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雪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運而生,而任務驅動教學法就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出現了,它代表的是現代教學法的一種。現代教學法不是對傳統教學法的否定,而是在傳統教學法的基礎之上的一種繼承、改革和創新。我們不否認現代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對立面,但是我們研究者要更加關注的是兩種教學方法的融合,完成傳統教學法向現代教學法的轉變。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 傳統教學法 對立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093-02
隨著新的課程改課和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轉變教學思想和方法迫在眉睫,而教學方法由傳統走向現代這是必然。進入20世紀以來教學方法更是推陳出新。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分組學習等學習方法,這些方法也成為整個社會所推崇的教學方法,甚至很多人否定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只追求新的教學方法,而這些都是片面的,傳統教學法確實有自己的不足,與現代教學方法有對立的一面,但是傳統教學法在過去的幾十年內能夠培養一批人,必定有其優點所在,新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在繼承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完成的一種超越,而不是全盤的否定。本文將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現代教學法的代表與傳統教學法進行比較,分析對立面與聯系,并討論它們的融合。
1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基本內容
1.1 任務驅動教學法概念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由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衍生出的,這種任務驅動教學法主張教師將教學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動機驅動下,通過對任務進行分析、討論,明確它大體涉及哪些知識,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并找出哪些是舊知識,哪些是新知識,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主動應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的學習過程中,找出完成任務的方法,最后通過任務的完成實現意義的構建[1]。這種新的教學方法,是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教學中的一種具體的應用。
1.2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特征
任務驅動教學法作為現代的教學方法的一種,它的基本特征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任務為主線,學生完成任務為結果。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完成任務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協助者和伴隨者。
1.3 傳統教學法概念
傳統教學法以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的教學方法為主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獨站講臺,而且有絕對權威,學生恪守教師講授的知識,是被動接受知識,處于從附地位。
1.4 傳統教學法的特征
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教學方法強調師道尊嚴,講究教師的權威,突出教師在教學中的中心地位;在教學主體上,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突出表現為教師中心,忽視學生主體作用;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以間接經驗為主,教師講授,學生聽講;以教室為基本的教學場地。教室——作為專門教學的場地,將學生集合在一起進行施教,有利于教師的系統講授和與學生對話,發揮教師主導作用[2]。
2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對立
(1)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的是以人為本,學生為主體,以任務為主線,開發學生的自主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教師只是學習的引導者、輔助者、組織者和伴隨者。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任務就是聽老師的講授,老師偶爾的提問,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教師有絕對的權威。
(2)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傳授知識與經驗時主要強調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獲得間接的經驗和知識,真正的參與學習的過程,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而教師只是任務的引導者、促進者,不參與知識的直接傳播。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以間接經驗為主要內容,因而忽視主動性的培養,忽視學生的直接經驗,強調的是教師“教”,學生“學”。
(3)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的是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的分工、討論、整合與實踐到最后的評價,整個過程都需要自己動手,自己思考,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度。
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研究的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經驗法和歷史法。教師總結前人的教學經驗和自己積累多年的教學經驗后再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跟著經驗走,這種做法并沒有錯,可是卻缺少參與創新的激情,讓學生覺得跟著老師走就對了,不用思考,直接獲得知識。
(4)在課堂與社會環境的關系上,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是以分組的形式完成任務,小組間的討論就避免不了意見的不和,不和就會有爭論,有爭論就要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小組間就成了“一個小型的社會”,讓學生體會了如何處理人際關系,更好地解決問題,達到共贏的局面,這對學生就是一個很好的實踐和鍛煉。
傳統教學法以課堂為中心,教師講授,學生聽,有適當的提問和討論,但是老師為了整個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有效性,討論的時間有限,爭論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整個課堂都是死氣沉沉,缺少活力,教學效果也不會好到哪里去。
3 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融合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對立的一面也有融合的一面。傳統教學法之所以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價值。傳統的教學方法是當時社會的產物,是那個時代最有效的方法,時代在變,教學方法也要不斷的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是長期教學實踐經驗的結晶,有許多合理的因素可以繼承,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我們不能摒棄,我們要的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再發展。
在實踐中,我們很難找到一種與傳統教學方法完全無關的現代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也不是單獨的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在結構上融合了傳統上的某些具體方法。在運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分組合作、討論,只是在原有的教學方法上加入了任務這個環節,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創新。
任務驅動教學法,它在挖掘學生的智慧潛力的同時,分組討論任務時費時較多,或者任務的設計不系統,就會使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不能得到保證,會影響授課的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結果。眾所周知,學生主要是接受前人已掌握的科學真理,主要是接受間接知識,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中就必須重視系統知識的傳授,重視傳統教學方法。
現代教學方法就是對傳統教學方法的一種繼承與創新,不能脫離傳統空談創新。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傳統教學法的基礎上的發展。
4 結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總結前人的經驗和后天的實踐活動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出現更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更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挖掘出學生的潛能和豐富我們的教學理論體系。任務驅動教學法代表的是現代教學法的一種,而現代教學方法也并非十全十美。在現代這個浮躁的社會里,人們更多的是注重速度,我怎樣以最快的速度學到東西,不那么在乎是否真的學到精髓,很快的看見效果就是好的教學方法,進而忽略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是一味地追求新的,而這兩類對立的教學方法是并存的。作為現代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正確認識現代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對立,努力尋找這兩種教學方法之間的平衡點、結合點和生長點。發展現代教學法的同時也要注意傳統教學法也是不能拋棄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創新,這才是我們教育者的任務。
參考文獻
[1] 鐘柏昌.任務驅動教學的反思與重塑[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4.
[2] 李方.對立與融合: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91-97.
[3] 湯景棉,張輝,向虎,等.基于教研融合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應用[J].空軍預警學院學報,2017,31(4):307-309,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