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麗
(太原市財政金融學校,山西 太原 030001)
[摘 要] 愛應該是政治教育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一個人。真誠地去關心、愛護、呵護每一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賦予學生的愛是一次沒有目的地的旅行,一路走來一路欣賞,你就會感到很輕松,每天也會因對新東西的豁然感悟而覺得充實豐滿。于是乎便有了動力,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會投入滿腔的激情,而并不去在意它將會延續多久……
[關 鍵 詞] 愛;德育;心靈;規律;導向
[中圖分類號] G71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13-01
歲月如梭,青山常綠,時光如白駒過隙,回想一下這么多年自己從事政治教育的經歷,真是歷歷在目啊!從中我收獲頗多,特別是政治教育方面,體會最深的還是得不斷地提高思想政治素養,用心、用愛去澆灌每一朵花兒!把德育切實展現在生活的日常之中。
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做一個人,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紀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我認為,在這“四有”中,有道德是重中之重,如何教育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其道路是艱辛的,過程是漫長的,需要細心品味,逐漸體會!
思想政治素質是教師的重要素質,在教師素質體系中居核心地位,是評估一個教師合格與否的重要標準。我作為一名政治教師同時也是班主任,特別重視班級里的德育教育工作。因為我知道,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法制教育的集中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品德的社會教育現象,是促進人的品德形成發展的活動。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將會為科學文化素質及專業技術素質的提升指出正確的方向和科學的途徑。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就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學生首先要致力于思想品德的修養,行有余力,然后才學習文化。
當教師能夠主動接近學生,把心向學生靠攏,感情的河流就不僅朝著一個方向流動了,學生一旦受到感染、感動,就會順理成章地縮小師生之間情感的距離,產生對教師的仰慕心理。雖然思想政治教師的工作不是非凡的大事業,縱然他們的教學勞動成果不會直接呈現為物質財富,但社會財富中卻凝結著他們的勞動、心血和對美的追求。
教師特別是政治教師,只有全心全意地珍視自己的學生,才能諄諄教導,育人成才。但是,當代青年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存在明顯的個人主義色彩,他們除了崇拜傳統教育中的英雄外,更加崇拜現實中的歌星、球星,甚至有的學生表示只崇拜自己,渴望獨立,希望自己怎樣想就怎樣做。這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使得學生的思想更具獨立性,更加重視個人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必然不會把教師當作可信任、依賴的人,不會吐露真情實意,不愿主動地接受教育和勸告,學生對教師越加不信任,教師的要求就越加不會被學生所接納。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奉行“愛滿天下”的信條,與學生能夠交融成一片,與他們患難與共,我深信這樣才是最好的教育。
用心去愛學生是同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石。當今的學生需要有和諧、寧靜、健康的學習氛圍。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想政治教師要經常地引起學生思索和討論,然后再開導和指引,從而使學生疑問頓消,豁然大悟。我就曾經組織大家開了一場辯論賽,玩手機的利與弊,全班開展大討論。事后又在班級的墻上制作了手機墻,有全班學生各自的小兜兒,上課期間都放在各自的小兜里,下課后可以自由支配。這樣一來逐漸改掉了玩手機的不良習慣。逐步朝著正能量方向發展,看到了他們的進步。只要以懇切的心態,把溫暖、理解、信任,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感染到每位學生的心里,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去,創造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既是嚴師又是益友。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正在形成中的個人的最細膩的精神生活領域,這些領域也只能用同樣的東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識去施加影響。”面對這些獨生子女,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怎樣去對他們更好、更恰當地施加影響呢?找到學生最佳的切入點,每當遇到重大事情時及時地溫暖安慰以及幫助,這最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并且給予其信心和力量。當學生獲得榮耀成績時,及時地捕捉到最好的教育機會,但當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堅決不可以揶揄譏諷。事實證明,學生每每面對人生當中重要選擇時,都缺少不了教師的引導和激勵,思想政治教師是學生政治道路選擇的指路人。
總之,時代在向前發展,必然要求我們加強個人的思想政治修養,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勤奮努力,奮發蹈厲,勇敢地迎接時代賦予我們新的挑戰。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要求會有新的相應的變化。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師,一定要有“生命不止,學習不止”與時俱進的精神和行動才行。
參考文獻:
[1]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愛的教育[M].夏丏尊,譯.天津教育出版社,1886.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杜殿坤,譯.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