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玉瑛,李青
河北美術學院
當代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研究
郝玉瑛,李青
河北美術學院
在高等教育日漸大眾化的社會環境下,高校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扮演著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學習管理中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等重要角色。因此,想要高效的實現教育目標并同時提高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計劃的前提條件就是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能力。
高校輔導員;職業化;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發展
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同時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領航人,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方面具有深遠的影響。在現如今的新形勢下,不斷努力加強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養的培養,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認同,提高輔導員的職業能力,促進輔導員職業化發展,將在加強大學生思政教育、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工作水平以及促進輔導員職業的良好發展等方面產生巨大影響。
(一)各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根據2004年中央16號文件及同年教育部24號令等頒布的內容指出,要求全國各高校開始積極落實、不斷根據自身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結合,探究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新方法與新舉措,各高校也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出了本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方面的意見或建議,從政策上對輔導員隊伍建設起了較為牢固的保障作用。促進了輔導員職業化發展。具體表現如下:
1、高校輔導員隊伍不斷壯大
近年來,隨著市場的進步和不斷的發展,中國的教育也在不斷的完善,越來越重視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在高校中,輔導員擔任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也為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加上輔導員的隊伍建設,提升輔導員的整體團隊素質迫在眉睫。
據統計,2014年高校專職輔導員12.7萬多,2015年高校專職輔導員為14.5萬人,到2016年高校輔導員已經突破17萬人。專職輔導員的人數和規模都在不斷提高,為學生離校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
2、高校輔導員職業素養與職業能力不斷提高
隨著國家對輔導員團隊的不斷重視,也下大力度做了投資,將輔導員團隊不斷規范化,各省市陸續建立了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目前,提升輔導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迫在眉睫。在進一步的發展中,使輔導員的隊伍不斷壯大,漸漸走向專業化,職業化道路。從而使輔導員自身也有歸屬感。
3、高校輔導員的社會認可不斷增強
一開始,對于輔導員的認識就停留在“打雜的”,未得到重視和認可。隨著社會的發現,和國家對輔導員工作的不斷重視和認可,輔導員在高校畢業生中的影響和作用,輔導員團隊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也激發了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和調動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隨著國家政策性文件陸續頒布及實施,促進了輔導員的社會認可[1]。
4、高校輔導員鼓勵機制不斷涌現
鼓勵與激勵永遠都是刺激優秀涌現的重要機制。2005年《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將輔導員的崗位津貼等納入學校內部整體分配體系統籌考慮,確保輔導員的實際收入與本校專業教師的收入相當......要創造環境鼓勵并支持輔導員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開展相關科學研究。”這一政策出臺后,提升了輔導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從而使輔導員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優秀人員不斷涌現,輔導員工作得到了認可和重視。也同事確保了輔導員自身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目前,在輔導員隊伍的建設中國家雖然不斷的重視,也慢慢的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但還是在初步發展當中,穩定性還不夠,流動性大,由此可見,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現狀還需不斷的摸索和進步,規范化和穩定性是未來進一步發現的趨勢。
1、高校輔導員職業角色模糊
在實際日常的工作中,因所處的環境復雜,輔導員對自身角色的實現和功能都受到了影響。輔導員的角色既是良師又是益友,管理著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感以及就業等相關內容,既要服務學校,又要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期盼,這些使輔導員在角色發揮中起到了阻礙作用,造成了輔導員現實角色和理想角色的差異。
2、高校輔導員職責不明確
輔導員不僅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者,也是大學生學習、生活、情感、就業、安全等問題的引導者和管理者,高校輔導員的職責繁多,大學生每一件事情都與輔導員有關,輔導員就像一個救火隊員,哪里需要去哪里。沒有統一的職業和責任劃分,看似很忙,又不被重視[2]。
3、高校輔導員收入無保障。
輔導員收入太低,工作繁雜,不被重視也是流動性強的一個重要原因。多數輔導員對自己目前的薪資待遇表現出來強烈的不滿,只有基本的工資,沒有任何課時津貼等,表現出極度不滿。輔導員的工作情緒很容易給高校學生帶來負面影響。
4、高校輔導員職業素質整體有待規范和提高
因為前期對輔導員不夠重視,導致輔導員工作能力和職業素質整體較低,然而隨著國家對高校大學生的不斷重視,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心理建設的樞紐也被提上日程。
5、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不夠
每一個職業都需要得到認可和肯定,才能更好的發揮其作用。職業的肯定和認同影響著輔導員對工作的滿意度、忠誠度、工作效能感、成就感、自尊感、滿足感等。
6、高校輔導員職業精神不強
輔導員在高校大學生當中起到了思想建設和心理疏導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職業素養作為一個榜樣示范的存在屹立在那里。自身的職業道德、職業責任、職業價值等方面的認知,并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操守,這是輔導員的職業靈魂所在。
(1)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高校輔導員的培訓機制,制定出相應的激勵機制。
(2)各高校應當提高高校輔導員的薪資待遇,精神待遇。
(3)輔導員應當提高自身的自我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經驗。
(4)各高校應當幫助輔導員樹立清晰的責任分工,幫助輔導員減負。
[1]高向東.建立和完善高校輔導員工作機制的探討[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12):123-126.
[2]杜慶華,顧蓓熙.論高校輔導員職責定位與隊伍建設[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2011,(01):85-87+95.
郝玉瑛(1989-),女,漢,河北省石家莊人,河北美術學院,輔導員,碩士,研究方向:社會保障;
李青(1989-),女,漢,河北省石家莊人,河北美術學院,輔導員,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