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珍
[摘 要] 高職教育在社會飛速發展的機遇下,已經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課堂作為為社會和企業培養、輸送人才的基礎陣地,其課堂模式的創新已成為教育界的新課題。通過對高職英語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根據高職英語課堂的特點進行創新改革,為創建新模式下的高職英語創新課堂提供幾點建議。
[關 鍵 詞] 高職英語;課堂創新;技巧探析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162-01
近年來,國際大融合的發展日益蓬勃,國際交流日臻頻繁,對高素質、復合型國際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從而使重視實踐教育的高職教育被賦予了更神圣的責任。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其在高職院校中的教育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由于目前陳舊的教學方式以及不完善的教學設備,使高職英語在語
言交際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因此,積極探索,創新課堂,提高高職素質教育與社會需求的統一度,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交流能力的融合度,成為當前高職英語教育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高職英語課堂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學模式傳統單一,固步自封
英語如今作為一種國際語言,在高職教育中是一種基礎語言科目,然而,自開設這門課以來,都是以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念、學生跟著讀的陳舊保守的教學模式為主。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長期這樣下去,學生一直在被動地接受學習,可想而知,學習效率肯定不會高。所以,我們必須對高職英語教育進行素質教育的課堂創新和改革,努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公,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二)教學內容缺乏行業性,職業價值低
對高職教育中的英語教育來說,最重要的核心就是能夠讓課本和實際聯系在一起,為以后的入職交流做好充分準備。而在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中,僅僅以課本教材上僅有的內容為例,為學生講述英語知識,學習的內容無外乎就是語法教育和單詞的認知,這遠遠的背離了高職教育實用型、應用型、綜合型的教育觀念,對學生英語能力提升的幫助作用較小。由此可以看出,內容缺乏實質性、行業性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定要通過創新改革努力讓教學內容的職業價值得到提升。
(三)教輔設備利用度不夠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一大批的技術型人才,為有關部門公司輸送人才。高職英語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提高在職業中的英語應用能力。然而,在如今的高職英語教育中,學生能得到訓練交流英語的機會卻很少,缺乏對高職英語的聽說訓練,在英語交際能力這方面的提升空間仍然很大。
二、高職英語課堂模式的創新
(一)采用主動型的雙向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我們的主體可能是老師,但是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主體對象一定要轉變為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對象。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樹立學習的主人翁意識,采用主動型的雙向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讓課堂更加開放,這樣學生就會更加自然地參與到學習中,激發學生更多的興趣愛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這樣一定會提高學生的高職英語的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差異化定位高職英語課程,充分體現實用性和職業性
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生產、流通部門提供專業型人才,所以,我們一定要區別開一般的公共基礎課的性質,緊密的聯系其專業知識,抓住它的實用、應用價值去教學,為學生將來的工作職位做準備。因此,一定要對高職英語教育進行差異化的準確定位,明白它的教育目的和教學的實用價值,將高職英語的實用性和職業性發揮到極致,從而將高職英語和市場實際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三)大力推動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輔工具的使用,促進課堂形式多樣化發展
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在教學方面,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是越來越普遍了,所以,高職英語教育也是同樣應該大力推進多媒體等現代教輔工具的使用,為課堂的形式提供多樣化的發展,吸引更多學生的興趣,也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有利的條件,利用多媒體教學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海外教學資源,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聽說方面的語音資源尤為表現突出。所以,在進行高職英語教學課堂的創新的時候,一定要好好利用多媒體這個資源,使高職英語教學課堂實現創新,提高實用價值。
總而言之,高職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學生更加豐富的職業能
力和更加專業的職業素質,高職英語教育就是為了提高學生入
職工作中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我們一定要秉承高職英語教育的目的,對高職英語課堂進行創新改革,努力讓高職英語教育更加的專業化,職業價值更加突出,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文鳳.任務型教學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河南大學,2015.
[2]莊章玉,劉小英.優化高職英語課堂,創新英語教學模式[J].學園,2013(24):62-63.
[3]寧敏.高職英語教師創建有效學習型課堂的探討[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