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序桂
摘 要:以團隊訓練為手段寓教于樂的入學教育,可以成為二本院校新生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研究發(fā)現(xiàn),把團隊訓練融入新生入學教育階段,豐富了入學教育的內容、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有效調整了新生自我認知、情感和行為,增強了新生對學校、專業(yè)、班級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對于家庭貧困、高考失落的新生而言,其內心世界產(chǎn)生了明顯變化。
關鍵詞:情感教育 團隊訓練 入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219-03
入學教育是新生對大學認識的第一課,也是新生對學校環(huán)境的熟悉與適應、對專業(yè)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對情感教育的啟發(fā)與深化、對將來學習目標的確立與實施十分重要的一課,是大學生培養(yǎng)過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新生中間有多數(shù)受家庭貧困、高考失落等因素影響,進校時內心世界十分復雜。基于此,可以說成功的入學教育,可以使新生對學校認同感及其將來的學習與生活有如服下一顆“定心丸”,反之,則很容易讓新生產(chǎn)生消極、甚至厭學的情緒,對將來的學習、生活十分不利。由于團隊訓練的任務驅動性、主體參與性、體驗性等特點,近年來在職業(yè)院校運用的比較廣泛,并取得了較多的經(jīng)驗。這說明了團隊訓練在學生入學教育以及整個教育培養(yǎng)過程中已經(jīng)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1 大學生情感教育的內涵
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fā)展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雖然目前情感教育這一概念還沒有被人們普遍認可,但它所表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主張卻引起了教育和學者者們的廣泛關注,實踐證明,用好情感教育能夠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產(chǎn)生十分積極的影響。要做好情感教育時要把握好三個方面,一是強調情感是對“關系”的反應。情感是客觀事物與個體主觀之間某種關系的反應。二是強調情感是一種“體驗”。一個人對情感狀態(tài)的自我感受,就是情感的主觀體驗。沒有主觀的體驗,主體就不知道是否產(chǎn)生了情感,就不能體會到愛和恨、幸福和苦惱。三是強調情感必然要通過“行為”反應出來。個體與客觀事物之間某種關系的體驗要通過個體的行為反應出來。筆者認為大學生情感教育,就是在教育過程中,以一定的行為體驗為手段,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fā)展大學生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使其對自我、環(huán)境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促使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 團隊訓練是大學生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
團隊訓練是一種以任務為驅動的,要求學生組建一個團隊,通過體驗、參與、解決問題最終以完成任務為目的,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自主學習,并鍛煉自身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化解沖突和矛盾的能力以及鑄練思想意識品質、錘煉價值觀、培養(yǎng)集體意識、團隊精神等。團隊訓練又稱拓展訓練,它一般分為水上、野外和場地三種形式。近年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轉變和認識的加深,人們對團隊訓練功能的不斷認可及其自身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逐漸在各級學校和企事業(yè)單位開展,并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深受人們的喜愛。首先,團隊訓練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導向性,能夠為個體行為活動提供原動力,而動機推進活動,活動促使目標達成。團隊訓練的目的是要形成良好的團隊文化,以激勵學員的集體歸屬感和使命感,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意識、團隊精神。其次,團隊訓練要求成員在團隊中通過人際交流、分工、合作以及解決問題和化解爭端,訓練學員的人際交往能力,在體驗中學會理解人際需要,懂得尊重和妥協(xié)。最后,團隊訓練過程中讓學員參與管理,要求主動服務,相互補臺,在團隊遇到困難時,強化激勵,以形成利益共同體。同時團隊訓在倡導整體大于個體之和的同時,尊重成員的個性發(fā)揮,激發(fā)成員的個人潛能。操作途徑上,團隊訓練與情感教育相互交叉,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注重過程和體驗,而且團隊訓練有著明顯的任務驅動性,能夠使成員在完成任務中得到深刻體驗與實際感受,其目的明確,操作性強。因此,以團隊訓練為手段的入學教育,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規(guī)則與任務中“嗨”起來,這種體驗式的教育手段,能夠有效調整新生自我認知、情感和行為,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校園生活,成為大學新生情感教育的有效載體。
3 以團隊訓練為手段的新生入學教育個案研究
在多年的學生工作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入學教育方式往往采用“講座式”、“集體式”的“我講你聽”的做法,新生總是在“被教育”中度過,忽略了新生的主觀意愿和主體參與性。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們嘗試在新生入學教育中開展團隊訓練,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充分調動新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新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即情境式教育與集中式教育相結合,一方面保證新生對活動感興趣、有動力、有激情,另一方面使學生帶著求知的欲望,主動參與到學校規(guī)劃的入學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達到更好的效果。為此,我們以懷化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學院2014級學生作為個案研究對象。在入學教育整個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4個學時的團隊訓練,項目設計包括快樂王國、團隊創(chuàng)建、蓄勢待發(fā)、亮劍比拼、萬眾一心等五個環(huán)節(jié),如圖1所示。
其目標就是幫助家境貧困以及高考不理想等新生克服自卑感、失落感,充分調動新生的積極性、主體參與性,促進新生適應環(huán)境、角色轉變、情感培養(yǎng),增強新生的紀律觀、集體感、榮譽感、歸屬感等。通過實踐與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以團隊訓練為手段的新生入學教育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效果。
一是增強了新生對學校、專業(yè)、班級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從新生的即時體會記錄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結果讓我們很興奮。以下摘錄了其中幾位新生的原話“昨天還想回去,但通過參加這次訓練,我覺得這里也挺好的”。“經(jīng)過這次訓練,我對大學開始有了新的評價,充實而幸福、豐富而美滿、之前不喜歡這個系,但通剛剛的活動發(fā)現(xiàn),原來融入集體這么有趣,比高中好多了,讓我們體會到不一樣的學校生活”?!耙饬现獾拇髮W,意料之外的生活,相信自己一定會變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更加堅強”?!皝碜匀珖鞯氐男峦瑢W彼此之間開始熟悉,準備開心地享受大學生活,通過兩天的的活動,我想有了這樣一群同學,大學生活一定無比精彩”!“看到了大家相互認識,在一起很開心,感受到了大學生活的樂趣……”。通過跟蹤我們發(fā)現(xiàn),整個2014級新生在入學教育的其他環(huán)節(jié)中積極性提高,參加各種活動主動性以及效果明顯加強,比如到了大二、大三階段,班級、學院以及學校的主要學生干部大多數(shù)是這一批團隊訓練中表現(xiàn)活躍的學生。
二是認知和體驗很深,對今后的學習生活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活動分享階段,我們隨即讓每一位新生簡單記錄了他們參加本次團隊訓練的認識和體驗,效果非常理想。“隨著訓練的深入,深有感悟,多參與這樣的集體活動,有利于我們開放性個的塑造很刺激、很開心,鍛煉了膽量和交際能力”。“累過、熱過、渴過,但我們所有人都堅持下來了,我覺得這種訓練可以磨練同學們的心智”?!霸谝粋€團隊里,團結是最重要的,相互信任是支柱,做任何事之前,必須有思想、有方法”。“團隊的力量很強大,加強了我們的集體榮譽感,促進了情感交流,從昨天到今天,有很多感觸……”。多數(shù)學生對團隊訓練感受就是通過活動融入了集體,這種體驗將成為珍貴的記憶。
三是新生內心世界的變化令人驚訝。在團隊訓練過程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打開心扉”,通過新生反映來看,團隊訓練也是一次很好的心理輔導。下面來看他們的內心世界變化:“由最初的厭煩到最后的歡欣,我覺得自己在不斷的進步,同學們的團結將我心中“懼怕”的魔鬼給打跑了,我越來越喜歡這個集體”?!巴ㄟ^這次訓練,讓我的膽量變得更大了,也變得更樂觀了,放開自己,放下自身的包袱,勇于表現(xiàn)自己,熱情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熱情待你,一開始大家都不認識,有生疏感,通過這樣的訓練,能夠感受到同學們特別好,特別親切,跟同學們認識之后,特別有家的感覺”?!伴_始覺得純屬浪費時間、浪費生命,但后來卻發(fā)現(xiàn)這是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強團隊精神的好方法”?!耙淮未蔚膱F隊活動讓我收獲很多感動,讓我感到無比興奮,我懷著十二分的信心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灰暗的過往,我們再見了,不,是永遠不見”!
團隊訓練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來自五湖四海的大學新生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舒緩了氣氛,在各種體驗與趕我中學會了信任、協(xié)作,感覺到學校、集體和同學之間的溫暖。有些班級將團隊文化傳承自己班級文化建設中,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比公共事業(yè)管理一的班這句“終極一班、定不平凡”班級口號就形成了這個班級積極向上的精神糧食。通過個案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以團隊訓練為手段的新生入學教育能夠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廣。當然,在新生入學教育期間要做到有效開展團隊訓練,需具備幾個條件,一是具備有一定團隊訓練經(jīng)驗的師資,二是制定好完整的團隊訓練方案,三是學校有關部門,特別是學院(系)領導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 梁釗華.論情感教育的本質及其價值[J].人大復印資料· 教育學,2003(4):45.
[2] 侯欣,周曉春,王渭巍.大學新生入學適應性輔導活動探索——以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為個案[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1):6-10.
[3] 龐杰,呂明.團隊訓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9):73-74.
[4] 申偉華,彭光輝.團隊素質拓展在高校班級團隊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5):30-32.
[5] 宋怡.基于團隊訓練的大學生領導力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0(16):15-16.
[6] 李曉勤.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團隊訓練”模式初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8):18-19.
[7] 徐暢.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新訴求:團隊訓練[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