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君儀
摘 要:《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寫出真實的生活,寫出獨特的感受呢?筆者做了以下的嘗試:一、學會觀察,發現生活之美。二、注重積累,挖掘寫作素材。三、閱讀鋪墊,走向快樂習作之路。四、營造氛圍,激發寫作情感。四、減少束縛,創設自由表達的空間。
關鍵詞:求真;學會觀察;注重積累;閱讀鋪墊;營造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169-01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作文,本來就是對認識到的生活的真實的反映。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有了生活,有了體驗,才能充分調動學生說和寫的主觀能動性?!拔沂謱懳铱冢沂謱懳倚?。”將內心的感受真實地表達出來,習作才能真正成為孩子快樂的、成功的體驗。如何才能讓孩子們樹立“寫出真實的、獨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這種觀念呢?筆者做了以下的嘗試:
一、學會觀察,發現生活之美
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但小學生往往容易忽略身邊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邊的題材。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做一些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習慣。
生活中有許多有意義的值得觀察的事物,怎樣使學生不錯過這些寶貴的生活畫面,及時捕捉住觀察的對象呢?教師一要多引導,二要多提醒。比如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習作——寫一個熟悉的人,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這個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為習慣上有什么特征?有沒有與別人特別不一樣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另外,還可以去采訪身邊的人,去搜集材料,為自己的寫作取得第一手材料。
二、注重積累,挖掘寫作素材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文亦是如此,要想寫好作文,收集好的素材是先決條件。那如何收集好素材呢?
二年級的孩子我要求他們填寫觀察卡片,例如:
讓孩子每天填寫一、兩張這樣的觀察卡片,培養他們從小留心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三、四年級的孩子則要求他們寫觀察片段,五、六年級的孩子就要求他們寫觀察日記了。這樣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地建立起自己作文素材倉庫,孩子們寫作時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絞盡腦汁,甚至不惜胡編亂造去尋找寫作素材了。
三、閱讀鋪墊,走向快樂習作之路
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熏陶,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范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復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勵他們采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先扶后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四、營造氛圍,激發寫作情感
在習作課上,教師應該利用各種手段,努力構造一個民主、輕松的環境,激發學生寫作的情感,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東西才有真情實感。如我指導寫《校園一角》之前,我讓孩子們課余結伴一起按照一定順序去觀察自己喜歡的校園一景,孩子們的熱情被點燃了。他們呼朋結伴,三五成群去觀察校園。回到課堂上,讓他們做寫作的主人,把自己觀察到的內容,以及想采用的寫作方法在全班分享。
如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呢?首先讓學生充分想象,捕捉自己的奇思妙想,感情浪花等,尊重孩子的生活體驗。如讓孩子爬在草叢中,觀察蝸牛;讓孩子來到花園中,嗅嗅自然的清香;參加比賽,體會激動;孝順父母,體會親情。書讀多了,生活積累豐厚了,就會引起傾訴、表達的欲望,于是就開始寫作了。語文課讓學生們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
五、減少束縛,創設自由表達的空間
俗話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白魑募醋鋈恕?,“文如其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終生學習的四個“學會”(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其核心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真實的人。在這方面,作文教學是責無旁貸的。這些種種無不都說明這一個道理。它要求作文應當是真我的體現,它不允許存在著虛假。作文的弄虛作假,是對學生人格的扭曲。寫出自己的生活,作文才有生命力。
其實,每一次的習作教學,根據習作的要求,教師可以讓學生聯系生活,從生活中取材,如寫有關于秋天風景的習作,可以讓學生把上學路上的田野、小路、菜園寫進作文;也可以寫校園、草地、山坡……還可以在寫作之前帶領學生去草地上、樹林里觀賞那里的風景。再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寫下來。
孩子們的童年是夢的季節,這時候往往會有許多不切實際的想法。當孩子愿意把這些心里話都說出來時,只要是真實的,教師都應該加以表揚。因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實的事情、發自內心的感受。這些真實的感受成為了寫作的第一手材料,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內心體驗,還提高了學生的認識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力都盡情地釋放出來,讓孩子寫出“真正”的作文。
參考文獻
[1] 《如何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培育學生的創造力》
[2] 《新語文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