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報告綜合反應了一個地區國有企業產業布局、行業發展態勢、區域經濟功能、企業運營效率等情況,及時報送給當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為國資國企改革提供依據。由此可見,研究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文章就針對該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7)02-03 -02
一、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的主要內容
每年,各級國資委根據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做好地方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及報表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撰寫本地區的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報告,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通過開展財務分析、行業對標、風險預警、趨勢預測等,對本地區國有企業生產經營、財務狀況、經營績效、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和數據挖掘,總結年度經濟運行特點,評估經營風險,剖析困難與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政策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支持和參考。
二、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的現狀
(一)國有資產統計信息不夠完整、真實
國有資產統計信息蘊藏著豐富的數據、信息和資源,是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的基礎。但國有資產統計工作內容涵蓋了一個地區所轄國有企業全年的各類業務,涉及部門多、時間跨度長、工作量非常大,各級國資委受人力、時間的限制無法全面、全級次收集匯總國有資產統計信息,導致統計信息不夠完整;其次,由于編制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缺乏與有關部門積極溝通,“重財務,輕非財務”指標,以及報送的數據多數是未經審計的數據,導致統計信息不夠真實。
(二)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過程中分析方法存在問題
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人員往往僅依賴國有資產統計信息進行分析,唯數據分析而分析,無法充分挖掘信息價值。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被誤認為僅僅是國有資產統計報表分析,利用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及因素分析法等,對本地區資產、營業收入、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等主要指標進行籠統的分析:一是定位不清,作用不明。很多地方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報告僅僅是為了完成國有資產統計工作任務,片面追求財務分析,不能聯系目前面臨的不利局面,揭示風險,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二是重財務指標,輕非財務指標。分析的過程是從大結果到小結果,只出數字結果,而不清楚數字內涵,始終找不到產生結果的驅動因素,更沒有涉及解決問題的行動方案;三是不解剖整體,個體分析不足。分析的過程僅是針對匯總數據的分析,籠統的區分不同規模、不同行業,與過去同期縱向比較,找不到外部對標,難以挖掘出重要行業、重點企業的經營風險和管理缺陷,與國內外同行業、先進企業存在的差距,無法做到國有資產優化配置。
三、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的發展對策
(一)加強組織和培訓,確保國有資產統計信息完整真實
各級國資委要加強對本級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以下簡稱“監管企業”)國有資產統計工作的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要求;要加強與非監管企業的溝通協調,爭取理解和支持,暢通非監管企業數據收集渠道;要加強對下級國資監管機構的指導和幫助,共同鞏固和完善統計工作體系,確保國有資產統計范圍全面完整、信息質量可靠、數據及時上報。各級國資委要對企業戶數、股權結構、單位性質、經營狀況等進行清理核實,全面掌握統計范圍增減變化,及時與相關部門溝通了解非監管企業報送數據戶數變動情況,做到不重不漏,防止出現統計死角。其次,各級國資委要加強對填報人員培訓講解整套國有資產統計報表,特別是非財務指標的填報規則、表間相關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明確質量標準,夯實國有資產統計信息質量。
(二)在結合多種財務報表分析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在進行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的過程中,基于財務報表分析方法,從不同角度、遵循全面與重點結合分析的原則對國有資產營運情況進行分析與判斷。一是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現階段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比較側重于定量分析,而忽略了定性分析的重要性,這樣很難保證分析結果的全面性。因此要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判斷相結合的方法,先基于國資國企、供給側改革等宏觀角度對本地區國有企業整體的經濟運行情況進行定性分析,然后對統計信息中相關數據做出定量分析,再與外部環境相結合,最終對本地區國有企業產業布局、行業發展態勢、區域經濟功能、企業運營效率等作出定性判斷。二是靜態與動態分析結合。參照相關行業標準,比如國務院國資委公布的《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以及財務快報數據,賦予特定的權數,再參照概率論原理把這些數據進行集合與匯總,這樣靜態數據可以將會計年度各個特定時期的經濟運行情況動態地反映出來。該方法包含了年內的所有數據,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人為操縱帶來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權數的確定顯示不同因素的重要性,保證分析指標的全面性。三是綜合與個別分析結合。在綜合分析本地區國有經濟的結構布局及運行特點、運營效率的基礎上,要重點關注一些與宏觀經濟有關的指標。比如中央、國務院目前重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好“三去一降一補”任務,狠抓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工作,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要重點關注增收節支、兩金壓降的指標;通過對虧損企業的全面摸排,與企業多輪溝通核實的基礎上,確定“僵尸企業”和特困企業的范圍,探索推進“僵尸企業”清理、特困企業治理等工作。
(三)加大對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隊伍的建設
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報告是份綜合性的報告,需要反應本地區國有企業產業布局、行業發展態勢、區域經濟功能、企業運營效率等情況,對撰寫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一方面需要形成發展改革、產權管理、財務監管、考核分配、收益管理等多部門共同參與、協同配合的工作機制;一方面需要培養復合型人才,借助大數據分析,充分挖掘財務數據與各類業務數據的價值,讓數據“立起來、活起來、動起來”,撰寫一份高質量的分析報告。
四、結語
國有資產營運情況分析質量的提高,有利于深入分析本地區國有經濟的結構布局及運行特點、運營效率等情況,有利于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和政策建議,服務于國資國企改革,服務于本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莉娜.淺談我國國有資產管理的現狀及改革思路[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旬刊,2010,(01).
[2]盧春芳.淺談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現狀及發展[J].時代金融,2013,(18).
[3]郭旭.淺談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局限性[J].基層建設,2015,(25).
作者簡介:
周磊,女,碩士,中級會計師,南京大學會計學專業,現就職于江蘇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