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振 劉璐
摘 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對體育舞蹈藝術的相關研究文獻進行了計量統計分析,闡述體育舞蹈藝術的相關研究的數量分布、主體分布等得出以下結論:體育舞蹈藝術發展呈上升趨勢,但總體數量匱乏;高校成為體育舞蹈藝術發展的重要平臺;體育舞蹈藝術發展呈現中西融合的特點,走向體育舞蹈中國化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體育舞蹈 藝術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184-02
體育舞蹈對發展人體速度力量、力量耐力、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均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作為體育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正逐漸深入人們的日程生活,無論是在校園還是在社會文化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參與度,尤其因為項目自身兼顧了藝術和體育兩種特性,其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扮演著獨特且重要的角色。但是,隨著學校的體育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的體育課不斷演變出了選修課程,尤其是體育舞蹈本身的項目特質使學生參與度越來越高。
體育舞蹈隨著人類經濟社會文化發展而逐漸演變,發展同時也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和文化需求。體育舞蹈作為一個項目,它將舞蹈、音樂、服裝、體態、風度等融為一體,呈現出競技與高雅兩面氣質,極具藝術魅力及觀賞價值。目前已深受廣大群眾的熱愛,由于每個舞種均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以及背后不一樣的文化底蘊。所以美感與其它藝術大相徑庭,而美感是一切藝術的本質特征,在體育舞蹈中具體表現在形體美、形象美和造型美,通過這些無聲的美給人以美的感受。
1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的研究現狀
1.1 研究數量年度分布分析
采用文獻計量方法對中國知網2007—2016年發表的關于體育舞蹈藝術的論文進行了數量分布、期刊分布以及研究重點的分析。結果發現體育舞蹈領域關于研究數量雖然呈上升的趨勢,但是研究成果依然偏少。從2007年2016年十年文獻篇數分別為2,0,3,2,4,6,16,5,0,2,可以看出從2011年開始呈現逐漸上升趨勢,2013年達到了頂峰16篇,整體上與體育舞蹈其他方面的研究比偏少,尤其是當下體育舞蹈項目逐漸火熱,研究成果也在逐漸提升的大背景下,體育舞蹈文化的研究相對滯后。
1.2 主題分布
通過數據庫的檢索系統,以體育舞蹈并含藝術為主題,檢索了2007—2016年刊載的論文,根據文章內容對檢索到的論文進行篩選,最終得到研究文獻44篇,經限定并認真篩選后符合探討運動員人格特質主題的論文36篇,對所檢索的論文精心了綜合分析,對于體育舞蹈藝術的主題分布主要分為三類。分別為文化解析類、營造養成類、教育傳播類。
經過文獻計量分析得出文化解析類共計17篇,比例約為47.2%;營造培養類9篇,比例為25%;教育傳播類10篇,比例約為27.8%。通過比例可以發現,關于體育舞蹈文化發展的研究大多依然停留在分析討論,關于實踐方向的傳播培養,尤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向都較匱乏。
2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的現狀與特征分析
2.1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中的價值滲透范圍廣,對教育影響最大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中的價值貢獻呈現多層次、多領域、多元化的特點,涵蓋了健身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教育價值等。在這些價值中,教育價值呈現出較大的影響力,呈現出諸多相關變化形勢。
2.1.1 高校對體育舞蹈信息的傳播積極主動
體育舞蹈在高校傳播的條件并不理想,這是目前高校傳播文化信息都面臨的問題,但在體育舞蹈領域,許多高校都大力宣傳,充分發揮大眾媒介等電子媒體,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生動的體育舞蹈信息傳播。目前體育舞蹈在大學生中間的信息傳播面積和層面都逐漸豐富,并呈現了專業化、社交化的趨勢。同時并很多程度上動用了大眾傳媒與體育舞蹈信息的結合,在校園元素較重的流量區域結合學生特點進行大力傳播。
2.1.2 高校對體育舞蹈傳播呈現與大眾傳媒協同配合的趨勢
雖然存在媒介的競爭與合作對立統一關系,但畢竟主導方面還是在于競爭,而在體育舞蹈領域來講也體現著協同合作關系的同時存在。對立統一關系下必然有優勢也存在不足,而目前校園里的體育舞蹈文化傳播呈現健康向上的面貌,傳煤平臺間都根據自身的現狀和特點,充分發揮著各自的長處,同時因為校園平臺相對綠色的環境使煤體平臺間取長補短、相互協作,共同淮確、快速且健康地傳播出可以滿足大學生需要的體育舞蹈信息。
2.2 體育舞蹈文化藝術傳播過程中延伸出的美學價值分布
體育舞蹈是從文藝范疇中的舞蹈衍變而來的,最初可以說藝術屬性大于體育屬性,而隨著進入中國后的發展趨勢,逐漸演變成了屬于舞蹈藝術和體育的交叉學科。再個大體育院校里都得到了大力的開展。體育舞蹈以人的形體律動為主要展示對象,通過各種充滿生命力和韻律的動作,來抒發舞蹈者內心的情感。
在整個項目中,集動作美、服裝美、音樂美和舞蹈美為一身,具有健身、競技、消遣和娛樂等多種審美文化價值。所謂藝術文化特征,是指構成藝術作品或藝術活動的各個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點。具體到體育舞蹈來說,其構成部分包含身體、動作、服飾、精神等多個方面,在這些要素上所表現出來的審美特點,就構成了體育舞蹈的審美特征。
這是體育舞蹈區別于其他藝術的本質所在。新時期下,伴隨著體育舞蹈藝術的蓬勃發展,其審美特征也有了擴展和豐富。
2.3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在中西方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孕育
體育舞蹈由國外傳入中國,本身就是文化融合的產物,最早的時候被人稱為“國際標準交誼舞”,在我國而言還缺少一些特有的中國文化內涵和特色,而在演繹體育舞蹈的藝術形式中也基本處于模仿和注重技術動作層面,在處于向國外學習的階段時期忽略了對體育舞蹈獨有的藝術文化的理解。
而經歷了一百多年發展至今,試試已經證明體育舞蹈“中國化”可行性高,中西文化互相融合對于體育舞蹈藝術發展而言是很好的內在驅動力,體現在的層面也比較豐富。比如:同樣的動作中國選手和外國選手的技術風格也呈現不同的特點;中國體育舞蹈藝術作品的民族特征逐漸增多;中國民族音樂和體育舞蹈風格的完美貼合,呈現出多種多樣極具民族特征又不失國際風范的狀態。
以上現狀在如今中國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也將是體育舞蹈藝術發展的強大內核。
3 體育舞蹈藝術發展的未來展望
體育舞蹈藝術文化發展總體呈現良好趨勢,但今后依然面臨著大量的基于和挑戰,只有遵循世界發展的規律和把我潮流,才能在機遇和挑戰面前把握住體育舞蹈藝術傳播的命脈和趨勢。
參考文獻
[1] 鄧唏翎.影響體育舞蹈表現力的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1(1):213-214.
[2] 王丹,胡映珍.體育舞蹈的美學特征[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8(5):88-89.
[3] 丁玉蘭.體育舞蹈的藝術審美情趣[J].體育文化導刊, 2009(9):35-36.
[4] 朱鵬屏,顧城.體育舞蹈教學中的美感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