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琳 陳靜
摘 要:戶外旅游指人們為了達到游覽、觀光、娛樂的目的在露天場所進行的活動。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對山西省繁峙縣戶外旅游開展情況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提出針對山西省繁峙縣戶外旅游開展的建議,希望對繁峙縣未來戶外旅游業的開展有積極的作用。研究認為,當地政府應加大對當地戶外旅游的宣傳力度,真正認識到戶外旅游產業帶給當地的好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戶外旅游。在政府大力提倡戶外旅游發展的同時,更應提升當地戶外旅游產業的軟實力,完善關于戶外旅游方面的保護措施,加強關于戶外旅游產業方面的服務。
關鍵詞:繁峙縣 戶外旅游 開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G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62-02
戶外運動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是人們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 。
近年來,因環境惡化和工作生活壓力大等原因,掀起了戶外旅游的熱潮。山西省繁峙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山西省忻州市,北靠恒山,南依五臺山,具有較好的旅游資源。此篇文章主要是針對繁峙縣戶外旅游的開展現狀進行分析,旨在為更好的發展繁峙縣戶外旅游提供借鑒和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山西省繁峙縣戶外登山協會。
1.2 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山西省繁峙縣戶外旅游開展的原因
戶外運動是體驗式教育的一種具體方式,是培養人的心理素質、團隊協作精神、社會適應能力和生存技能的訓練 。戶外運動不僅可以強健人們的身體、使緊張和壓抑的心情得到釋放,還可以運動中享受大自然的魅力,加強團隊的凝聚力,增強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信任感與責任心。山西省繁峙縣北靠恒山,南依五臺山,有較豐富的旅游資源;縣內還具有豐富的礦產煤炭等資源,貧富差距較大,整體消費水平較高,但是消費觀念低。雖然繁峙縣有較好的戶外旅游資源,但是根據采訪當地旅行社人員了解到外地來縣旅游人數并不多,并且戶外旅游產業開展不理想。所以縣政府希望通過提倡大家參與戶外登山運動的形式,促進人民健康的同時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
2.2 山西省繁峙縣戶外旅游開展現狀
通過查閱資料和走訪調查,得知繁峙縣人口有24萬人,當地戶外登山協會注冊人員卻不足十人,說明戶外登山運動開展并不理想。作者通過對繁峙縣5家旅行社的走訪調查,得知:(1)由于大家的消費觀念低,所以對于戶外旅游業來說,消費市場并不可觀。但繁峙縣高端騎行裝備市場火爆。(2)當地居民在選擇戶外旅游出行時,較傾向于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規模、小范圍的自駕游、徒步、野炊等活動。當地戶外旅游產業基本處于空白的狀態。(3)根據走訪調查,繁峙縣曾存在3家戶外裝備店,由于戶外旅游在當地的普及率不高,導致曾經存在的戶外用品店全部倒閉。
2.3 影響繁峙縣戶外旅游發展的原因
2.3.1 當地政府對戶外旅游的發展并不十分重視,宣傳力度不到位
我國戶外用品發展歷程僅有10余年,但發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國該行業的消費群體正處于啟蒙階段,加之我國有豐富的戶外旅游資源,戶外運動的蓬勃發展,預計未來五年我國戶外用品市場仍保持較高速增長 。根據走訪調查得知,很多人第一次聽說“戶外旅游”這個詞,對戶外旅游的概念并不清楚,說明戶外旅游在本縣開展不理想。雖然政府有意利用本縣旅游資源推動戶外旅游在該地的發展,但并沒有給予戶外旅游產業足夠的重視,在宣傳方面不到位,導致本縣曾存在的三家戶外用品商店全部倒閉。
2.3.2 當地對于戶外旅游制度的制定不完善,無安全保護措施
雖然繁峙縣有較好的山地優勢,但是出行大多以家庭式小規模的進行。作者為調查繁峙縣戶外旅游的現狀,隨當地戶外登山協會成員從平型關出發,徒步山路10公里進行考察,考察發現當地并沒有開發出一條適合登山愛好者的徒步線路,且當地山路較陡,土質較松,且沒有完善的保護措施,下雨后容易引發山體滑坡,所以很多路線都并不適合游客行走。
2.3.3 戶外登山協會組織活動較少
調查發現,有四分之三的被調查者并不知道有繁峙縣戶外登山協會的存在,說明登山協會組織活動很少,且較少的為協會做宣傳。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地自行車協會。自行車協會設立在縣城第二繁華的街道中央,且協會樓下便是全縣僅有的捷安特自行車店,地理位置較有優勢。不僅如此,自行車協會發展至今已將近有200多名注冊會員,且經常組織會員進行騎行活動,在當地發展較好,有較廣的知名度。
2.3.4 當地缺乏從事戶外旅游的專業人員,專業水平低
戶外旅游業開展不理想,沒有專門的戶外旅游從業人員,從業者都是由登山協會成員兼職,對戶外安全的認識不深刻,嚴重缺乏戶外運動及旅游方面的相關知識。通過采訪發現,許多成員的戶外運動及戶外旅游知識來源于省內組織的短期戶外培訓課程,對戶外運動及戶外旅游業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學習。
2.3.5 當地人對教育培訓的理念滯后
如今開放性、挑戰性的戶外體育運動已經不僅是一種時尚健身休閑活動,更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作者從當地課外培訓班的招生方式、收費標準和家長訪談等方面了解到當地培訓機構的經營形式和現狀,為未來戶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資料。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以下幾點:(1)對于生源來說,大多數培訓機構采取發放傳單、電視宣傳以及家長推薦的方式進行招生。與此同時,團隊成員還了解到培訓班學生的年齡大多集中在3-17歲,且多數學生來自繁峙縣實驗小學和繁峙縣第二中學。(2)通過對學生家長的采訪,得知家長支持孩子參加課外培訓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豐富孩子的課余生活,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3)調查發現,很多家長只注重學習成績的培養,并不重視體育鍛煉,認為參加體育培訓就是浪費時間、浪費錢。由于缺乏對戶外旅游的認知,家長并不特別支持孩子參加此類活動。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雖然繁峙縣有較好的旅游資源,但是旅游產業開展情況并不理想,戶外旅游產業發展幾乎為空白狀態。縣內曾存在3家戶外裝備店,由于戶外旅游在當地的普及率不高,政府宣傳不到位,導致曾經存在的戶外用品店全部倒閉。
(2)戶外旅游制度的制定不系統,無明確的安全保護措施。
(3)登山協會組織活動較少,導致當地居民對戶外運動較陌生,從而不愿意參加戶外活動。但是由于當地自行車協會組織活動較多,所以知名度較廣,協會成員較多。
(4)當地缺乏專門的戶外旅游組織人員,且專業素質低。
(5)當地的教育培訓理念滯后,課外輔導多以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主,并不支持孩子參加戶外旅游等此類活動。
3.2 建議
(1)政府應加大對當地戶外旅游的宣傳力度,真正認識到戶外旅游產業帶給當地的好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戶外旅游。并且與當地登山協會合作,共同規劃設計出一條獨具繁峙特色的徒步路線,以吸引更多外地戶外愛好者前來體驗,進一步推動繁峙縣戶外旅游產業的發展。
(2)政府大力提倡戶外旅游發展的同時,更應提升當地戶外旅游產業的軟實力,完善關于戶外旅游方面的保護措施,加強關于戶外旅游產業方面的服務。根據當地的自然資源,完善當地戶外旅游資源的綜合信息系統,適當的建造符合當地居民的戶外運動基地,開放合適安全的戶外活動區域。
(3)戶外登山協會在了解自行車協會的運營模式的基礎上,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一些可以突出自身特點和優勢的調整。登山協會應多組織當地居民進行親子登山活動,在社區內開展小規模、家庭式的戶外拓展活動,增加人們的情感交流,從而推動戶外登山協會和戶外旅游產業在當地的發展。
(4)戶外登山協會應與政府合作,建立完善的戶外組織者的準入體制,并且對組織者進行規范的引導和有效的監督,定期舉辦戶外運動學習班,讓戶外組織者和戶外愛好者們系統的學習關于戶外運動及戶外旅游方面的專業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推動戶外旅游業在當地的發展。
(5)作者認為要想帶動繁峙縣戶外旅游業的發展,我們既要突出戶外旅游業的特點,也要從教育入手,可在繁峙縣實驗小學和第二中學設置戶外拓展課程,讓孩子們更多的體會戶外運動的魅力,從而喜歡戶外運動,多層面推進該縣戶外旅游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躍金.黃山市戶外運動開展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4(5):110-112.
[2] 周茜,蘭自力.陽光體育視域下青少年戶外運動發展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1):125-128.
[3] 黃錦玲.百家爭鳴“泛戶外”唱響2012——泉州戶外運動行業發展現狀[J].中國皮革,2012(8):49-51,58.
[4] 王穎.基于家校教育的城市青少年戶外運動開展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