后,出了任何問題,連投訴的渠道都沒有。對此,上海警方就群眾舉報的這一情況進行了深入偵查,最終破獲一起涉及8名被告人、偷取20余萬條新生嬰兒和新產婦信息的案件。
“內鬼”監守自盜
今年剛過不惑之年的韓洪明就職于某疾病預防部門,負責生命統計等技術工作,主要是監測并統計全市死亡人員情況。因為工作關系,韓洪明結識了下屬疾病預防部門生命統計科的張峰勁。平時除了工作接觸之外,私底下韓洪明和張峰勁也走動頻繁,可以說兩人的關系是非常之要好。說起這個張峰勁,他的社會關系可謂非常復雜,他平時經常去轄區內大大小小的醫院走訪,并和一些電子商務公司、嬰幼兒產品公司、保健品公司的老板都非常熟。
2014年的春節前,張峰勁約韓洪明出來吃年夜飯。在飯桌上,張峰勁悄悄地向韓洪明打聽能不能搞到全市新生兒的數據信息,說如果能搞到這個數據信息則好處多多。韓洪明雖然平時不負責新生兒的信息工作,但聽到有利可圖,就默默地開始關注這件事情。但是,只負責死亡人員統計的韓洪明并沒有權限登陸出生登記系統。于是,韓洪明就以工作需要的名義,向同事小錢要了新生兒出生登記系統的密鑰。隨后,韓洪明通過小錢的用戶名、密碼登錄了全市新出生嬰兒的系統,并查詢到了當月全市各醫院的新生兒信息資料,其中包括嬰兒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及父母姓名、電話等信息,并下載到自己的私人U盤中。
拿到這第一手的數據資料后,韓洪明第一時間打了張峰勁的手機,并通過自己的電子郵箱發送給了張峰勁。由于系統中的新生兒出生信息每半個月更新一次,有了第一次成功竊取之后,韓洪明自認為神不知鬼不覺,接著韓洪明便每半個月將數據下載打包后直接發給張峰勁。每次韓洪明都向張峰勁提供7000至8000條的新生兒信息,并從張峰勁那里拿到3000元到3500元人民幣的“勞務費”。
層層轉賣新生兒信息“被公開”
別小看了這每半個月更新的全市新生兒出生數據信息,拿到數據的張峰勁可謂如獲至寶。因為對他來講,這些數據就意味著“財富”將滾滾而來。張峰勁轉手就將這些新生兒及其父母的個人信息賣給了銷售保健品的范利華。范利華看了這些新生兒的信息后,發現這些信息很不錯,對她銷售保健品非常有幫助,于是便要求張峰勁給她長期提供這些信息。
對于范利華而言,從事保健品推銷最關鍵的就是要掌握客戶的信息,而且是越多越好,可以說他們這個行業,誰手上的客戶信息越多,收入也就越高。正因為此,她和張峰勁建立了固定的新生兒出生信息供需關系。
由于數據太多,張峰勁想直接讓韓洪明和范利華進行交易,可是這兩個人就是不愿意,一定要讓他做中間人。范利華每個月15號和30號準時前來“收貨”,一手交錢、一手拿數據。范利華和張峰勁兩人“心照不宣”,從買賣新生兒個人信息直至案發,每次交易都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跡。張峰勁經常對范利華敲敲木魚,希望范利華找的下家可靠、穩定、不被人知曉,范利華同樣也做到了這一點。用張峰勁自己的話來講,“坦白講,這些年來,我們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生意人總是想把利益最大化,范利華又將手上的新生兒信息轉手賣給了一家民營醫療公司的李梅雪。有著大學文化程度的李梅雪,從事嬰幼兒奶粉等產品銷售已多年,她深知范利華手上這些新生兒信息的價值。于是,當范利華把這一信息告訴她時,她二話不說便花重金買下了這些信息。李梅雪的朋友圈里不乏從事嬰幼兒產品的老板,其中黃燕燕和王力仁便是其中頗為相熟的兩位。他們從事嬰幼兒產品的銷售已經10多年了,是這個行業內的“老資格”了。因此,他們深諳李梅雪手上這些新生兒信息的重要性。可以說,這就是他們經營制勝的秘密武器。他們花了20多萬元買下了李梅雪手上的新生兒信息,并要求李長期給予提供。
近年來,新生寶寶人數每年都有遞增,因此也形成了圍繞新生寶寶的一個巨大產業。看著自己的老板王力仁生意興隆,就連他的司機陳偉雄也悄悄地在外開了一家嬰幼兒健康管理公司,主要就是用電話來推銷母嬰產品。所以,當陳偉雄得知老板拿到最新的新生兒個人信息后,他悄悄地用私人U盤拷貝了一批新生兒的個人信息,每個月兩次,每次拷貝3000到4000條左右。
防不勝防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
大概過了1年多,也許是因為陳偉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聽見新聞里宣傳說竊取公民個人信息是違法的行為,也許是因為他自己的公司經營每況愈下、入不敷出,2016年6月陳偉雄停止了非法竊取新生兒個人信息的行為,同時也關閉了自己的公司,不再向新生兒的父母撥打騷擾電話。
這陳偉雄真是一個“有良心”的人。在一次醉酒之后,他在QQ群里面看到有人叫賣新生兒信息,販賣的這個人叫鄭立波。于是,陳偉雄用QQ聯系了對方,并從鄭立波手上購買了8000條左右的新生兒信息。接著,陳偉雄自己整理了3000多條有電話號碼的信息,并通過短信群發的方式發送了一批短信,內容是告誡這些新生兒的爸爸媽媽不要上當,以此來彌補之前的過失。
但是,僅以陳偉雄一人的彌補行為,并不能改變公民個人信息被肆意泄露的事實。就拿鄭立波來講,他從日本打工回來后就在學前教育機構工作,負責派單的工作。在派單的工作中,鄭立波遇到許多咨詢的人,于是他就把這些人的信息記錄了下來。2015年3月,鄭立波跳槽到了上海岑瑞商務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工作,主要負責電話邀約的工作,也就是打電話給小孩的家長,詢問他們是否要來我們的學前教育機構試聽、免費體驗。在工作中,鄭立波在QQ上加入了幾個群,這些群都是關于市場信息交流或者是數據交流的群,在這些群里他就將他之前工作中保存的客人信息與其他人進行交換,從而獲得了許多學前兒童的信息。然后,鄭立波將這些信息交給同事,再由同事給這些兒童的家長打電話。
除此之外,鄭立波并不滿足于此前自己收集的個人信息,他還將觸手伸到了互聯網。他上網搜索加入了那些類似“上海新生兒數據交流”的QQ群,并與他人交換、購買學前兒童的個人信息,其中包括學前兒童的姓名、年齡、家長的聯系電話、居住的區域,有時候也包括一些新生兒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出生醫院、家長姓名以及家長的聯系電話,每次可以拿到4000多條信息。
公民個人信息神圣不可侵犯
由此,從韓洪明違法竊取了新生兒信息之后,這些信息經過張峰勁、范利華、李梅雪等人的層層轉賣,到了母嬰產品的經營商黃燕燕、王力仁和陳偉雄等人的手上,走上了一條對外銷售利用的道路,也由此開始給新生兒的父母帶來了騷擾之噩夢。
經法院最后認定,從2014年年初至2016年7月期間,韓洪明利用工作便利,進入他人賬號竊取每月更新的全市新生嬰兒信息,并出售給張峰勁,張峰勁再轉賣給范利華。到案發時,三人共非法獲取新生嬰兒信息共計20余萬條。2015年年初至2016年7月期間,范利華向李梅雪出售上海新生嬰兒信息共計25萬余條,李梅雪將上述信息提供給黃燕燕和王力仁,并從中獲利。2015年六七月,陳偉雄從王力仁經營管理的公司內竊取7萬余條上海新生嬰兒信息。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間,鄭立波通過微信、QQ等聯系方式,向陳偉雄出售新生嬰兒信息8000余條,另外還向案外人出售新生兒信息共計7000余條。
據此,法院依法對本案予以判決,被告人韓洪明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五千元。被告人張峰勁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被告人范利華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罰金人民幣四千元。被告人李梅雪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千元。被告人王力仁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罰金人民幣三千元。被告人黃燕燕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被告人陳偉雄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被告人鄭立波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七個月,罰金人民幣二千元。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