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丹 (桂林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541000)
芻議幼兒舞蹈的教學與創作
黃 丹 (桂林市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541000)
舞蹈是人類的一種肢體語言,通過各種動作的組合和展示來表達各種思想情感的一門藝術。在幼兒階段向孩子進行舞蹈教育,通過舞蹈來表達各種情感,培養孩子們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在舞蹈當中鍛煉孩子的協調能力、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及承受能力,使孩子能夠在身心方面獲得健康全面的成長。
幼兒;舞蹈;教學;創作;問題
近些年來人們生活條件和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的同時,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幼兒教育重視程度不斷加強,人們對舞蹈藝術更加喜愛和認可。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當中大多數幼兒園都開展了對幼兒的舞蹈教學,由于幼兒的年齡原因較為活潑好動,愿意進行模仿,也愿意進行表演。幼兒在剛接觸舞蹈學習的時候,孩子就是進行單一動作的模仿,一段時間之后孩子就會感到無趣。因此在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和創作時要重視哪些主要問題呢?下文中就針對對此進行了簡要的討論與分析。
只有具備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才能夠確保生理的健康成長,幼兒階段是孩子心理發育非常重要階段,由于現階段的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成為了家庭當中關注的焦點,很多家長尤其是爺爺、奶奶對孩子過于寵愛,導致很多幼兒在進到幼兒園集體生活當中非常不適應,沒有集體意識、以自我為中心、過度依賴父母等諸多問題都表現出來。1對幼兒進行舞蹈的教育教學時,首先應對幼兒進行舞蹈基本功的練習,例如、壓腿、勾繃腳和后屈腿彎腰等舞蹈的基本功。在讓幼兒進行舞蹈基本工練習的時候,孩子會感到身體肌肉拉伸的疼痛感,此時教師應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使幼兒養成堅強和刻苦的良好品質,同時使孩子具備良好的承受力;另外,通常對幼兒的舞蹈教學每堂課的時間為1.5h,這段時間對于幼兒來講較長,再加上舞蹈學習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進行反復的練習,幼兒在這種狀況下身體和思想都容易出現疲勞和松懈的現象,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當中應對幼兒報以親切和藹的態度,溫柔的語氣向幼兒進行舞蹈動作要點的講解,同時每當孩子有一點小小進步的時候教師都應給予贊揚和肯定,激發幼兒學習舞蹈的熱情使幼兒能夠對舞蹈學習養成持續性,同時幫助孩子養成堅強的意志品格。在舞蹈教學當中每堂課的時間為1.5h,孩子很容易疲勞和走神,所以在對幼兒的舞蹈教學當中應充分利用各種音樂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舞蹈學習的趣味性,通過各種充分童趣的音樂使孩子們在快樂當中學習舞蹈,不知不覺既學習到了舞蹈,又能夠體會到舞蹈真正的樂趣。因此,在幼兒的舞蹈教學當中應重視加強舞蹈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來提升舞蹈教學有效性。
在教學當中教師應對那些肢體協調能力較差的孩子應給予特別的關注,對這部分幼兒應多多給予鼓勵,教師可以讓肢體協調能力較強的學生給協調能力較差學生做出舞蹈動作的正確示范,幫助這部分幼兒進行舞蹈學習,通過這樣的形式既能夠使舞蹈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更加具有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又能夠使舞蹈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獲得較好的指導和幫助,培養孩子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良好品質。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使孩子們在小組當中練習,互相指正和幫助,教育和培養幼兒具備團隊合作意識。
審美教育是指通過各種具備美好性質的事物,組織幼兒運用具備的認知能力來培養孩子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教育和培養孩子體會和欣賞事物所表現出來美的能力。2
想要對幼兒進行良好的審美教育,做為幼兒教師自身應具備積極健康的審美觀念和良好的審美能力,在舞蹈教學當中對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建立起積極健康的審美觀念。在對幼兒進行舞蹈實踐教學當中,教師應穿著專業的舞蹈服裝使幼兒在教師的舞蹈服裝上體會美,教師在向幼兒做示范性動作時也應展現出舞蹈動作優美的舞姿,使幼兒看到和體會到舞蹈動作的美,另外,在舞蹈教學當中應隨時對幼兒舞蹈動作不協調、不標準動作進行指導和糾正,使學生認識到舞蹈動作的優美和不標準動作的區別。另外在舞蹈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和模仿,讓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能單一的讓幼兒自己進行舞蹈動作的模仿和練習,畢竟孩子剛剛開始舞蹈的學習還不具備較好的舞感,需要教師給予及時的指導,使孩子能夠真正的體會到自己創造舞蹈的樂趣,通過讓學生進行自我想象和創造舞蹈動作能夠有效的彌補幼兒在平時教育教學當中創新教育不足的問題。
這一階段幼兒審美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較為淺顯。在幼兒階段多數孩子都喜愛色彩艷麗、韻律歡快的樂曲、趣味性較強的小故事等,對于事物表面的美容易體會和感知,對于事物的內在美的體會和理解上就比較困難,所以在對幼兒的舞蹈教育教學當中,不斷豐富舞蹈教學的內容,在每學習一支舞蹈時都能夠在舞蹈的各個環節當中體會到舞蹈的內在美。
對幼兒進行舞蹈教學是具有一定難度的,如果教師在實際生活當中善于發現日常生活當中美好事物并進行有效的總結和累積,同時進行加工處理,設計成為幼兒感興趣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舞蹈學習不斷推動幼兒全面健康的成長。在舞蹈教學當中教師應善于把難度較大的舞蹈分解成各個小點,通過平時的游戲也可以向學生講解舞蹈動作,使幼兒在游戲快樂的過程當中學習舞蹈體會到舞蹈了樂趣。有的舞蹈要求幼兒具備一定的舞蹈基礎,對于這一問題教師也可以采取游戲教學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提升舞蹈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指導學生進行開胯訓練的時候,教師讓學生模仿青蛙腿部的姿勢并設計相對應的情景,繼而來充分的調動起幼兒學習舞蹈的興趣使其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舞蹈動作的聯系當中來。
在進行幼兒舞蹈創作時,舞蹈內容應專一、特色鮮明而不雜亂。在舞蹈設計的環節上應重點突出童趣、與幼兒日常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舞蹈的設計當中通常針對女孩的動作較多,要是在舞蹈教學當中要求男孩來學習女孩的舞蹈動作,時間一長就會導致男孩性格逐漸女性化,這對于孩子未來成長及發展非常不利,所以在幼兒舞蹈的創作當中應設計一些男孩舞蹈動作,使幼兒舞蹈教學更加的科學合理。
注釋:
1.李建民.幼兒心理學[M].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3.10—26.124.
2.榮霞.淺議幼兒音樂教育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9.(1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