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技師學院,江蘇 無錫 214121 )
[摘 要] 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各有異同。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一線教師,如何體現自身價值,做一個令學生、家長及社會都滿意的教師,是探討之源。
[關 鍵 詞] 魅力;愛心;淵博;求知欲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97-01
職業學校五年制高職學生年齡普遍在16~21歲,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生活環境、家庭的教育方式都有所差異,導致學生個人素質、學習習慣也參差不齊。既然選了日語作為自己的專業,要學好它,每天不可或缺地進行讀、背、聽是必然之事,而且還得持之以恒。然而正是這一點卻成為學生學好日語的攔路虎。
一、學生日語學習現狀
(一)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長期堅持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者較多,尤其是男生,學得好的寥寥無幾。
(二)不愿真正下苦工夫,過度追求方法技巧,在找尋學習日語的捷徑上花大力氣
實際上要運用一種語言是一種技能,而要獲得這種技能絕不是靠技巧,學生過度追求技巧必然會減少真正訓練技能的時間。
(三)只求學習新東西,過于追求速度,忽視溫故而知新的道理
眾所周知“熟能生巧”這個成語,只有不斷反復方能熟練,也只有熟練后方能掌握一種不假思索的技能。
(四)忽視聽力的重要性
作為一種有聲語言,我們必須通過聲音才能在大腦留下印象。每天不做聽力練習,只是默默地做些閱讀或者默默地背背單詞,其結果是:和人交流時會出現完全聽不懂對方在講什么,勢必就會出現“雞同鴨講”。
(五)光學不用
學了語言需要實踐,只有學了馬上去用,并且繼續在運用中再學,周而復始方能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名站在教育一線的普通教師既要面對學生還要面對家長,另外還要完成學校安排的各項任務,如此現狀該如何是好呢?在一時改變不了生源、改變不了家長教育理念的情況下我想唯有從為師方面來著手考慮。
二、教師改變學生日語學習現狀的嘗試
(一)做一個有魅力的教師
學習做人的道理與提高學習成績二者并駕齊驅。作為教師必須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擁有高尚的情操及寬廣的胸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應時時向學生灌輸誠信道理,結合商務日語學科特色讓學生多學習日本人的團結、守時、拼命精神。讓學生從自己身上感受到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能讓學生緊緊圍繞在自己身旁,能產生出那種讓學生感覺“不怒而威”的氣勢,深深被自身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二)做一個知識淵博的教師
俗話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身應有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擁有廣博的知識是作為教師最雄厚的資本。在平日的日語教學中,假若自己能對中日歷史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異同等都能了如指掌,對學生提出的疑問都能一一作答,那學生肯定會因自己淵博的知識而感到心悅誠服。此外,還要善于發掘學生的興趣所在,做個與時俱進了解學生喜好的有心人,讓學生感到老師不僅學術上博學,還對娛樂、社會要聞知之甚多,讓學生愿意對自己敞開心扉添加砝碼。
(三)做一個富有愛心、耐心的教師
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職校學生情緒容易激動,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性格迥異的孩子。我們對每一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對他們應充滿真摯的愛、包容尊重并善于傾聽他們的心聲,不因學生成績差就戴上有色眼鏡看他們;也不因學生擾亂了課堂秩序而使自己無所適從,我們必須自身及時調整情緒,做個有耐心的“粗線條”教師。
(四)做一個會喚醒學生求知欲的教師
作為教師,光有人格魅力、知識魅力、極具愛心耐心,而不會喚醒學生的求知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話,學生每天聽著老調重彈,肯定會厭倦。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仔細分析日語專業學生的現狀,我們會發現選擇日語專業的學生,有些未必是出于自己的本意。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學習的興趣就像燃盡汽油的汽車,任憑你多大力氣都休想快速向前。參差不齊的課堂,你若按照一個標準、一個目標去設置,勢必會出現認真聽講的、睡覺的、開小差的……一應俱全。這時要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唯有靠我們教師自身進行靈活多變。比如說:日語每天需要背誦的單詞、句子很多,這時候就可以采用“一視不同仁”的方法,讓那些背誦較慢的學生進行分量、分批記憶,適時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讓他們也能時刻體會到成功及收獲的喜悅。另外,針對學生感興趣的日本風俗習慣,可以嘗試讓學生分組、課后自己去收集資料、制作成PPT,課上以小組為單位用日語進行演講比賽,既鍛煉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又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還訓練他們的日語表達能力,真可謂一舉多得。
做到以上幾點,不管學生怎么變、家長怎么提要求、學校怎么布置任務,我想都能去坦然面對并接受眼前的一切吧!就讓我們與時俱進、從容為師!
作者簡介:王桂英(1978—),女,漢族,江蘇無錫人,本科,講師,畢業于南京東南大學,就職于無錫技師學院,研究方向:日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