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莉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22)
[摘 要] 首先簡要介紹了任務型教學法在國內的發展現狀、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和優勢,然后對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做了概述,隨后從多個方面詳細論述了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提出的幾方面問題旨在拋磚引玉,引起大學英語教育界對任務型教學法更多的關注和反思。
[關 鍵 詞] 反思;任務型教學法;大學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08-02
任務型教學法一經引入就得到了學者和教師的青睞,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理論研究和教學試驗后,這一方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并且在大學英語的聽、說、讀、寫方面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教學效果。我們知道,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我們需要結合大學英語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去規避或改良任務型教學法的不足。
一、關于任務型教學法
(一)在國內的發展歷程
任務型教學法誕生于國外,有著較長的發展過程,在國外的英語課堂上應用較為成熟。與國外相比,這一教學方法在國內的應用時間不長,許多方面還處于探索試驗階段。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作為先驅,引領了任務型教學法在國內英語教學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隨著具有權威性和導向性的英語課程標準的頒布,任務型教學法在各大高校英語教學中掀起了熱潮,使得這一教學模式逐漸由理論型走向中國本土實踐型。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概念和優勢
任務型教學法是指教師在課堂中設計一些真實的交際情景,讓學生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來解決情景中的任務的一種互動式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法具有很強的應用實踐性,它改變了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記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英語運用技能。任務型教學法還具有較好的思維啟發性,在解決情景任務的過程中能鍛煉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簡述大學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課堂中的實施可分為以下幾步:(1)教學任務導入。用一些有意思的游戲或者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接下來的任務做好熱身。為了使學生能順利完成任務,在任務開始之前,教師需要向學生介紹任務的實施步驟和目標要求,并帶領學生學習相關的詞匯、語法知識及背景知識。(2)任務進行過程中。學生兩人一對或者多人一組來完成任務。教師組織學生由易到難地一步步完成任務,并監督學生在發音、用詞和語法上的準確性,適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鼓勵學生多發言、多參與。(3)任務結束后。教師要對任務結果和任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總結和評價,令學生認識到自己英語運用上存在的不足。為了延伸課堂教學,鞏固教學效果,教師要為學生布置一個與課堂上的任務類似的課后任務,讓學生根據老師的評價總結進行糾正練習,進一步增強英語技能。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任務設計難度較大
由于缺少配套教材,教師在設計課堂任務時只能自己準備題目和材料。這樣,任務的設計就可能存在以下問題:(1)設計的任務難度不夠科學合理,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2)設計的任務缺乏可操作性,學生完成起來費時、費力。(3)設計的任務缺乏普適性,只適合優秀學生參與,其他大部分學生的參與度不高。(4)設計的任務偏離教材目標和教學大綱要求。由此看來,任務型教學法中任務的設計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和反思。
(二)只注重活動形式,完不成教學目標
任務型教學法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一些情景活動,這樣容易讓學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活動的參與上,沉浸在游戲的趣味中。一堂課下來,任務在形式上是完成了,學生實質上到底能掌握多少英語知識,學生的英語技能到底能提高多少都未可知。故任務型教學法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學習效率較低,一堂課大部分時間都在做活動,活動耗時太長,真正學習的時間較短。相比傳統的教師授課,任務型教學課堂上學生獲得的知識量要少很多,于是就會導致達不成教學目標的情形出現。
(三)教師很難成功駕馭任務型教學法
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教師和學生轉換角色,教師當好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角。這樣一來,就需要英語老師有很強的現場組織能力。任務型教學法起源于國外,是適應國外的小班授課而產生的,而國內的大學英語往往采用的是幾個班合起來上的大班課。大班課上,學生數量多,教師組織起來有難度,活動場面也不易管理和控制,導致任務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不會很理想。此外,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在具備扎實的語言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有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興趣,能夠融入學生當中。
四、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
(一)嚴格評估教學任務的科學性
教學任務設計的科學性直接影響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效果,是任務型教學“叫好又叫座”的關鍵因素。基于此,在進行任務型教學任務設計過程中尤其要注重科學性、講究趣味性、體現層次性、具有操作性和實際拓展性。如果教學任務設計的難度不合理,超過了受眾學生普遍的理解、消化能力,那么任務型教學方法就不利于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一定的心理挫折感。所以,任務型教學方法的目標是解決如何提高學生外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現實問題,任務設計的時候一定要講究層次性,做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慢慢地進行知識面拓展,漸漸地進行難度提升。評估教學任務設計得科學與否,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思考:(1)任務的設計是否超出語言溝通交流的范疇。(2)任務的設計是否每一個學生都愿意參進來。(3)參與進來的各個學生貢獻或者成就感是否均等。(4)是否創造了一種寬松、意趣盎然的氛圍。
(二)巧妙把握任務設計的預期性
英語教學任務的設計要本著實用主義的原則以求日常生活、工作中無障礙地進行語言思想溝通、交流,這是進行任務設計的基本目標和根本初衷。所以,為達到該預期目標,應當選用來源于生活、來自于工作的真實情景,在該真實情景中設計語言、思想交流的任務,提高英語溝通、交流這一最基礎、最根本、最實用的語言的功能性。不難想象,為滿足語言溝通交流的預期目標,作為任務設計的教師和語言工作者要在實施英語任務型教學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做好十足的情景設計,斟酌哪些任務可行,推敲哪些情景可以演化,思索哪些人物可以取舍。巧妙地把握任務設計的預期性,重要的是在具體執行任務型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實時表現和完成任務情況動態地進行任務難易程度的調整。在任務型英語教學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流于形式搞任務型教學,而是應該在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況下經過聽、說、讀、寫,真真正正地習得了語言,進行了語言溝通,進行了思想碰撞,達成了任務設計的預期目標。
(三)合理設置任務教學的兼容性
英語教學不是某一個教學方法的“獨角戲”,而是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大熔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一葉障目,只采用任務型教學方法,而推掉其他教學法的做法實屬收之桑榆,失之東隅,未免太過片面。比如,語言中的句式、文法、結構項目必須詳細闡述,不能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有必要采用傳統型教學法,這樣才能正確地使用句式、文法和結構,說出來的英語順溜、上口、不蹩腳,表達出來的思想正確、凝練、不混淆。
(四)及時更新教學任務的新穎性
作為一名英語教學從業者,應當及時更新教學任務的新穎性,準備課件時要精心安排教學內容,統籌協調教學任務,特別注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實施精準設計,合理安排,激發學生對大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的學習興趣。掌握本領域的研究方法和專門知識,是起碼的基本要求。教師意欲聞道于前,必須不斷更新語言知識,體會文化差異,持續推陳出新,更新觀念,這樣人生才能變得深邃有涵養,教學任務才能梳理游刃有余,架熟就輕。例如,針對現實社會中的微信等通訊工具、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熱點話題,設計教學任務和情景,定會引起學生參與其中的興趣。
(五)積極構建師生關系的和諧性
美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每一位教師和學生的追求,讓你我他為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教師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必要花費一些時間去了解現階段學生的英語水平、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個體的興趣愛好。只有這樣做出了調查研究之后才能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如春風拂面,師生見面之后倍感親切,樂意參與到任務教學中學習英語,使英語任務型教學事半功倍。
(六)自我修煉提升教師的適應性
任務型教學法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新指標——轉變教育理念,更新傳統觀念,扮演核心角色。在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尤其要重視口語訓練,說出來的英語才是溝通、交流的工具,否則英語只是紙面上的英語,不足以稱之為語言工具。所以,在口語授課環境下,教師不是從前只是文法結構的“傳道受業解惑者”的角色,而是從事語言動態活動的“聲訊管理者”的角色。“聲”是喉舌發出的物理聲波,“訊”是物理聲波承載的溝通交流的訊息。所以,教師既要教會學生物理性發聲,又要教會學生功能性通訊。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管理者,既要設計整個教學任務,設計整個任務情景,又要在學生參與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扮演引路人,扮演啟迪者,發揮協調指揮者的作用。
總之,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中,雖然已經“先試先行”,但是具體實效性還待進一步論證、實證。目前,任務型教學法有著有利的方面,如利于鍛煉學生在特定情境下的聽說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也存在著不利的方面,如學生對任務型教學方法尚有生疏感,參與積極性不高等。反思任務型教學法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取得的實效和遇到的問題,后續還將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解決存在的多種問題,力爭創新思路,創造發展,為大學英語教學做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爽.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實施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 2014(29):260-261.
[2]蔣皓,徐國琴.任務型教學法的任務設計[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1(4):73-74.
[3]楊桂琴.試論“任務型”教學法產生的理論背景及其現實意義[J].甘肅高師學報,2010(4):18-21.
[4]范學瑩.以培養綜合素質為核心的大學英語情景式、任務型教學法[J].中國職工教育,2012(7):24.
[5]江靜,郝苗.任務型教學法:從理論到實踐[J].海外英語,2013(3):147-148.
[6]沈薇菁.“任務型教學法”在實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成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8):154-155.
[7]李征.談談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1(1):150-153.
[8]蘇麗.初中英語語言教學新方法:任務型教學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0(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