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鈺穎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新時期新聞娛樂化現象分析
宋鈺穎
蘭州職業技術學院
娛樂一直都是人們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能夠讓人們所擔負的繁重壓力得以緩解,讓人們的精神得以放松。這也為新聞娛樂化情況的產生提供了基礎。在當前新時期,新聞娛樂化有其自身的深刻內涵。基于此,本文就新時期新聞娛樂化現象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新聞;娛樂化現象;現象分析
新時代的發展與變化讓新聞欄目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尤其在市場化驅動下,新聞娛樂化的情況日漸明顯,其雖然從一定程度上吸引觀眾眼球,但與此同時多種問題也隨之產生。對新聞娛樂化現象進行分析,并對其予以正確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現階段的電視媒體由于受到受眾消費觀念的影響,所呈現出的新聞內容大多逐漸向娛樂化方向發展。新聞娛樂化現象對傳統媒體發展產生較大影響,在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的新聞逐漸與娛樂內容相互結合,與娛樂節目目的一樣追求轟動效應,新聞娛樂化現象不可避免予以出現,逐漸成保證讀者焦點聚集的重要方式,很多關于名人生活的內容都會在新聞內容中出現,娛樂性內容占據新聞內容的比例增加,都成為新聞“吸睛”的重要方式。新聞娛樂化之后,新聞信息的種類和受關注程度相比較傳統新聞來說具有較大程度提高,但是一些“娛樂”新聞等內容的傳播無形之中降低了新聞的品位和格調。做好積極正面的引導,讓新聞信息可以通過適當娛樂的形式實現新聞收視率的提高,使受眾接收到更有活力、更能貼近受眾群體的內容,促進新聞良性發展,就顯得非常重要
1.新聞大眾化趨勢的發展
傳統新聞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努力通過新聞媒體將國家的發展方向和政策等信息進行良好的傳達,傳統媒體主要實現的是新聞的政治屬性和對輿論的引導功能。而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逐漸走上了市場化的道路,受眾面對種類繁多的新聞信息,逐漸形成了新的社會心理,對一些娛樂性較強、具有刺激性的信息更樂于關注和接收,以實現滿足好奇心理和精神享受的過程。新聞為了更好的引起觀眾關注和互動,不斷滿足受眾心理和潮流,通過發布一些具有娛樂性質的新聞信息來實現節目的收視效果。在視覺文化盛行的今天,傳統新聞模式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提供具有較好娛樂性的新聞內容成為吸引觀眾的重要方式。
2.新聞功能的轉變
新聞具有豐富的內容和信息量大、服務性強的特點,在當前的網絡時代發展環境中,新聞的此特點可以與觀眾相融合,給觀眾提供更多的參與機會,使受眾可以由新聞的被動接受,逐漸轉變為媒體選擇的決定者。新聞受眾角色的轉變也促進了新聞傳播功能的轉變,新聞媒體通過爭奪新聞受眾的方式來實現媒體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這種情況下,媒體企業為了更好的爭奪觀眾,就要對新聞受眾的心理和需求予以滿足,這就為其提供更多具有娛樂性質的新聞提供沃土,促進了我國新聞娛樂化的發展。新聞功能的轉變讓滿足受眾心理成為新聞的重要“工作”,盡可能激發受眾喜愛心理,讓新聞以更加平民化的方式與群眾融為一體。
3.傳統新聞價值觀的轉變
新聞的娛樂化直接導致了傳統新聞價值觀念的轉變。隨著國家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傳統大眾文化受到了極大的影響,文化的傾向性也直接影響著社會需求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直接導致了對人們的新聞價值觀念發生轉變。新聞價值與我們社會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息息相關,是社會價值的最好體現,充分反映出社會意識和人們對社會生活的需求。新聞價值觀同樣受到新潮社會思想和文化現象的影響,隨著新聞價值觀的轉變,讓受眾群體不再僅僅滿足于新聞的信息傳遞,其更加要求新聞信息以更加具有親和力的形式予以傳播,新聞內容也更加關注百姓的真實生活需要,能夠切實反映“老百姓”的意識形態變化。這就為新聞娛樂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大眾心理基礎,成為推動新聞娛樂化的重要推動力。而這也讓新聞的價值觀念發生變化,其不僅關注“國家大事”,更加關注“百姓小事”。
4.市場經濟下的商業利益驅動
新聞娛樂化的產生受到市場經濟下的商業利益的驅動,在國際上,包括美國等國家的新聞媒體節目逐漸被大型傳媒公司所收購,娛樂經濟發展時代的商業競爭尤為激烈,面對這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商業轉型已經成為了新聞媒體的主要發展方向,一味保存傳統發展模式只能加速新聞媒體的滅亡。因此,在現代經濟市場中,由于具有娛樂性質的產品尤為暢銷,在這種消費邏輯的引導下,新聞媒體的發展也逐漸體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市場化傾向。我國對于電視媒體的成本和津貼等都有相關規定,其政策性的支持與商業利益的驅使無疑推動了新聞媒體進入市場經濟,探索更好地利益獲得渠道成為新聞媒體的重要工作,這也成為新聞娛樂化的外部推動力。
1.新聞和娛樂不能本末倒置
新聞媒體作為國內影響力最大的媒體,對觀眾的影響極為重要,因此在新聞娛樂化的過程中,應注意保持新聞和娛樂效果重要程度的區分,新聞依然應注重對新聞要素的傳播,保證符合新聞的主要特征,并遵循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而其娛樂效果應在次要地位,新聞信息的娛樂性主要為了提高新聞的受關注度,提高新聞的影響力,促進新聞的效果的實現,起到的是輔助效果。因此,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應確定電視新聞節目中新聞自身的主導地位,傳播新聞信息和國家相關政策,關注百姓生活才是新聞的主要目的,切不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一味的注重新聞的娛樂效果而忽略了新聞的信息傳播的能力,發生新聞和娛樂本末倒置的現象。
2.保持新聞文化品位不降低
在新聞信息娛樂化的過程中,避免不了使用一些具有現代潮流信息的詞匯和較為新穎的語言風格來實現新聞的創新效果。但是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不可純粹為了傳播的效果和一定的收視率,而降低電視新聞文化的品位和層次,甚至出現違背新聞專業規則等現象。當今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受眾對富有娛樂性質的新聞給予較高的關注,但是,娛樂性的融入應同時保持新聞的文化品位不會降低。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國家應對具有較好的收聽率的節目給予支持,對于具有較好的新聞信息傳播效果的節目應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保證較高新聞文化品位的節目在如今市場經濟中得以存活和發展,才能更好的建立完整的新聞發展體系,保證新聞文化品位的持續體現。
3.推廣新聞的分眾傳播
新聞媒體的信息傳播種類多種多樣,這就需要針對不同種類的新聞進行分眾傳播,一方面讓需要相應新聞內容的受眾群體及時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內容,另一方面也讓新聞與受眾群體予以有針對性的對接。因此在新聞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的接受層次而進行不同受眾定位,并將新聞內容設置于電視頻道的不同時間段中。對于一些較為嚴肅性的新聞來說,要與娛樂性新聞相互分離,做到嚴格杜絕娛樂性質內容的融入。對于一些平民化的新聞,則可以適當融合娛樂性質的內容,讓娛樂性內容對新聞內容的播報起到輔助作用,或者起到一定的解釋說明作用。而娛樂性新聞則恰恰相反,新聞內容起到的是輔助作用,這樣不同的受眾可以對自己喜歡的頻道和內容進行區分,并加以關注,從而保證新聞信息在受眾中的重視。
4.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
媒介素養是人們面對媒介信息所具有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和評估能力等,提高受眾群體的媒體素養可以使受眾具有良好的新聞觀看素質和評論素質,避免發生降低新聞文化涵養的情況,同時提高受眾的媒介素養可以促進引導大眾文化的良性發展,保證電視新聞的娛樂化避免低俗化和庸俗化,提高新聞層次。在此方面則需要相關政府和媒介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做好宣傳工作,讓人們自覺投入到媒介素養提升的過程重來,讓人們能夠通過自身修養的提升達到媒介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則做好相應的低俗新聞的打擊,尤其其中以娛樂性新聞為名進行其他非法宣傳的內容,更是要堅決予以打擊,做好新聞環境的構建。
新聞娛樂化可以說是利弊兼具,這就需要做好相應的“度”的控制,既需要對新聞內容中的娛樂化內容予以控制,也需要兼顧娛樂化內容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更加需要通過新聞娛樂化達到正確社會思想的引導,促使社會向著健康、有序、穩定的方向不斷發展,促使新聞內容平民化但不低俗化。
[1]王兆光.電視新聞娛樂化的生成與發展探討[J].新聞研究導刊,2014,06:69.
[2]張坤明.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問題與思考[J].東南傳播,2014, 09:69-71.
[3]卞海霞.電視新聞娛樂化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J].中國傳媒科技,2012,04:146-147.
[4]孫嘉嗣.新聞真實性受到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影響略論[J].記者搖籃,2016,05:10-11.
宋鈺穎(1982-),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研究生,講師職稱,主要研究方向:廣播電視藝術學。