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環
摘 要:德育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優秀品德以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德育工作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等都有一定積極的意義。但是,當前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率比較低,教師應分析低效的成因以及應當采取的有效措施,切實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2-01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107
班主任的工作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和學生接觸較多,并且是和學生聯系最為密切的人,對于德育工作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力,德育工作也逐漸成為高中教育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是,當前的德育工作效率低下,應當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成因
(一)教學理念模糊
德育作為一種教育活動,可以使受教育者在長時間的教育過程中,思想道德品質及觀念符合德育的標準,這也是進行德育的主要目的。當前多數高中班主任并沒有德育教育的理念,也沒有嚴格遵照德育教育計劃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對德育的實施以及德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德育內容較為陳舊
德育是社會公德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一般情況下,我國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德育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學生正確的三觀。班主任在選擇德育的內容時應選擇具有實時性的典型案例。在現實中的德育教學中,班主任往往會選擇一些傳統的故事作為教育內容,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出現厭煩情緒,對德育工作的開展造成不良影響。此外,許多班主任的道德教育,不按學生具體實際情況進行,致使學生學習德育內容自信心喪失,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打擊。
(三)德育方法脫離現實
提高德育效果最重要的途徑就是德育方法,其是班主任和學生的一種交流方式和途徑。關于德育教育方式一般可以分成接受教育方式及實施教育方式,在分析中發現,高中進行德育的主要方法有榜樣法、實際操作法及說理法等。許多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時,其教育工作內容非常富有感染力,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出現言行不一致的問題,較大影響了德育的順利進行。
(四)溝通以及交流少
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需求最為重要的方式和途徑是溝通和交流。其中,在德育中思想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是重要的引導者,因而班主任必須引導學生學習德育內容,積極、有效地與學生溝通。然而,在實際工作之中,多數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往往采用敷衍塞責的態度,忽視學生的需求和教學效果,導致教師與學生存在較大的矛盾,影響了德育工作開展。
二、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措施
針對德育工作低效的問題,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需要制定切實可行且有效的德育目標,選擇符合時代發展的德育內容,發揮榜樣的力量,采用有效的方法溝通。
(一)制定切實可行且有效的德育目標
實施教學內容的基礎就是目標的設定,只有設定相應合理的目標,才能完成德育教育,使德育工作得以有效開展。高中班主任在對教育目標進行制定時,要在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德育教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制定,其教學的理念主要是德育為先以及育人為本,相關人士需要增強對德育的重視。同時,依照不同的年級、班級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與學生發展需要相符合。
(二)選擇符合時代發展的德育內容
高中德育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德育教育的內容過于陳舊,影響德育教育的效果。對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學時,需要選擇一些時代感較強和較為有趣的話題作為教學內容,以確保德育內容與社會發展要求相符合,提高德育的水平。此外,班主任能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將德育課堂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在實踐經驗中有效地理解和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高中教育全面性、綜合性較強,同時學生有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因而,選擇德育教學的內容是很重要的,它在學生學習道德知識和各方面能力的培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不僅要在教學中不斷實踐探索,同時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實施教育。
(三)在德育教學中發揮榜樣的力量
榜樣教育是極富感染力的,也是學生的參照物和學習對象,能幫助學生理解和糾正不好的行為習慣。因而,在高中德育中,教師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舉止進行嚴格要求。在德育內容標準上,加強自身素質和能力的培養,改變不良習慣。與此同時,要推崇道德品質,讓學生意識到不良思想和行為對今后發展的不良影響,進而逐漸規范自身的行為和思想。班主任應該把自己視為班級的一員,和學生一起學習、成長,促進德育效果的提升。
(四)采用有效的方法溝通
良好的品德是增強德育的基礎,在進行德育教學時,班主任需要不斷反思自身的行為和思想,之后依照相應的行為準則進行嚴格要求,以改正自身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同時也讓學生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高學生在德育學習上的興趣,提升德育教學效果。此外 ,班主任也應多和學生進行溝通,使師生之間的感情得以加深,讓學生成為德育教學的主體,實現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監督和相互學習的良好現象,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道德知識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低效的成因主要包括教學理念模糊、德育內容較為陳舊、德育方法脫離現實、溝通以及交流少。針對低效的問題,應當制定切實可行且有效的德育目標,選擇符合時代發展的德育內容,發揮榜樣的力量,采用有效的方法溝通。
參考文獻:
[1] 田曉江.高校少數民族學生德育工作創新研究——基于學校社會工作介入視角[J].貴州民族研究,2015(5):219-222.
[2] 于向陽.微博時代高校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機遇及對策[J].教育探索,2013(1):113-114.
[3] 許爾忠.論網絡環境下學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和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11(4):77-80.
[4] 劉濤.學科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及對策研究——以高中生物學科為例[J].科教導刊,2016(15):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