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華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2-278-01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實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已成為每位老師值得重視的問題,而素質教育賦予小學數學教學的使命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使智力的發展能力得到提高,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完成這使命的主渠道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我作為小學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淺談自己的點滴做法:
一、在課堂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1、挖掘教材因素,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數學具有廣泛的應用性,用數數據來說話最具體、最生動和最有說服力的。教材中通過數據介紹了我國領土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河流的長短、說明了祖國的偉大;通過數據介紹了氣溫的高低、速度的快慢、讓學生了解了生活常識;用數字的變化看到了生產力的發展。通過有關史料的介紹,讓學生想到了我國數學發展的輝煌成就等,從而使學生受到了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
2、運用“抽象”特點,滲透辯唯物主義教育。數學是以邏輯思維方式的客觀世界所進行的抽象反映,在數學概念和數學現象中處處充滿著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體現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因此,在數學中自然滲透這方面的啟蒙教育,通過數的分解和組合、正比例與反比例、加與減,乘與除的變化滲透了對立統一的觀念。
3、結合技能訓練,滲透優良品質的習慣教育。數學是一門完整、準確、邏輯嚴密的學科。學習數學,千萬不可粗心,弄虛作假,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客服困難的精神和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體心理素質健康發展
1、引導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是一個美好的享受。在希臘有位數學家說過:“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機滲透美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真摯而深厚的感情。如對于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利用各種圖形,讓學生記憶1-10的數學符號的結構寫法。“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4”像小旗……讓這些有趣的圖形深深地留在學生的記憶里,從而培養他們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學實踐表明:只有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會在心理上減輕過重的學習負擔,變苦學為樂學。這就是要求每位教師把課上活,上成學生喜愛的課。
3、通過數學活動,發展學生個性,以培養創造精神,學生創造意識的獨立,創造精神的培養,是通過學生自身的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因此,讓學生參加數學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三、在課堂教學中,抓好數學的基礎知識和能力培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1、重視對數學意識的培養。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具備數學意識。如在“長方體中垂直關系的認知”中,通過讓學生觀察操場上的旗桿、馬路上的燈桿等生活中的現象啟發學生。如把旗桿、燈桿看作直線,地面為平面,那么,就是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形象,生活問題就轉化為數學問題了。
2、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發展智力。數學知識的傳授,只有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讓學生參與學習,才能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知識。新教材的安排特別有利于學生發展,它要求學生通過各種器官,憑眼看、動手、動腦、為學生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使學生積極參與探求新知識的活動。
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健康的身心素質
1、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使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作為小學數學學科來講,也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來完成這一任務的。如果課堂教學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欣賞數的美、式的美、形的美、使學生感受到上數學課使一種美的享受。另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教師設計的每節課,在數量和質量上盡可能適應不同水平學生的負擔和接受能力。按時下課,當堂完成作業,嚴格訓練及要求學生“坐”和“寫”的姿勢與有理的思考方法,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用眼及書寫習慣。讓學生有較多的實踐參加課外活動和問題活動。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健康發展。
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整體的數學教育觀,從觀念上,意識上樹立起提高學生素質的思想,從整體發展著眼,從培養能力,開發智力著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有意識地實施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使學生的身心素質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