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提要] 本文通過分析天津市出口貿易與碳排放現狀,進一步指出發展低碳經濟對天津市出口貿易的影響,從而提出天津市出口貿易向低碳經濟轉型的對策。天津市應積極推進低碳經濟,推行綠色貿易政策;調整優化貿易結構,促進貿易轉型升級;努力開拓新興市場,推進出口貿易市場多元化。
關鍵詞:低碳經濟;出口貿易;天津市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4月12日
一、引言
氣候變暖對環境、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的同時,還會對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及消費等各個方面造成影響。這一問題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和對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的積極探索,人類社會迫切需要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道路。近年來,天津市的出口貿易發展迅速,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天津市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能源安全方面也面臨極大壓力。
2003年,英國政府在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經濟”的概念,并將其納入國家長期能源發展戰略,同時還擬定了一系列能源供應安全的保障措施。朱啟榮(2011)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對我國2002年和2007年出口貿易中的隱含能源排放量進行比較測算,得出結論:2007年我國出口貿易帶來的二氧化碳排量比2002年增長了2.14倍,我國出口貿易中高碳排放行業出口比重的提高加大了出口貿易中的隱含碳排放量。目前,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將不利于實現節能減排額度目標。聶文星、閆文利(2013)以2005~2012年中國29個地區為例,分析了東、中、西部三個地區環境指標與貿易競爭力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不同地區的出口貿易碳排放效應不同,且與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的出口貿易排放效應差異明顯,而且環境管制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出口貿易影響也是不同的。劉愛東、曾輝祥、劉文靜(2014)通過分析中國1990~2011年碳排放量與出口貿易之間的脫鉤關系,得出:1990~2011年間,中國碳排放量與出口貿易總體呈現弱脫鉤關系;出口貿易增長與碳排放增加存在正相關,出口貿易增長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天津市出口貿易與碳排放現狀
(一)天津市出口貿易現狀
1、出口貿易總量。隨著天津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天津市的出口貿易總值一直呈穩步增長的態勢。自2007年至2014年,除2009年外,出口總值一直呈現增長狀態,2014年出口總值達到526.0億美元,創造了歷史最高值,同比增長7.3%。而2009年天津市出口貿易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出口貿易額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2、出口貿易結構。相對于貨物貿易的發展來說,天津市服務貿易的發展相對落后。2014年天津市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已經突破200億美元,增至223.3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出口額達112.2億美元,同比增長23%。然而,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占全市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僅為14%,服務貿易遠落后于貨物貿易。天津市服務貿易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務、運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等傳統勞動密集型服務業,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在出口總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大,競爭力相對較弱。
3、出口貿易市場。天津市出口商品市場主要分布在美國、歐盟、日本和韓國,雖然出口份額有降低的趨勢,但仍然都在60%以上,其中美國是天津市的第一大出口國,而非洲、巴西等新興市場所占的出口份額較小。由于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依賴嚴重,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和政策法規直接影響天津市外貿出口,大大增加了天津市的對外貿易風險。
(二)天津市碳排放現狀。隨著天津市經濟的迅猛發展,其造成的能源消耗量日益增長。2004~2012年天津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總量呈整體上升趨勢,其中,2004~2008年的增長速度較為緩慢,2009~2012年出現了大幅度增長。但是,從碳排放強度來看,天津市碳排放強度不斷降低,由2004年的0.96噸/萬元下降為2012年的0.79噸/萬元,天津市碳排放強度的大幅度降低表明了天津市碳排放經濟效益和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
但是,天津市出口貿易的碳排放現狀仍不容樂觀,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嚴重阻礙了國際貿易的升級轉型。天津市出口貿易中隱含碳由2005年的1,088.65萬噸增長到2012年的2,467.50萬噸。可以看出,隨著天津市出口總額和GDP總量的快速增長,天津市能源和碳排放總量與出口貿易隱含碳的排放量呈逐年增加的態勢,出口貿易隱含碳所占的比重也逐漸加大。這也充分說明了,近年來天津市的出口貿易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本市的碳排放總量。
三、發展低碳經濟對天津市出口貿易的影響分析
(一)發展低碳經濟對天津市出口貿易的積極影響
1、低碳經濟推動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低碳化道路,既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途徑,也是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發展低碳經濟有助于天津市打破環境約束和資源瓶頸,走出一條新型的工業化道路;有助于天津市技術創新和工業升級,使天津市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有助于天津市對外貿易結構轉型升級,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低碳經濟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低碳經濟的發展推動企業不斷學習低碳技術和低碳科技,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面對國際高標準和國際低碳經濟規則,只有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才不至于被市場所淘汰。
3、低碳經濟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國民環保意識。只有綠色產品才具有強大競爭力,低碳經濟要求各類企業不斷增強低碳概念,增加環保意識,在產品生產過程中采用低碳、節能生產方式,逐步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不僅有利于促進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而且有利于天津市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
(二)發展低碳經濟對天津市出口貿易的消極影響
1、出口市場范圍縮小。天津市的出口貿易伙伴集中,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美國、歐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而這些國家大都是一些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關注氣候變化問題時間較長,注重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問題,有較為完備的低碳經濟的政策法規,較強的國民環保意識,而且他們大多數是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話語權。近些年來,這些國家一直希望將貿易與環境相聯系,并且制定統一的環境標準。而這對于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將是非常不利的,這必將導致天津市的出口市場有所縮小。
2、出口貿易量下降。低碳經濟背景下,一系列的低碳貿易壁壘應運而生,美國宣稱自2020年起,要對中國、印度等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美國作為天津市的主要出口市場,如果美國啟用碳關稅對天津市的出口貿易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天津市的出口產品包含一定數量的低端產品,具有較高的碳隱含量,如果美國對中國的出口貿易實行無差別的碳關稅,必定會使天津市的出口量大幅度減少。
3、出口企業經濟效益受損。生產要素價格低廉使天津市的出口產品在生產成本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然而,隨著天津市日益重視經濟和環境的和諧發展,提出全面建設低碳城市,這將導致勞動力、環境、資源等基本要素的價格水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持續升高,面對逐漸上漲的成本壓力與天津市商品的競爭力會持續走低。同時,由于各種綠色貿易壁壘的存在,產品的生產成本不斷加大,出口企業喪失成本優勢,而出口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從而使出口量出現大幅度下降。
四、天津市出口貿易向低碳經濟轉型對策建議
(一)積極推進低碳經濟,推行綠色貿易政策。結合天津市的發展情況,有步驟、有計劃地推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將有關的激勵制度納入到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中,把節能減排作為全市新的生產和消費的增長點。一方面促使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規避出口貿易受阻后經濟下滑的風險;另一方面通過鼓勵低碳技術創新促使本市出口產品的相關標準不斷向國際低碳標準靠攏,提高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促進天津市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二)調整貿易優化結構,促進貿易升級轉型。面對天津市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以及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重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服務貿易,一方面通過積極擴大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逐步形成天津市服務貿易發展的新突破口;另一方面通過樹立優勢領域的自身服務品牌,推進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建立現代化服務經濟體系,努力使天津市成為東北亞地區服務貿易的重要城市。同時,推行加工貿易升級的有力政策,掌握全球產業發展的態勢,提升加工貿易水平,正確處理外商直接投資質量和產業升級轉型的關系,通過延長加工貿易產業鏈和調整產業結構來促使加工貿易升級轉型。
(三)開拓新興市場,推進出口貿易市場多元化。天津市的出口貿易伙伴主要集中在歐美日等地區,而這些地區是最早推行低碳經濟的地區,有完善的低碳經濟政策,因此在產品出口過程中易受到綠色貿易壁壘等措施的限制,阻礙出口產業的發展。天津市應積極調整產品出口市場,擴大出口貿易市場,增加對非洲、巴西等地的出口額。此外,天津市應緊抓“一帶一路”機遇,努力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力度,逐步降低對歐盟、美國和日本這些高低碳貿易壁國家和地區的依存度,降低出口貿易風險。同時,天津市應充分利用自貿區優勢,通過自由貿易和對外投資來規避碳關稅限制,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利用自由的國際貿易環境進入這些新興市場。
主要參考文獻:
[1]UK 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Society.Feb,2003.
[2]朱啟榮.中國出口貿易活動中的能源消耗問題研究[J].統計研究,2012.5.
[3]聶文星,閆文利.中國各地區出口貿易與碳排放的關系研究[J].經濟論壇,2013.11.
[4]劉愛東,曾輝祥,劉文靜.中國碳排放與出口貿易間脫鉤關系實證[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