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油亮,張曉玲
西華師范大學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認同調查
韋油亮,張曉玲
西華師范大學
對238名中小學教師進行調研,結果發現:中小學教師總體職業倦怠程度不是很嚴重,但情感衰竭方面比較嚴重,低成就感方面存在性別顯著差異;職業倦怠影響因素來源認同上主要表現在學校因素和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和學生因素受教師學歷影響顯著。
中小學;職業倦怠;影響因素;認同調查;研究
教師職業倦怠,意指教師由于長期工作重壓,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致使其情感投入、育人態度和教育教學行為出現消極應對。教師職業倦怠廣泛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其現狀的把握和影響因素來源認同的研究,對找到解決路徑意義明顯。
2.1 研究對象
以四川省10所中小學教師為對象,分層選擇250名教師進行實測,共收回問卷243份,有效問卷238份。
2.2 研究工具
以Maslach編的教師職業倦怠問卷(MBI-ES)為藍本,結合王芳、許燕編寫的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感問卷,形成自編問卷《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來源調查問卷》,問卷為1-5級評分,共41個項目,其中9-12、35-37項為反向記分,調整保留藍本問卷中的情感衰竭、去個性化和低成就感維度作為職業倦怠分問卷,影響因素來源分問卷主要分為:職業、學校、學生、個人和社會五個維度,得分越高說明職業倦怠程度越嚴重或來源越明顯。調查前期,在本校進行前測,分半信度0.86,與藍本量表相關分析系數0.77。
數據采用spss18.0處理。
3.1 一般情況
調查發現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是總體上不是很嚴重,情感衰竭維度得分2.4741±1.0836,去個性化維度得分1.7496±.80409,低成就感得分2.2024±.85808;但是在情感衰竭維度上得分在4分以上的人數65人,占26.9%,去個性化維度為15人,占7.2%,低成就感維度為24人,占13.4%。
影響因素來源中,維度得分在4分以上情況為:職業因素2.9%,學生因素5.4%,學校因素26%,個人因素45.8%,社會因素0.8%。
3.2 教師職業倦怠各和影響因素來源性別差異分析
就教師職業倦怠的三個維度級影響因素來源五個維度進行性別((n男=128,n女=110)差異t檢驗發現,低成就感維度((M男= 2.3542,M女=2.02581,t=.2.993,p=.003)和學校因素維度(M男= 2.6729,M女=2.5352,t=.3.122,p=.002)存在極顯著差異,均顯示男教師職業倦怠更為嚴重,其他未達顯著差異水平。
3.3 不同學歷教師的職業倦怠與影響因素來源分析
不同學歷教師職業倦怠三維度未呈現顯著差異,影響因素來源只有學校因素維(F=4.099,p=.018)和學生因素維度,F=5.303,p=.006)存在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發現,學校因素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的職業倦怠得分顯著低于中師(中專)以下學歷教師(Md=-.13115,SE=.06,p=.03)及大專學歷教師(Md=-.12966,SE=.04974,p=.010),后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學生因素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的因素認同得分顯著低于中師中專以下學歷教師(Md=-.1978,SE=.09693,p=.042)及大專學歷教師(Md=-.2545,SE=.08036,p=.002),后兩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4.1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認同情況
調查發現,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總體上不是很嚴重,但情感衰竭維得分在4分以上為26.9%,均分2.4741,較為嚴重,這和桑青松等的結果[1](27.96%)、高廣勝等的數據[2](32%)、葛麗的研究[3](M=2.5333)等大致一致。所以,總體上不嚴重,但傾向很明顯,尤其職業情感衰竭方面更為突出。
4.2 不同性別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認同分析
就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認同進行性別差異檢驗,由于社會對男教師的要求和期待更高,在職業評價和更容易否定自己,而在影響因素來源中更多歸于學校因素。在低成就感、學校因素均顯示男教師得分顯著高于女教師。
4.3 不同學歷教師的職業倦怠影響因素認同分析
就學歷方面進行各維度單因素分析,只有影響因素來源認同中學校因素(p=.018)和學生因素(p=.006)存在顯著差異,可能原因是,老師認為學校的各項政策是其發展的重要支持,而學生的生源質量好壞、參與教學程度高低等,是教師教學積極評價、教學正向認可和獲得職業成就感的主要促進條件。我們認為可能原因在于,其一,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教育教學的視野、教學能力信念等足夠能維持其教育教學積極性;其二,經本科(研究生)階段的訓練,該群體教師的科研手段和水平較高,更能滿足職稱評定和職務晉升的要求。
基于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及影響因素認同特點,就四川中小學教師樣本進行調研,基本觀點如下:
5.1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總體不是很嚴重,但是傾向較明顯,近1/3教師在情感衰竭方面表現突出;在其因素認同中,近半數教師認同個人因素,超1/4教師認同較學校因素。
5.2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中男教師更容易出現低成就感,在其影響因素認同中男教師更傾向于依賴學校因素。
5.3 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在學歷上不存在顯著性,其影響因素認同中,學校和學生因素都表現出差異顯著,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的認同度都顯著高于中師、大專學歷教師。
[1]桑青松,黃衛明.農村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7.10
[2]高廣勝,馬峽,許林海.固原市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調查分析[J].職業與健康,2015.1
[3]葛麗.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調查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4]趙冬冬.中學教師職業倦怠調查研究—以尚志市兩所完全中學為例.黑龍江大學,2014
[5]何蘭芝.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狀況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11.4
[6]宮賢平,王惠萍,張美峰,滕洪昌.中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調查[J].江西教育科研,2007.6
[7]胡洪強,劉麗書,陳旭遠.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