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 要:網球運動廣受大眾喜愛,然而其技術動作相對復雜,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預防、糾正錯誤的技術動作,從而提高學生的網球技術水平。本文將簡述分析錯誤技術動作的起因,并相應提出預防與糾正對策,以期為網球技術的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關鍵詞:網球教學 錯誤動作 錯誤動作預防 錯誤動作糾正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b)-0239-02
近些年來,網球運動受到越來越多高校學生的喜愛,但因其技術動作較為復雜,導致學習過程中極易出現錯誤動作,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而言,技術動作不正確甚至會造成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善于發現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從而避免形成錯誤模式,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網球技術的教學效果。
1 網球錯誤技術動作產生的原因
1.1 主觀原因
1.1.1 學習態度不端正
網球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技術水平的要求較高,但是很多人學習網球之初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只是為了圖一時新鮮,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于專業技術更是一知半解,訓練強度也明顯欠缺。網球技術需要大量的反復實踐作為基礎,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的。因此,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這是導致動作錯誤的關鍵性因素。
1.1.2 學習心態變化
任何學習過程,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而學習心態便是克服一切困難的法寶。在學習初期,學生對于網球的認識還處于模糊狀態,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許多錯誤的模仿動作,雖然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但是對學生心理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可以這樣說,學生的情緒心態狀況對于網球技術的學習、掌握以及應用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學生心態輕松、愉悅,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自然隨之提升;學習心態欠佳,壓力過大,內心充斥著消極、負面的情緒,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在練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錯誤動作,甚至會造成運動損傷。
1.1.3 自我控制薄弱
網球技術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控制意識是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的基本保障。如果學生自我控制意識差,那么則極易形成錯誤的動作概念。即便一時掌握了正確的動作,也很難形成固定記憶,時間一長,動作可能就會變形,出現錯誤。
1.2 客觀原因
1.2.1 教學方法欠妥
由于網球技術的動作比較復雜,在實踐教學中,教學手段適當與否對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假如教師只是照本宣科,教學內容枯燥,課堂氣氛壓抑,就會嚴重打擊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影響教學效果;再者,當學生出現錯誤動作時,如果教師的糾正方式不恰當,對學生冷嘲熱諷,造成學生自信心受挫,產生抵抗情緒,不僅不利于糾正已發現的錯誤動作,恐怕還會接連不斷產生新的錯誤。
1.2.2 動作銜接缺失
實踐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對復雜動作進行分解,例如將正手擊球分成引拍、揮拍、擊球、隨揮四個部分。這四個環節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一旦前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后一個環節的效果一定不理想。網球教師對技術動作銜接不夠重視,過渡手段不完善,則會導致學生的單個技術動作不斷出現錯誤,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1.2.3 教學環境限制
網球教學環境包括教學場地、網球球拍以及其他外界環境因素等。教學環境不是引起錯誤技術動作的主因,但倘若網球場地坑坑洼洼、球拍使用不合適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學習注意力不集中,動作失誤也就并不意外了。
2 錯誤技術動作的預防
2.1 建立正確動作概念
正確的動作概念是學習任何技能型運動的基本前提。教師實踐教學時,保證示范準確的同時,要做到講解精煉到位,以確保學生對網球技術的動作幅度、動力大小等有一個大致認識。同時,要進行多角度的動作示范,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精確講解,進而為后續的模仿練習打好基礎。
2.2 完善教學模式
網球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特征結構,并結合網球技術的特點,采用最適宜的教學方式。傳授新動作時,宜采用直觀示范或者利用多媒體教學等方式,深入淺出,使學生明確動作要點,進而形成正確的技術理念。舉例來說,可以將發球動作分解為拋球、背拍、擊球、隨揮四個步驟,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拋球開始練習,拋球技術熟練之后,再依次進行其他步驟練習,以利于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思維模式。否則,教師示范之后,就馬上學習全套動作,學生的思維出現混亂,大大增加了錯誤動作出現的幾率。因而,網球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體驗每個技術環節的特點以及各個環節之間的銜接過渡,從而形成正確動作概念。
2.3 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網球運動的技術動作較為復雜,教師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下一番功夫。授課之前,要做好課程規劃,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區分動作特點,對于動作結構類似的動作,要錯開時間學習,以免使學生產生記憶干擾,形成錯誤動作。同時要堅持由易到難的原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3 錯誤技術動作的糾正
3.1 重新示范講解
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角度不同,有可能存在視覺盲點,因而教師需要重新進行示范講解,以糾正學生因動作概念不清而出現的錯誤動作。注意:示范速度不宜過快,以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視覺印象;講解語言要精煉,可以采用正誤對比講解法,使學生對于自身錯誤更加清晰,從而構建正確的技術動作概念。
3.2 抓住技術要點,逐一擊破
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一個復雜動作分解成多個單一動作,以降低學習難度。因此,在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時,需要理清脈絡,從重要技術要點入手,逐一擊破。不然,教師指出所有錯誤動作,學生一時難以全部改正,尤其是對于初學者來說,很容易出現無從下手的感覺。舉例來說,在反手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會對扭轉不到位、動作不協調、擊球位置錯誤、揮拍路線偏離等錯誤動作一一指出糾正,而是主抓轉身和擊球位置這兩點,這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3.3 嚴格糾正錯誤動作
教師要秉持嚴謹、認真的態度,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從細微處入手,詳細解說錯誤動作的起因,使學生的技術動作更加規范、標準。對于技術欠佳,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教師在高標準、嚴要求的基礎上,還要適時予以鼓勵,同時,注意保持良好的教學態度,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充分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我糾正的積極性。
3.4 教師要勤于觀察
在學習網球技術的過程中,學生的自我認知不夠清晰,往往很難察覺自身失誤,自認為動作已經足夠精確,其實則不然,還與規范性動作有很大差距。所以,這就要求網球教師要勤于觀察,善于分析,對每位學生及時給予指導、糾正,以免學生形成固定動作,加大改正難度。
4 結語
總而言之,網球技術錯誤動作的預防和糾正并不是同一個教學概念,這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嚴禁將二者混為一談。網球動作錯誤的誘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因為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心態欠佳等主觀因素導致的;其二是由教學方法不妥當,教學內容不合理,教學環境限制等客觀因素導致的。因此,在網球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勤于觀察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對錯誤動作予以及時糾正。同時,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確保學生構建正確的技術概念,防微杜漸,從細微處入手,預防錯誤動作的產生,進而促進網球技術的提高以及發展。
參考文獻
[1] 巫文佳.高校網球教學優化方法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55-56.
[2] 何偉.高校網球教學中錯誤技術動作診斷分析與糾正[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2(6):134-135.
[3] 劉穎平.高校網球教學中錯誤技術動作診斷分析與糾正[J].當代體育科技,2013(26):170-171.
[4] 史朝兵.網球教學中的錯誤技術動作原因分析與糾正[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