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
摘 要:2014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發布,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將我國由體育大國建設為全面的體育強國,這為加快推進我國太極拳的全面普及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外許多新興大眾健身項目不斷涌入我國,也使太極拳面臨嚴峻的挑戰。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太極拳發展過程中的遇到的機遇和挑戰進行調查分析,為太極拳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相關的建議,以期加快實現我國的體育強國戰略。
關鍵詞:太極拳 體育強國 機遇 挑戰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202-02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城鄉居民的健康也屬于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的重要論斷。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建設“健康中國”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特別提出要“發展體育事業,推廣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這要求我們加大對大眾體育這方面關注和工作力度,同時還要加快體育產業的發展和體育科技的科學研究,加快將我國由體育大國建設為全面的體育強國的進程。
太極拳在中國有上百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寶貴財富。太極拳集百家武術的精髓于一身,以人體結構和大自然運轉規律為基礎系統的創造出了一套獨具有陰陽性質一種拳術,具有改善練習者身體機能,加快促進機體內循環,放松身心,改善機體內臟器官功能和文化傳承功能。太極拳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功能特點在體育強國戰略中的發展有極大的優勢,但是由于大量外來體育運動項目相繼涌入中國,也使太極拳面臨挑戰,必須加大對太極拳的研究和推廣力度。
1 太極拳在體育強國戰略下的機遇
1.1 太極拳簡單易學,老少皆宜
體育強國戰略的關鍵在于全民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這對技術水平難度過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不利于在全民健身計劃中進行推廣。太極拳的動作特點柔緩,而且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有些動作架勢的高或低、運動強度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相應的調整,是一項老少皆宜的體育運動項目,并非年老弱者的專利。練習者只要掌握了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和動作要領很快就會找到練習太極拳的感覺。
1.2 太極拳對場地要求少
太極拳對練習場地沒有過多的要求,方丈之內,隨處可以開展。太極拳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不受場地因素的制約,有利于在全民健身計劃中更好的進行推廣。
1.3 太極拳的健身功能
太極拳的動作舒展大方,動作既柔緩又鋼勁有力、整個動作過程如行云流水一般,練習者以意念去引導動作,練習太極拳可以加快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和機體內循環,經常練習太極拳能影響和改善人體的個內臟器官系統的機能,如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等,對康復人群還有積極的作用,提高及改善他們的機能活動能力。
1.4 太極拳的德育功能
通過練習太極拳不僅可以強健體魄,還可以修身養性,增強自信心。有句古話“學藝先學禮,習武先習德”,習武者必須先學習品德,太極拳要求修習者在實踐中去體會太極拳的思想,將健身與道德教育共同進行,真正做到身心兼修。練習太極拳的同時無形中也會慢慢的接觸和掌握的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更好的繼承和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
1.5 太極拳具有調節放松身心的功能
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放松、調整呼吸。通常先通過簡易動作練習,帶動練習者呼吸吐納,做到松靜自然,同時使注意力發生有效轉移,使大腦皮層的興奮也得到有效的抑制,幫助進入身心俱佳的放松狀態,對緩解疲勞、放松身心具有特殊的功能。
1.6 太極拳的社交功能
練習者們通過太極拳而結識,并通過同一愛好慢慢形成一個特定的運動群體,約定時間一起練習太極拳,在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學習,分享學習心得體會,相互切磋,相互幫助,相互監督,一起進步。
2 太極拳在體育強國戰略下的挑戰
2.1 對太極拳文化了解不夠,練習群體單一
大多數人太極拳文化的了解不夠,尤其是青少年群體,再加上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的特點使參與人群趨向老齡化,國內參加太極拳鍛煉的人群大部分為中老年人。
2.2 缺少專業師資隊伍
太極拳入門雖易,但真正學成有相當的難度,有很多練習者練習很多年也沒有真正掌握要領和精華,這主要是由于教師水平的問題,它也是限制太極拳推廣的重要原因。
2.3 外來體育運動項目對太極拳的沖擊
在全民健身計劃下,各種外來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涌入中國,以瑜伽和跆拳道為主,他們以其各自的自身優勢,如動作簡單,針對性強等內部優勢;再加外部條件,如明星效應,優秀的營銷策略等,吸引了一大批中國粉絲,嚴重影響了太極拳的推廣與普及。
3 建議
3.1 加大宣傳力度
雖然我國對太極拳的推廣從未間斷,但是針對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體,除了高校中把太極拳作為授課項目以外,在社會上,比如健身房等健身中心卻很少把太極拳作為一種授課項目,所以在社會上的推廣和發展還存在很大不足,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年輕人加入。
3.2 促進不同地區太極拳的協調發展
太極拳在我國的發展存在著明顯的區域不平衡性和城鄉差異性,所以黨和政府重視差異性問題,注重太極拳發展差的地區的推廣工作,努力改變這一現象,促進不同地區太極拳的協調發展。
3.3 加強規范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隊伍建設
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相關體育協會等通過加強規范對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并且積極充分發掘身邊潛在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源進入,比如在職體育教師,太極拳專業教練,退休體育教師等相關人員,定期把他們集合起來進行太極拳的培訓學習,統一規范太極拳的技術動作,并加深他們對太極拳技術理論知識的掌握。培訓結束后將規范的太極拳技術進行教學傳播,有利于太極拳的推廣和普及。
參考文獻
[1] 杜菁菁.太極拳在青年群體中的傳播和推廣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2.
[2] 毅敏.論太極拳的生理保健作用[J].少林與太極,2002(8).
[3] 左思琦.基于全民健身視角的我國太極拳健身運動[J].科技創業,2016,29(12):124-125.
[4] 呂墨竹.太極操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作用研究[J].武術科學,2009,6(11):41-42.
[5] 李恩荊.太極柔力球的現狀與發展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6):855-856.
[6] 趙影.太極拳健身效果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 2012.
[7] 張艷華,李育林,孫紅梅.全民健身新項目創編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7):1004-1006.
[8] 胡鞍鋼.方旭東.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內涵與發展思路[J].體育科學,2016,36(3):3-9.
[9] 黎明.太極拳的現代價值檢釋[J].搏擊·武術科學,2010, 7(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