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濟南市氣象局 山東濟南 272000)
摘 要:通過對縣級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發展現狀及服務需求的分析,指出當前基層公共氣象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如何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公共氣象服務;縣級;現狀;問題;對策
公共氣象服務是氣象公益性的具體體現,氣象部門通過各種公共平臺、公共權力及公共資源向政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氣象信息與氣象服務。基層氣象部門作為最底層氣象服務機構,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農忙時節氣象監控及指導等相關公共氣象服務,為提高人們防災能力,促進農業生產及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氣象單位必須加強開展基層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工作,更好地為人們提供有效氣象信息,提升氣象服務水平。
1縣級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現狀
1.1對公共氣象服務的重視度越來越高
縣級氣象服務從業者,無論是基礎員工,還是部門領導,對于公共氣象服務于基礎農業的意識不斷增強。秉承以服務“三農”為基本原則,不斷完善氣象災害預警機制;豐富、拓展預警信息向外發送的形式與渠道,通過與各大媒體之間的深入合作,及時將重大災害性天氣變化情況向社會各界發布;此外,不斷加強對各媒體機氣象信息發布情況的監管,及時補充或訂正相關信息,確保氣象服務信息發布的嚴謹性、規范性;逐步加強氣象災害信息傳遞相對薄弱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信號發布系統,確保多種信息傳遞方式互備,做到災難發生時,預警信息至少通過一種發布渠道送達到農村。
1.2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提供公共氣象服務
就近幾年來公共氣象服務對農業的服務來看,服務對象已經不局限于對大眾農業提供泛泛服務,更多的是因地制宜,不斷調整思路與做法,結合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提供針對性氣象服務。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業趨利避害能力,進一步加強農業災害性、關鍵性天氣預報;為了向農業抗旱灌溉提供有效氣象服務,加強人工影響天氣的服務能力建設;此外,深入分析氣象條件與設施農業、特色農業以及精準農業之間的關聯關系,從氣象專業角度進行利弊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
1.3決策氣象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縣級氣象相關部門將提升決策氣象服務能力作為重中之重,在政府組織開展的自然災害防御、公共突發事件應急、事故災難救助,以及社會安全事件中充分發揮著作用。通過編制各類突發氣象災難的應急預案、建立并完善各類應急流程、定期開展應急演練等方式,全面提高突發氣象災難應對能力,切實提升預警信息的覆蓋率與時效性。
2存在的問題
2.1基層氣象部門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強
大部分基層氣象部門缺乏高學歷、高素質氣象專業人才,普遍存在綜合素質不強的現象,制約公共氣象服務工作正常開展。有些基層氣象服務工作人員職業素養差,缺乏工作責任心與工作積極性,工作粗心大意,氣象要素數據分析上發生差錯,嚴重影響氣象災害防御工作開展。有些基層公共氣象服務工作人員專業水平不高,職業技能差,災害性天氣來臨,難以對災害天氣時間、強度等動態情況進行準確分析,阻礙防災工作正常進行,或發出災害預報預警后,未結合災害天氣實際情況提供科學合理的防災對策,導致人們無法有效應對災害天氣,進而造成嚴重損失。
2.2公共氣象信息傳遞渠道受到限制
公共氣象服務信息傳播渠道通常是手機短信、電視、廣播、電子顯示屏、網絡等媒體手段。但農村經濟水平落后,廣大農民群眾一般只能憑借廣播、電視等渠道獲得公共氣象信息。氣象信息傳遞受限,農民獲取公共氣象信息渠道較少,獲得信息不及時,或公共氣象信息未順利傳達到農民手中,一些信息閉塞且偏遠山區地帶,一旦突然發生災害性天氣,氣象預報信息不能第一時間送達,就無法及時采取災害應急對策,將會給廣大群眾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2.3公共氣象服務信息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
基層氣象部門在開展公共氣象信息服務時,只是純粹將觀測的氣象要素數據向廣大人民群眾展現,未科學有效提供氣象災害預防措施。同時,氣象信息太過專業性與官方性,有些群眾無法理解氣象信息內容,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農業氣象服務相關內容較少,且基層氣象部門農業氣象服務較差,沒有充分認識到公共氣象服務主體是廣大農民,未及時深入群眾中調查與了解服務需求,導致公共氣象服務信息不符合廣大民群眾需要,嚴重影響了現代農業正常開展。1.4公共氣象服務的科技投入不足基層氣象部門是公共氣象服務工作開展的基礎力量。而基層氣象部門往往不受政府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存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科技水平不高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公共氣象服務工作開展。
3對策
3.1加強隊伍建設,完善崗位設置
人才是第一生產力,基于精簡效能、科學合理、規范管理的基礎上,不斷挖掘氣象專業人才資源,優化氣象相關業務崗位,可以通過設置公共氣象服務崗位、研發崗位以及協調崗位,不斷吸納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加入到氣象服務行業中,進一步強化公共氣象服務業務和科研專職隊伍建設。此外,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推廣各種氣象預報產品的深加工技術,以及可視化產品制作技能,在氣象預報預測信息的基礎上,能夠對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作出預見性分析。
3.2加強工作總體要求,不斷提升服務能力
以防災減災為最終目標,強化氣象災害的防御工作要求,在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方面、災害應急處置方面狠下功夫,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做好各方面服務工作。進一步強化決策氣象服務工作,逐步完善專業專項氣象服務,全面加強公眾氣象服務,積極開展公共氣象服務基礎業務系統建設。
3.3進一步進行體系完善,不斷規范管理制度
重點在公共氣象服務的業務系統、專業團隊以及機構建設方面完善體系建設,力爭實現管理現代化、隊伍專業化、機構實體化的最終目標。
3.4加強基礎保障措施,提高科技支撐能力
氣象綜合觀測與預報是公共氣象服務的基礎,不斷提升公共氣象服務當中的科技技術含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觀測與預報的精準度,還能夠提升行業運作效率。因此,建議加強公共氣象服務學科建設,推進公共氣象服務研究機構建設,加大對研究與技術開發方面的政策支持、資金支持,通過人才激勵等多種途徑吸引專業人才的加入。此外,加強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的科學管理,制定和完善科學的公共氣象服務業務規劃,建立和健全運行高效的公共氣象服務業務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氣象服務技術規范標準和法律法規。
4結語
基層氣象部門必須正視問題,不斷改進和提升,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公共氣象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優化基層氣象部門人才隊伍結構,提升基層公共氣象服務質量;加強公共氣象服務資金與科技投入,完善氣象服務相關設施設備,提升基層氣象部門氣象監測與預報預警水平,使公共氣象服務工作取得跨越式發展,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有效的公共氣象服務。
參考文獻:
[1]朱保美,周清,王麗,吳澤新,周成,張成元.縣級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A].中國氣象學會.第32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4第五屆氣象服務發展論壇——氣象服務與信息化[C].中國氣象學會:,2015:5.
[2]史建新,張博超,白楊,吳楊,王鵬.淺談我國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及對策[J].南方農業,2015,27:222-223.
[3]朱保美,周清,王麗,吳澤新,周成,張成元.對縣級氣象部門公共氣象服務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5,15:239-240.
[4]許麗麗,黃騫,冼國勇.淺談縣級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及發展建議[J].農業與技術,2014,02:194+231.
[5]春林,王燕.公共氣象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風,2014,06: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