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成都石化工業學校,四川 彭州 611931 )
[摘 要] 互聯網與教育的結合為當代教育孕育了新生態。“互聯網+”背景下的職業英語教育勢必順勢而為,去探索新的發展方向;英語教師也應隨著時代要求做出調整和定位。
[關 鍵 詞] 英語教學;翻轉;課程實施;教師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045-01
《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一經發出,“互聯網+”一躍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傳統行業紛紛迎合“互聯網+”的政策東風,開始探索行業的新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領域里也正孕育著一場全新的技術變革——“互聯網+”教育。而職教英語勢必在“互聯網+”創設的教育新生態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探索!
一、“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學模式翻轉與課程實施改革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深入,當今的職高生對網絡的認可度不斷攀升,他們的求知欲空前提升,因而傳統的“講授法”已無法與之接軌,借助互聯網的高度優化作用來為現代職教提質增效成為不二之選!
在職業院校,英語作為文化課始終處于“雞肋”的地位。由于“教師一言堂”模式的固化,教學內容與行業要求嚴重脫節,教學規劃與專業要求不匹配等諸多問題,使英語教學在職業院校中的開展舉步維艱。“互聯網+”這一新興技術的融入,勢必為打破這一僵局注入活力。
(一)英語教學模式翻轉
傳統的英語教學,教學內容僅源于教材,教學場所也僅限在課堂,學生永遠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其自主學習的渴望從未被重視。隨著“互聯網+”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這種陳舊的教學模式將被翻轉。在“互聯網+”的推動下,教學內容將從傳統的書本過渡到廣闊的網絡資源,教學資源層出不窮、隨時更新,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情進行自主選擇、隨時學習。教學場所也將從教室移位到網絡,師生以互聯網為平臺進行溝通交流、答疑解惑。如,在學習閱讀“地標(landmark)”一課中,我對學生提出了以下要求:(1)列舉了解的地標;(2)利用網絡查閱地標的情況和英語介紹;(3)用自己的話簡單地闡述最喜歡的地標。學生以此為線開始在網絡上搜集,并歸納相關的表達方式。這種“步步為營”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求知欲,他們自能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由被動學習轉變成主動求知。
網絡的交互作用翻轉了舊式的教學模式,讓現代教育更加靈活。
(二)英語課程的實施改革
結合互聯網技術,改變了傳統線下教育為主的課程實施模式,建立起線上與線下相互結合的學習流程。
傳統的英語教學中,課堂實施往往是先講后練。新教學模式將借力互聯網把所授課程以“導學案”的模式上傳到學習平臺。教師對導學案中的教學環節進行設計,并利用PPT、微課、微電影等方式對各個教學環節進行解讀。例如,在“課前預習”這一環節,教師預先整合網絡資源,制作課前視頻教材,讓學生通過視頻預熱教學內容,從而帶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在“課堂實踐”中,設計分層練習,從“基礎訓練”到“思維進階”,讓學生自主選擇與學力相匹配的題目來檢測學習效果,而教師則根據大數據分析,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的放矢地做好線下課堂內容的跟進。
二、“互聯網+”背景下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互聯網+”的跨界融合,翻轉了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同時,也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新要求,發起了新挑戰。面對技術進步引發的變革,作為英語教師需要重新定位。
(一)學習過程的引導者與促進者
如今的職業英語課堂中,教師唱“獨角戲”的場面比比皆是。教師成了課堂的“主角”,而學生則成了“群眾演員”。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延伸發展,這一局面將徹底改觀。網絡的交互和虛擬功能為學生創設了全新的學習生態,學生可以進行“自助式”探索,而不受教師的“牽絆”。在預設的“任務”下,自由選擇材料來進行學習,而教師則通過教學設計從旁指導學生完成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由主導轉變為引導,更好地發動學生內心深處求知的小馬達,從而完美詮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內涵。
(二)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與研究者
互聯網為現代教學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的同時,也為其打開了資源寶庫。但是,這并不等于豐富的資源可以直接為我所用,要從龐雜的數據中去粗取精,找到有針對性、系統性的素材,還有待于教師對網絡資源進行篩查,并依據課程教學進行整合。于是教師作為課程資源開發者和研究者的地位得以彰顯。“互聯網+”融入現代教學,并不意味著教師從此喪失了其“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反而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配合職教專業規劃的需要,英語教師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同時,還須兼顧專業特點,開發具有專業特色的教學素材。以學前專業為例,可將《少兒英語歌曲》《少兒英文繞口令》等內容加入英語教材中。這不僅豐富了課程內涵,也兼顧了專業發展的需要,實現了學科的交叉與互補,體現了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的職教特色。
互聯網技術以其優越性深度融入職業教育,將帶動新一輪的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探索。作為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要沖破傳統教學角色的桎梏,重新定位,積極學習互聯網,打造適應時代發展的教學新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引領職教英語走上全新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報,2003(2).
[2]俞仲文.建設“互聯網+x”專業職業教育不能缺席[J].文教資料,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